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七七事变68周年专题 > 正文

评论:我们该如何纪念这段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22:29 华夏时报

  6月29日,我赴天津采访原国民党29军亲属。采访完宋哲元的外甥女李惠兰老人的时候,她说了一句:“真巧啊,今天是29日,29军也是在29日撤离北平的。”也许吧,但是在当时我还是凛然一惊,历史似乎就在这种数字的巧合中,再度复活了。

  我不是一个神秘主义者,而在重温那段历史的时候,却又不得不面对它,并一点一点地将其复原。在我的头脑中所产生的这一切历史的幻象是否又是历史的真相?从严格的学
术意义上来讲,我一直不敢下定论。然而,至少通过这次采访和写作可以使一些过去被遮蔽的事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澄清,至少可以对那段历史多了一层感性认识。

  这种认识也决定了我们今天这个选题的时代意义之所在。正如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的资料,也使得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需要改变了。毕竟当时的人都在各说各话,而我们则会有更多的进行比较与甄别的余地和空间。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新的认识所发挥的作用,也并非仅限于学界的争论,“以史为鉴、读史以明志”,这两句老话也基本表明了我们为何要为读者们奉上这份新闻大餐。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起了去年今日在卢沟桥目睹的一切。在卢沟桥的东门外,两位从河南来的农民,把绳子往路旁的树上一拉,幕布往绳子上一挂,就办起了免费抗日图片展。

  然而很快,有关部门就来了人赶他们走。这两位动机善良而单纯的农民朋友无奈之下,只好收摊走人。

  与此同时,在卢沟桥上,一帮从城里来的爱国青年搞的纪念活动搞得风风火火。他们先是摇响了自备的防空警报器,据他们讲,这是抗战胜利以来,卢沟桥上空首次响起空袭警报。此后,他们又在众媒体记者的镜头面前焚烧了日本国旗。之后,大家都到了卢沟桥下干涸的永定河河床正中位置。20多位年轻人,举行仪式祭奠了当年守卫卢沟桥的金振中营长。金振中的骨灰就被埋葬在了这里。

  如果上天有灵,当年抗日杀敌的英烈们也许能够就此得到些许慰藉。但是,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很多人是怀着对当年“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轻易失守的巨大遗憾而离开人世的。

  今日的纪念当为明日的警醒,勿为将来之遗憾。

  作者:于德清

  相关专题:纪念七七事变68周年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