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大水何处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12:32 新民周刊 | |||||||||
滔滔大水何处来 厄尔尼诺出现异常,该来的时候却没有来。华南地区沿岸海域的蒸发作用强烈,水汽供应充足,稳定的东南风源源不断地将水汽携带到华南地区上空。 撰稿/杨 江(记者)
6月30日,解除洪水警报后的广州仍时有阵雨来袭,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室研究员匡耀求博士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的专访。 厄尔尼诺反常 新民周刊: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刚刚遭受了一场罕见洪水的洗劫,而北京等华北地区却是连日高温,您怎样分析这种现象? 匡耀求:应该说这是一种气候异常了。其实,广东省的气候最近几年一直处于异常状态,过去的3年,广东经历了持续的干旱,在今年的1-2月份,降水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旱情可以说是非常严重。 但是,进入3月,降雨云层突然增多,至6月中旬一直到6月24日洪峰到达广东,暴雨一直下个不停,降水量达到往年同期的两倍以上,一些地区,甚至一个星期的降水量就超过了往年半年的降水量。 同时,还出现了“暴洪叠加”现象,也就是暴雨跟着洪水一路南下。大雨滂沱,以至形成洪灾。 新民周刊:先旱后涝,反差为何如此强烈? 匡耀求:旱与涝可以说都是自然环境异常的后果。持续3年的干旱是温室效应加剧的作用。华南地区的干旱以珠三角最甚。2002年后,珠三角突然猛增了很多重化工企业,新增了一些电厂、钢厂、石化厂,汽车迅速增多,汽油用量猛增,导致珠三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现在,珠三角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450ppm,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380ppm左右。450ppm是什么概念?它是一个临界点,到了450ppm,气候就开始反常! 温室效应加剧,致使珠三角小区域环境发生变化,气流方向改变,水汽来源减少,干旱出现。 洪灾则是因为今年3月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有明显向西北方向也就是我国华南一带扩延的异常现象。降雨主要靠海水蒸发水汽,而这又与温度有关,暖池正有增加水汽蒸发的作用。 新民周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显著的气候异常呢? 匡耀求:这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出现了异常。厄尔尼诺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就是东太平洋冷舌——一个呈舌状的冷水区域——突然消失。东太平洋冷舌区域深部冷水不断上涌在洋面形成强劲的东风,推动赤道太平洋海域的表层被太阳照射加热的暖水不断往西迁移堆积在西太平洋暖池。这一过程的长期发展将使西太平洋暖池暖水的数量不断增加,暖池的规模不断扩大、厚度增大、温度升高,蒸发作用增强。 当厄尔尼诺来临,东太平洋冷舌区域较冷的深部水流突然停止往海面上涌,而西太平洋暖池的暖水没有冷舌的阻挡迅速往东也就是南美洲方向推移,由此带来南美洲的降水,甚至导致水灾。 厄尔尼诺一般每隔3至7年发生一次,通过厄尔尼诺周期性“造访”的调节,使得西太平洋暖池的暖水在堆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得以扩散,使暖池的温度和空间扩展保持在一定的范围。 上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出现在1997年,到现在已经8年过去了,西太平洋暖池在这8年里不断扩张发展,现在已是规模最大的时候,通常这个时候会出现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使暖池的暖水得以往东扩散。 但是现在厄尔尼诺出现异常,该来的时候却没有来,冷舌一直存在,阻挡着西太平洋暖池的东进。一般而言,东太平洋冷舌与西太平洋暖池不会相连,但今年却会合了,更推动着暖池向西北扩移。至今年6月,其展布的范围已经延伸到了北纬25度左右以南的华南地区沿岸海域。这样华南地区沿岸海域的蒸发作用强烈,水汽供应充足,同时在稳定的东南风作用下,源源不断地将水汽携带到华南地区上空,这是最近华南持续降水和频繁暴雨的水汽来源。 事关印度洋地震? 新民周刊:有人说,厄尔尼诺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此次气候异常有印度洋大地震的原因。您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匡耀求: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目前学术界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有认为是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导致信风变化引起;有认为是大气系统随机振荡导致大气系统变化并由此带来信风变化所致;还有认为与天体运动异常有关。 