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人物周报:聚焦冲刺权力顶峰的政坛女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3:46 时代人物周报 | |||||||||
-本报记者 李梓 她们正在政坛冉冉升起。美丽温婉的外表,令人容易轻视她们的政治抱负和真正的实力,但实际上,她们已经成为本国政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所在国的下一届选举中,她们也是最有可能问鼎最高领袖的女人。
劳拉·布什,漂亮文静的美国第一夫人,现在正在家族的安排下走向政坛前端。表面上看,她突然变得“风趣活泼”了,在公开场合敢于拿自己的丈夫开玩笑,但就是在不经意的玩笑之间,劳拉·布什已经成了掣肘野心勃勃的希拉里的最好武器。如果现在就预言劳拉将参加美国总统大选,也许只能是一句笑谈,但是如果劳拉在布什的第二个任期内继续像现在这样成长,那么在3年后,将会是她,而不是已经奋斗了4年的希拉里,更有实力实现这个美国女性的最高权力梦想。 在加拿大,曾经两度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第二商界女强人的贝琳达,进入风云变幻的政坛后,仅仅花了一年的时间,就由一个普通的众议员变成了能够左右政坛风向的人物。当加拿大面对可能的分裂威胁时,这位主张团结的议员用脚投票,在关键时刻支持了现任马丁内阁。 同样,在德国,人们常常提起默克尔,一位强硬的女人,她正在向总理宝座发起挑战;在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千金朴槿惠,同样拥有着强劲的支持。 在一个女权崛起的国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女性在政治中的崛起。美国迄今为止还未诞生过一位女总统,2008年看来是一个冲刺的年份,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常常提起的几位候选人:希拉里、赖斯,以及最新崛起的劳拉·布什,都是女性。而在东方,男权盛行的韩国,现在看来似乎也到了一个开放的年代,继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的卢武铉奇迹般当选总统后,韩国人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再创造一个纪录,选一位女性来担任总统呢? 政坛上的女性常常因为出众的外表而深受瞩目,但今天我们关注的这些女性绝对不是偶像派。她们已经掌握了相当大的政治实权,只需要再坚持一点点,就可能到达权力的顶峰。 默克尔 挑战施罗德的女人 特约记者 林芬 安吉拉·默克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吸引世人的关注。作为德国最重要的在野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主席,这个从小在东德长大的50岁女人,将代表基民盟和自由民主党(自民党)组成的黑黄联盟,在今秋的德国大选中,与现任总理施罗德一决高下。 5月22日,施罗德领导的社会民主党(社民党)在北威州地方选举中遭遇惨败,选举结果公布一个小时后,施罗德匆匆发表声明,呼吁将全国大选提前一年举行。61岁的施罗德和50岁的默克尔,一个是口才出众、有着传奇经历并且富于个人魅力的男人,一个是不擅言辞、外表平平而且人生磨砺不多的女人,被历史安排到了同一个舞台上参与权力角逐。 随之而来的民意测验显示,舆论的天平正倒向在野的基民盟一边。在媒体发布的照片中,默克尔笑容灿烂,施罗德则阴霾隐现,与默克尔的名字相连的名词也常常是:“第一个德国女总理”、“德国最有权力的女人”、“德国的撒切尔”。 物理学博士出身的领袖 在默克尔的个人网页上,她列出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三个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女人玛丽·居里、1963至1966年担任民主德国总理的“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以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两德统一之前,默克尔的人生选择是以居里夫人为榜样的。1954年出生在汉堡的默克尔,6周大的时候就随着牧师父亲和教师母亲迁移到东德的勃兰登堡。学生时代,她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女孩,功课门门优秀,曾经梦想长大以后和母亲一样成为一名老师。1973年,19岁的默克尔来到莱比锡攻读物理学学位,并在毕业后继续沿着学术道路前行,1978年至1990年,她是东柏林科学院物理化学中央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并在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简单碳水化合物中元素反应速度常数的计算》。 1989年柏林墙的轰然倒塌打破了两德统一的障碍,也打开了默克尔的政治视野。人到中年,她的政治意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觉醒了。当年,她加入“福音教会”的分支“民主觉醒分会”,在后者分裂后,她加入了基民盟,政治生涯从此平步青云。1991年,初涉政坛的她就当选为基民盟副主席,在“政治导师”、时任德国总理和基民盟主席科尔的大力提拔之下,默克尔先后担任政府妇女青年部部长和环境、保护自然以及核反应堆安全部长。 1998年,科尔卷入政治捐款丑闻,被迫结束16年的总理生涯,基民盟遭遇重创。此时,默克尔受命于危难之间,接任基民盟主席,扛起了重振该党的重任。有报道说,被科尔赏识并称之为“丫头”的默克尔断然划清了和“政治导师”的界线,但人们其实只看到了政治的表面。2005年5月26日,科尔与布什、赖斯在华盛顿会面时表示,他会积极介入今秋的选举,并在芝加哥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到,如果以基民盟为首的保守势力获胜,德美关系将“重放光芒”。 韬光养晦的“铁娘子” 实际上,在德国,妇女权力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02年大选之后,施罗德内阁中就有6位部长是女性,占据了半壁江山;第15届德国联邦议会的603个议员中,女性196个,比例为32.5%。尽管如此,女总理的可能出现还是让德国人始料不及。 过去,人们低估了默克尔,因为在男人的政治世界中,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来自东德的女人,她总是和一些枯燥的政治信息相联系。虽然现在因为逼近权力之巅而被称为德国的“铁娘子”,但默克尔并非是像撒切尔夫人那样的强硬女人,与其说她用铁腕对抗男权政治,不如说是因为她有足够的坚韧和耐心。 默克尔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一步登天”的风险,这个思维缜密的物理学博士,经过多年的政坛磨练之后终于明白,在现实中两点之间直线未必是最短的,螺旋上升是一种社会现象,有时候需要以退为进。2002年,当基民盟与社民党竞争总理宝座时,默克尔主动给把候选人资格让给了基民盟的姊妹党——巴伐利亚社会同盟领导人埃德蒙德·斯托伊伯尔。后来,斯托伊伯尔失败了,而默克尔仍然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现在,施罗德宣布提前大选,基民盟内部的竞争对手也做出了谦让的决定。而这一次,默克尔当仁不让。5月24日,默克尔针锋相对地发表了竞选宣言,“德国人民更愿意选择谁来改变德国的命运?这个国家需要工作,而我们就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政党。” 不过,默克尔提到的创造就业、恢复经济发展一点也不轻松。数十年来,德国实行的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完善福利制度。在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社会福利制度逐渐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民间经济活力不足、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2003年3月,施罗德政府提出“2010年计划”,规定对医疗事业、劳动力市场等进行改革,两年过去了,成效仍然不太明显。 这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改革,无论谁上台,都要正视施罗德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基民盟能够取得北威州选举的胜利,更多的是因为人们对现任政府失去了耐心。因此,如果默克尔仅仅突出在经济改革的政见而缺乏改革的实质措施和内容,是很难在选民中赢得优势的,毕竟,影响竞选结果的因素并非像喊口号一样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