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红土高原湖泊生态调查系列之二:洱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02:01 生活新报

  洱海伤痛

  累累伤痕 述说洱海的悲苦

  别让一切都成为回忆

  据洱海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洱海主要的污染来自于沿湖118个自然村的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以及在湖边农田施用的化肥农药。洱海养育了这118个自然村,村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摧残着洱海。"洱海清,大理兴"的标语在饵海周围随处可见,可到底有多少村民知道这句话的分量?或许,只有当清澈的洱海成为回忆的时候,他们才会知道吧。

  对话一: 存留在记忆中的沙滩、螺蛳和海菜"那时侯,这里全是沙滩",他指着村庄和码头说:"我们经常下水,捞些螺蛳、海菜,最好吃了"。说完,还一脸陶醉的样子。可现在,螺丝、海菜只在回忆中才有了,洱海中的螺丝海菜早在80年代就消失了。"那时侯这片沙滩很漂亮,不象现在这样乱七八糟的"。

  赵良坤老人今年67岁,他说的沙滩是现在的才村旅游景点,洱海的3个大码头之一。

  现在的码头一片繁忙,10几艘大小游览船拥挤在码头两旁,各种摊位塞满了从停车场到码头的石板路,每隔一个小时,就有一班客车拉来满车的游客。老人望着码头,嘴里仍然唠叨着:"乱七八糟"。

  对话二: 人爬在水葫芦上沉不下去

  两个工人推磨般地转动着绞盘,随着绳子一点点的收缩,远处的水葫芦和金鱼草慢慢地向岸边靠拢,波光也随着绳子的收缩突破水草的包围突出水面,岸边的水草已经堆积起厚厚的一垛。李姓工人告诉记者 ,这地方叫沙坪湾,是饵海的湿地,连接湿地的水面几乎被水葫芦等水草全部掩盖了。他告诉记者现在看到的不算什么了,因为"这地方每年都要打捞的,去年打捞水草之前,人爬在水葫芦上面都不会沉下去。"

  据了解,自从1996年洱海蓝藻爆发之后,水草的数量连年递增,很多浅滩都被水葫芦等水草覆盖,这些水草腐烂后,更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现在洱海管理局已经把打捞水草的任务下放给了各个乡镇,每年都要拨一笔巨资给各个乡镇来维系打捞工作。

  场景一: 围湖养鱼水塘共2000多个

  沿着才村往上关方向,湖边被围起来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池塘,最大的有500多平方米,最小的也有100平方米左右,虽然池塘都被打开了一个口子和洱海水体相连,但大多池塘内的水都呈灰黑颜色,水下生长着不知名的水草,厚厚的水草让水塘看起来很拥挤,水塘的四周,一种当地人叫做"水菜花"的植物疯长,池塘边上几乎找不到其他种类的水草。

  大理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水塘都是80年代围湖养鱼造成的,沿湖一共有2000多个,虽然前几年都被叫停了,但是一直没有拆除。这些在水塘疯长的植物大多是外来的物种,由于养鱼需要富营养化的水体,非常适宜这些种类的植物生存,这些水塘里的植物抢夺了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所以造成这些水塘里的整个生态环境都与洱海有了巨大的差异。这位工作人员说,如果要治理这些水塘,必须要把水草和淤泥全部打捞,然后种植上本地的水草,将要花费的代价可能会是建造水塘成本的好几十倍。

  场景二; 沿湖满是残砖断瓦

  沿着环湖公路走一圈,能在岸边找到很多停工的工地,从残留的砖石,不难看出当时大兴土木的场面。在湖边垒地基建造房屋,一度成为当地人建房的首先地址。在挖色镇的一个湖边村庄里,记者找到一个正在建造中的瓦房,建房的工人告诉记者,当地人靠洱海生存,所以对洱海的感情很深,所以建房都尽可能选址在湖边,好沾染些洱海的灵气。

  据洱海管理局的"首席专家"朱江说,现在洱海最大的污染就是来自于沿湖的面源污染,即沿湖村庄的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以及农药的污染。越是靠近洱海建房,越是靠近洱海种地,对洱海的污染也就越大。所以管理局前些年已经对填湖建房叫停,很多正在建的房都被推倒,沿湖数百处"烂尾工程"就是叫停填湖建房留下的遗迹。

  在与大理古城隔湖相望的双廊镇,湖边的封山育林区种满了庄稼,甚至连被叫停的房屋地基上,都长满了一人多高的玉米,洱海养育了双廊人,双廊人却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洱海。

  洱海反思

  污染久病成疾 发展顾此失彼

  洱海10年前还是清澈的,一年前还是污浊不堪的,但如今通过当地有关部门治理,现在洱海的水质已从一度时期的四类水质上升到三类水质,部分水域已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是什么导致洱海被污染呢?经调查发现,洱海被污染,一方面是洱海周边的河道污水和垃圾"久病成疾",另一方面却是有关部门在发展洱海渔业时无意之中"顾此失彼"造成的,欣慰的是,当地有关部门已觉醒,通过治理,洱海的治污工作已取得明显的成效。

