两岸早日和解才有可能合力与日本抗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11:20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台农委会负责渔农的生计问题,也曾力促政府向日抗争,但“台独”势力成为足以左右执政力量的情况下,类似农委会的护土行动,往往被“台独”势力打成败类。日本看到了台湾政府的弱点,与台湾当局自1996年以来曾进行了14次渔业谈判,始终无法达成协议,一旦涉及主权,日方便自作主张;至于与大陆当局涉及主权谈判,也是“各自表述”,日本便在政治上利用两岸的矛盾,借台独势力想拉拢日本护航,趁机在争议海域“有效执法”,成功占有钓鱼台列屿。
另一方面,日本也研判大陆因为担心钓鱼台主权若与日本闹翻,可能会加速日本为台独势力加紧护航,日本近期高调关切台海问题,不能说与此无关。 要令日本的如意算盘打不响,唯有两岸早日和解,便有可能合力与日本抗争;不和,日本便有机可乘。因此两岸和谈不妨列入此议题,其中含有双赢的契机,而且从中也可争取两岸互信的突破点。(香港《信报》6月16日)【作者】郑赤琰 如何维持两岸“积极的现状”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两岸现状的维持,不可能是静止的、消极的,而作为“积极的现状”,其实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变量的指标: 首先,两岸民间交流必须持续进行,而且应有更为纵深领域的推进,交流不可能仅限于单向,双向交流应是今后一个时期主要的推动内容。 其次,中美两国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共识点已有所增加。在共同限制和遏止“台独”的问题上,中美两国难得出现高度的一致性,这也就给维持积极的现状,营造一个必须的外部氛围。 再次,连宋登陆之后以及国亲两党和中共达成的党际交流共识,尤其是国亲两党和中共共同筹办的经贸论坛和政党论坛,能否排除一切阻力顺利举行。 笔者以为,维持和拓展两岸“积极的现状”,固然需要不断地向台湾民众释放出善意和诚意,更多的着力点也未必尽然在经贸领域和文化领域。政治和解以及在台海关系互动的发展走向上,似乎也应该注入攸关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大局的政治文明的积极内容。(香港《信报》6月17日)【作者】陈子帛 相关专题:台湾渔船在东海被日本扣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