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即将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7:15 世界新闻报

  中国携手东盟,日本有点眼红

  《世界新闻报》记者 方文军

  7月20日,对于中国和东盟各国来说,都将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 计划将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一个人口超过17亿、经济总值达
2.4万亿美元、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中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渐成型。

  中国携手东盟,开始实质性启动自由贸易区,对日本各界震动不小,因为日本一直试图在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整合方 面超越中国。但现在看来,日本并没有能够获得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信任。

  中国东盟各自受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和东盟成员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来说,自由贸易区的 建立将使中国企业在整个区域内建立高效率的分工体制,加强与日本、欧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有利于配合中国西部大开发 战略的实施。

  对东盟来说,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其扩大对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的出口,促进其出口多元化,减少对美国的 严重依赖,从而避免经济受外界影响所造成的波动。

  根据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研究分析表明,建成自由贸易区后,东盟国家的GDP将从中获得每年0.9%的 增长,而中国的增长幅度为0.3%。此外,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长55.1%。

  东盟对中国有好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启动是中国成熟的政治、经济外交的硕果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某些东盟国家曾对中 国心存芥蒂,他们担心中国的强大会构成经济、军事上的威胁。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给予遭受危机的东盟国家有力的金 融援助,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承担了超强的国际责任和负担,受到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赞誉,也赢得了东盟各国的信任,树立了 中国以及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威信。

  去年12月,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发生强烈的地震和海啸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中国 在此次灾难中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

  另外在解决南沙海域争端问题上,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力争与有关国家一道,将南海地区变成 为“和平、稳定、合作与发展”的地区。

  这些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实际行动,赢得东盟各国的好感。目前,东盟各国普遍把中国的发展看做机遇。因此,建立自 由贸易区已可以说水到渠成。

  日本整合亚洲经济受挫

  中国在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阔步前进,对日本政府的震动非常大。

  几十年来,日本实际上将东南亚视为自己的经济“后院”。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相应地带动了 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作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经济大国,日本希望能在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核心的作用 ,但事与愿违,日本的这一愿望却屡遭挫折。

  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经济长期低迷,虽然日本当前的经济总量很大,但从整体上看却是弱势,日本 没有能力吸纳东盟国家过剩的生产能力,更无法整合和带动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

  而日本的经济政策也使日本难以获得东南亚国家的信任。鉴于自身经济结构的特点,日本长期实施“以邻为壑”的政 策,视东亚国家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非但没有对东盟国家提供帮助,反而大幅度贬值日 元,加重了金融危机的程度,全然没有承担起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稳定地区经济的责任,受到东亚各国和世界舆论的批评 。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颓势,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越发严重,特别是日本的农业政策,更是日本与东盟实行自 由贸易的一大障碍。

  日本形象不如中国

  除了经济政策原因外,日本政治形象不佳也是日本在整合东亚经济圈方面“先发而后至”的重要原因。一直以来,日 本不但不能勇敢承认并深刻反省其战争罪行,反而不断歪曲和美化其侵略战争历史,国内政治右倾化的趋势明显,这使东南亚 国家加强了对日本的戒心,而且影响日本在地区事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另外,在印度洋大海啸期间,日本虽然承诺给受灾国以大量援助,但总是口惠而实不至,援助款项迟迟不能到位,引 起东盟国家的反感。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