  常年垃圾进洱海

  据了解,洱海周边的11个乡镇的118个自然村过去都没有固定的垃圾堆放点,村民们日常的生活垃圾和厕所粪便总是暂时"存"在村中,垃圾几乎是乱扔,平时污水污物进洱海是常事,每年的雨水季节,洪水"洗礼"后,村庄内的脏乱差是清除了,但平时村里的垃圾却全部被洪水"送"进了洱海。加之前几年洱海周边有造纸厂、化工厂、洗矿厂等企业,大量工业生产的污水最终都进入洱海,还有下关城区的城市污水也全部排进洱海,虽然洱海有打捞垃圾的保洁员,但湖面上的垃圾漂浮物可以清除,但污染却无法从根本上控制,虽然水越来越浑浊了,下水游泳的人越来越少了,湖里的鱼越来越少了,但洱海在人们的眼中细微地变化着,污染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和关注。直到1996年,洱海大面积水面暴发了"蓝藻",大家才意识到洱海被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和旅游污染"逼"得"久病成疾"了。

  一天打捞56头死猪

  大理市环境保护局的办公室主任牛晓利告诉记者,流入洱海的河道沟渠共有117条,洱海周边的村庄污水都通过这些河道进入洱海,其中上关镇境内的猕菹河因是从洱源县境内流来的,流线长,对洱海的污染也最大,有一年洪水暴发,打捞人员在猕菹河与洱海交汇处,一天就打捞到56头死猪,每年流入洱海的垃圾就可想而知了,反正每次下雨,都会有大量垃圾进入洱海。洱海岸边的保洁员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只负责一个村庄周边的垃圾打捞,但每天都至少要打捞到3麻袋垃圾,有些村民和游客当着保洁员的面还把塑料袋等垃圾直接扔进水中。

  外来物种"害"洱海

  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朱江告诉记者,为了发展洱海的渔业,有关部门1986年开始发展网箱养鱼,从1994年大量引进银鱼等外来物种,还引进了机动船捕鱼等设备,结果在发展渔业的同时,这些外来的物种和设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物极必反",对洱海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对洱海污染后的反思,许多人都认为外来物种的引进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从某些方面对洱海造成的生态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农田灌溉成顽疾

  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的助理调研员罗兆刚告诉记者,为了减少洱海的污染源,大理市有关部门对下关城区的污水广网全部进行管网改造,对洱海周边的村庄和河道也采取了紧急截污措施,现洱海的治污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洱海的水质已从前几年的4类变成了3类,部分水域的水质还达到了2类。目前,下关城区的城市污水已经全部截污,不再流入洱海,周边村庄和河道的污染也大大减少了。现在洱海的污染主要是周边农作物施肥和灌溉产生的磷和氮污染还没有解决。因为周边村民除了捕鱼,多数村民还得靠种田为生,既然要种田,就必须对农作物施肥。另外就是河道的污染,虽然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截污促措施,但还没有彻底控制住河道对洱海的污染。

  洱海回忆

  纯洁的"心灵之水"

  10年前村民直接饮

  洱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的第二大湖泊,曾经因为清水透彻,鱼虾满湖,被一些文人骚客美誉为"心灵之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周边环境的恶化,洱海跟许多湖泊一样,一度时期曾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水变得乌黑。近年来,洱海让生活在周边的居民痛心疾首,惋惜不已,因为10年前,洱海还是一片圣地、水质良好,生活在周边的居民都还可以直接饮用洱海中的水。但现在大家都因为水被污染,不得不改饮井水和经过处理的自来水了,想起曾经美丽的洱海,大家心中都怀念不已。

  讲述:洱海曾经鱼虾满湖

  大理市大理镇的才村是洱海边的一个渔港码头,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一年四季除了耕种农田,就是"泡"在洱海边打鱼。记者7月6日在这里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坐在岸边,脸上布满皱纹,双眼痴痴地看着岸边的渔船和忙碌打鱼的人们,不时伸手擦一下眼角,渔民们似乎已对这名岸边的老头司空见惯,只顾忙着自己手中的活计,对老头视而不见,老头也从不跟渔民们打招呼,但老头看到陌生的游客却显得异常兴奋。记者刚走到老头面前,老头就抬起他低垂着的头,"你们来玩?"当记者说明来意后,老头特别惊喜,"这里过去好美啊!是该有人来管一管了。"据了解,老头名叫赵良坤,今年已69岁,从小在洱海边的才村长大,洱海的变迁,他尽收眼低,一目了然。"50年代这里树木茂密,野兽成群,才村只有60多户人家,而现在以增加到500多户了,洱海的水面比现在宽得多,现在才村的村庄虽然还距离岸边几十米,但才村的许多房屋位置,过去都是沙滩,现在的村庄有大部分都是后来填湖建起来的。那时我才有10岁左右,村民们根本不用像现在一样到湖水中去捕鱼,岸边就到处都是鱼虾,不用鱼网,轻而易举就可以用手捕鱼,由于鱼虾满湖,那时的人们没有专门捕鱼的渔民,因为不缺鱼,也没有人有钱,所以就不存在买卖。任何时候想吃鱼,来岸边抓几条就行了。"赵良坤回忆起往事,就像回到了童年,脸上喜形于色,说起来高兴不已。

