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首谈乡村八记:实践不应抱有救世主心态(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0:38 郑州晚报 | |||||||||
重做调查我会再待三个月 (尽管《乡村八记》在同学、老师甚至总理那里获得了相当高的赞誉,但李强认为自己的调查缺陷还很多) 郑州晚报:8天的时间你是怎么安排的?
李强:早上7点多钟起来。收拾一下,吃完饭就出发。采访多数是事前找人帮我联系好对象的,我想找一个什么类型的家庭,由亲戚或者亲戚的熟人给我推荐,然后约好见面时间地点。,中午一般不吃饭,有时候也会在调查对象家里吃一点东西。下午三四点或者晚上回来,12点左右睡觉。晚上的主要任务是把东西整理一下,然后写一篇日记。8天里每天基本都这样。 郑州晚报:你到过多少地方? 李强:成功采访的主要是3个村。有好些地方要找的人很忙或者不在,吃了闭门羹。 郑州晚报:当年曹锦清老师走遍了黄河边的很多地方,费孝通也在调查地待了很长时间,你觉得8天的时间,对一个调查者来说够不够? 李强:我们学生做大规模的调查,多数只能在寒暑假,时间比较有限。我这次调查主要在老家活动,依托于亲戚朋友的关系,快过年了,他们事情都比较多,时间长了不好意思麻烦他们。但从调查的角度讲,8天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这次去之前,跟山西沁源县里的一个亲戚先联系了一下,他对我说,如果你想真正深入地了解农村的话,明年暑假再来,得在这里住上两三个月。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还是选择在这个寒假的年前进行,这8天时间里我每天都没有闲着,抓紧时间走访农户。 郑州晚报:你觉得自己对所到的村落的调查全面吗?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李强:缺陷有很多,毕竟调查的时间很短,一些东西之前也没有考虑到,做的过程也有不细致的地方。比如调查对象有村有乡,但缺乏县一级部门与领导的调查。农户的个案也有一点少,调查方法上,借鉴了曹锦清老师的方法,但把握起来有很多缺陷,一些问题没有注意到,比如农村的医疗卫生为题。如果现在回过头来重做,我想至少再待两三个月的时间。 总理的批示是对所有学子的鼓舞 (在学校,李强是一位因读书多有思想而被老师称为“牛人”的学生,他说,总理的批示是对所有学子的鼓舞) 郑州晚报:在普通人看来,很可能会怀疑一个大二的学生对社会、对农村问题能够了解或者透析到什么程度,你怎么看? 李强:普通人有这个怀疑是很正常的,我自己对我的调查报告也不是很满意。我的初衷是了解国情、锻炼能力,我的调查目的是观察和学习,所以虽然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建议性的东西,但可能还是比较肤浅的、不成熟的,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和《乡村八记》的关注,如果大家要看关于农村问题的更深的东西,可以去看陆学艺和温铁军老师的东西。 郑州晚报:但你的调查报告做出来之后,的确有了很大的反响。 李强:这个我其实没有想到。我当初的目的就是认真做一次社会调查,写一篇调查报告。这次调查放假之前给学校里面申报备案过的,所以要交调查报告。老师看了之后认为做的不错,后来的过程,我不太清楚,但大家对我和《乡村八记》的关注,让我是很受鼓舞的,特别是范院长和温总理的教导,我很感谢他们。 郑州晚报:到哪里可以看到《八记》的全文? 李强:人民日报4月3日刊登过一部分,全文外界目前还没有办法看到。毕竟里面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人和事,学校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暂时不对外公布。 郑州晚报:总理的评价很高,你会不会继续关注农村问题? 李强:总理的批示,是对大学生做社会实践的很大支持,特别是他关于新闻从业者的一些观点和教导,对我们这些学生也有很大的启示,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我们年轻一代成长的关心和支持。对我个人来说,也是非常受鼓舞。我想自己以后会继续深入地了解农村和基层的一些问题,毕竟本身《乡村八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郑州晚报记者 游晓鹏/文 清华新闻网供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