但我更倾向于另一种,也就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与太平洋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有关。事实上,早在1993年科学家就已证实东太平洋海域附近是地球上最大的活火山密集区。在相当于纽约州大小的一个海域的海底有1133座火山和火山锥。 自从对东太平洋洋脊地区有了可靠的地震记录数据以来(即从1963年以来),所有厄尔尼诺事件均在事先于东太平洋洋隆的部分地区观测到了异常的地震活动。因此,可以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其实就是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洋底地热活动突然增强的结果。 新民周刊:那么,为什么自1997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之后到现在8年过去了还没有发生明显的厄尔尼诺事件呢? 匡耀求:这很可能与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规律有关。因为地球内部蓄积的总能量是有限的,不但在时间上有一个从逐渐蓄积到突然爆发的过程,而且在空间上也有此消彼涨的规律。 我们知道,2004年底至2005年3月,在西太平洋暖池的西边,印尼的苏门答腊岛西侧的赤道印度洋东部沿岸海域发生了多次强烈地震,并引发了历史上最强烈的大海啸,这是西太平洋暖池附近地球内部一次重要的能量释放过程,由于该处能量的大量释放,使赤道区域地球内部能量调节达到了暂时的平衡状态,因此,在东太平洋区域再次出现海底大规模地热释放的可能性就大为减少了。东太平洋海底碳酸钙物质在低温下融解,产生二氧化碳,冷水随二氧化碳上升,形成冷舌,厄尔尼诺继续推迟。 这可能是厄尔尼诺迟迟未来的重要原因。 滔滔洪水幸与不幸 新民周刊:珠三角不过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1%,却创造着全国6%以上的GDP,是一个淹不起的地方,有人说这次南方大水是“天不逢时,地不利,还好遇上了人和,才出现了大灾无大伤亡的局面”,您怎样认为? 匡耀求:大灾无大伤亡确实是不幸中的大幸。西江的暴涨致使下游的珠江产生了连锁反应,整个广东全线告急。 广州受西江、北江、东江的三面夹击,三江在广州交汇,汇合后的洪水在入海口又遭遇了天文大潮的顶托,广州一度告急,但最后还是有惊无险,这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除西江外,北江、东江都没出现较大洪峰。一方面这与之前持续3年的干旱有关。广东腹地尤其是珠三角,受干旱影响,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北江、东江的洪水一路渗入地下,缓解了水势。 唯独西江,它由广西流至广东。在过去3年,广西没有经历干旱,地下水位饱和,所以一下暴雨就形成洪水。洪水自广西上游奔袭直下,形成洪峰,在广西梧州,西江与桂江交汇,导致水淹梧州。 随后,洪水进入广东,在封开、德庆、云浮等地。这里因为远离珠三角干旱区,毗邻广西,常年受广西地下水位的补给,洪水得不到吸收缓解,所以灾情在广东这些地区最为严重。 西江洪水继续南下,过了肇庆,到了珠三角,同样因曾受干旱,洪水一路被吸进地下,等到了广州附近,洪水已经是势头大减了。 当然,西江洪水在梧州境内及沿线德庆等地漫顶外溢,客观上也缓解了广州的压力。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库的作用。北江洪水行进中在英德市受到长湖水库的拦截,在清远又受到飞来峡水库的拦截,而东江洪水在河源市境内也受到了广东省最大的一个水库新丰江水库的拦截。这些都大大削弱了洪水的势头。 所以,受到削弱后的西江、北江、东江洪水虽然在广州汇合,但在抗洪措施下,不致构成威协。 新民周刊:不少人担心这样的大水在南方是否还会再次发生。 匡耀求:这正是我要提醒诸位的。现在,西太平洋暖池还在华南上部,而广东经过前一阵的大洪水,西江、北江、东江流域地下水位已经饱和,如果再持续下暴雨,很容易引发洪灾,后果就不会像此次这样乐观了。我认为,至少在最近一两个月要有抗大汛的准备。 可以预测,在下一次厄尔尼诺来临之前,“西太平洋暖池”不断扩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当然,由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随着夏季的远去,太阳将在9月下旬回归赤道并进入南半球,使西太平洋暖池扩展的方向发生往西南方向的改变。那时华南地区的水汽来源可能会大大减少。 因此,从现在到9月中旬,华南地区的水汽会非常充足,暴雨和洪灾发生的概率非常大。 而且,最近几年都要提高警惕。从目前的形势判断,短期内出现厄尔尼诺的可能性很小。受印尼大地震影响,最近一两年内东太平洋很可能不会再出现大规模地热释放活动,也就是说东太平洋冷舌将一直存在,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还要推迟。近几年华南仍有出现洪灾的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