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头盖骨政府搜寻机构成立 寻找遵循四原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5:07 竞报 | |||||||||
向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授旗 本报记者宛霞报道 前天晚上成立的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最需要什么样的线索?昨天,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工作队队长、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主任杨海峰表示,提供当时或现在头盖骨的照片对于组委会的搜寻工作最重要。 前天晚上,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至此,丢失了60多年的
委员会的专家顾问包括:中科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人类学、史前考古学教授周国兴,贾兰坡长子兼生前秘书贾彧彰。贾彧彰昨天表示,成为组委会专家就特别希望找到“北京人”头盖骨,从而完成贾老生前的愿望。 与民间组织不同的是,委员会能够依靠政府力量,尤其是涉及外国的线索,需要政府来协调和组织。而以前寻找工作仅停留在民间操作和口头宣传呼吁上,很难取得突破。 寻找遵循四原则 据“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宋冬勇介绍,他们已公布了线索征集电话,并将初步鉴定真伪。在资料整理到一定程度后,制定寻找计划,进行实地线索追踪。如果确实属于有价值的重要线索,将聘请国内外的勘测专家进行勘测和实地挖掘。寻找会按照“先易后难,先市内后市外,先年长后年幼,先国内后国外”的原则进行。 目前已有20多个线索,提供者有来自北京的,还有来自抚顺、台湾的。 鉴别:提供照片很重要 宋冬勇介绍,由于头盖骨的丢失有很多传说,所以能够提供当时或现在头盖骨的照片对于搜寻工作非常重要。收到一条线索后,如果线索提供人表示曾经看到过头盖骨,他们会要求进行回忆指证,讲述自己的经历,并回忆头盖骨出现的准确位置。 如果有头盖骨实物,工作人员将请专家组成员鉴别。 “希望很渺茫” 记者了解到,中国技工胡承志是目前仍健在的“北京人”头盖骨的“见证人”。1941年,作为一名技术员,胡承志曾参与了修复头盖骨化石的工作,并亲自将“北京人”头盖骨装箱。而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胡老曾表示,“找到北京人头盖骨的希望渺茫,可能性微乎其微。” 摄影/本报记者 姜真 相关链接 “北京人”头盖骨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位于北京房山区的周口店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这就是“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把最早的人类化石历史从距今不到10万年推至距今50万年,并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后又陆续找到四个。 据胡承志回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5个“北京人”头盖骨,连同牙齿147颗、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锁骨等,以及全部山顶洞的人类资料装在两个箱子里转交美国海军陆战队。两个白长木箱,其中一个长48英寸,高11英寸,宽22英寸;另一个长45英寸,高22英寸,宽22英寸,两个箱子里面套装着小木盒,还塞满了纸屑,箱子外没有记号。 寻找之旅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北京人”去向的线索众多且扑朔迷离。部分说法认为,1941年,国民政府将头盖骨转交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往美国的途中丢失。有学者认为丢失发生在从北平到秦皇岛的运送船只“哈里逊总统号”上,而“哈里逊总统号” 由于受到日舰追逐,半途被击沉。也有人认为是在一条沉船“阿波丸号”上。 1971年10月21日,据护送北京猿人化石出国转移任务的执行人、美国医生费利说,装有北京猿人化石的箱子放在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大院里的6号楼地下室木板层下面。后经调查发现旧时兵营已是几经易主,现属天津卫生学校。6号楼在1976年大地震中震塌,后夷为平地改作了操场。 1998年,以当时还在世的考古学家贾兰坡为首,共14位院士和新闻界人士一度掀起寻找“北京人”的浪潮,被当时舆论称为“世纪末的大寻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