  见证:10年前村民还直接饮用洱海水

  现在的洱海看上去虽然不像滇池那样污浊,但沿湖的村民们已不能直接饮用洱海里面的水了,大家现在的日常用水都是井水和经过处理后的自来水,虽然现在村民们已不必再过用水桶挑水吃的日子,但大家对过去直接到洱海中挑水吃的那种感觉还记忆犹新。才村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50岁了,从小就是在洱海里挑水吃,几十年如此,但由于周边环境随着居民的增多逐渐恶化,洱海也逐渐被污染了,10 年前他们还可以在洱海里挑水直接饮用,但现在不能了,因为水质变坏后,大家已不敢再喝了。10 年来,洱海周边的居民都改饮井水和自来水了,虽然从表面看来,村民喝水不再出力去挑,但大家想起曾经清澈的洱海水,心中就充满着怀念,好想再回到10年前,过曾经那"豪爽"的生活。"洱海里10年前鱼都还比较多,尤其螺蛳,沙滩边到处都是,我每天晚上下网,第二天早上一网就能捕到几百斤鱼,但这几年水里的鱼逐渐减少,现在每天只能捕到几十斤了,特别螺蛳更是少得可怜,几乎没有了,鱼的减少都是因为洱海的水被污染了。"才村长年靠捕鱼为生的王先生惋惜地说。

  追忆:洱海曾是个迷人的湖泊

  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朱江是名年轻的小伙子,但在洱海保护管理局里,他却是洱海保护的"专家",提起洱海,他就是个"万事通"。朱江告诉记者,据史料考证,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为它的形状像人的耳朵,所以人们后来称它为洱海。洱海南北长40、6公里,东西宽最大8、8公里,面积251、32平方公里,最深处21、5米,蓄水量27、43亿立方米,湖岸线127、85公里,湖中岛屿面积0、748平方公里,面积和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七位。它不仅集供水、农田灌溉、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运、旅游等功能于一身,而且孕育了大理地区4000年的文明历史,被大理人民称为"母亲湖"。洱海西面有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低纬高原北亚热带气候,澜沧江水系,总径流面积2565平方公里,入湖河道沟渠117条,入湖水量年均值8、17亿立方米,水产资源丰富,历史上就是滇西的"鱼米之乡"。洱海环湖有11个乡镇、47个村民委员会、118个自然村、径流区人口77万人。洱海的自然风光历史上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和"八景"。其中三岛:海岛、银梭岛、南诏风情岛;四洲:马濂洲、青莎鼻洲、鸳鸯洲、大鹳鹏洲;九曲:莲花曲、大鹳曲、潘矶曲、凤翼曲、梦莳曲、牛角曲、波作曲、高吕曲、鹤翥曲;八景:山海大观、三岛烟云、海镜开天、岚蔼普拖陀、沧波渔舟、海阁风涛、海水秋色、洱海映月。上面这些自然景观至今犹存,但五湖却因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水资源过度开发,促使水位下降,现已消失。遗憾的是,最近几年洱海被污染,这些美妙奇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情缘:洱海是孕育灵感的"心灵之水"

  大理市大理镇才村的赵良坤老人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看着洱海变迁,如今他在洱海边已经生活了69年,看着这几年洱海的水越来越浑浊,他的心就痛,因为他认为洱海被污染,除了一部分客观存在的原因外,罪魁祸首最终还是人,是祖辈生活在洱海边的这些村民,一步一步把洱海"蚕食"成今天这样的,因为村民们环保意识较差,多年来长期垃圾乱扔乱堆,下雨后洪水就把村里的垃圾冲进洱海了,还有村民们多年来都是在洱海中洗衣服,平时的生活污水也直接排进洱海,天长日久,洱海的水就变浑浊了。他是个爱管闲事的人,见到人们乱扔垃圾就会制止,但总有一部分人不自觉,所以这几年他没事时总会到洱海边坐一会,一是看着宽阔的洱海,他可以回首他大半生的往事,二是他想义务到洱海边来监督大家,希望通过有关部门的治理和洱海周边居民环保意识的加强,重新找回洱海过去纯洁的"面容"。据有关部门介绍,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家乡就在洱海源头,她也曾感慨:"那里水常清,草常绿,鱼虾满湖。家乡赋予了我舞蹈的灵感。"小说家苏童在一个黄昏来到大理,看到洱海后曾在文中写道:"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所拥有的最完美最动人的视觉感受、、、、"。

  洱海整治

  立法保护洱海 水已逐渐变清

  洱海不仅是大理的一颗"明珠",也是大理的一个招牌,为了改变被污染的"母亲湖",大理市及时成立 了洱海保护管理局,并通过人大立法,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列》,控制城市污水排入洱海,对周边河道截污,经过整治,洱海的水又开始变清了,湖里也又有人游泳

  叫停洱海边的抢占风

  1989年颁布实施《洱海管理条列》后,有关部门一次性取消了洱海湖区的所有机动捕鱼船和网箱养鱼,开展和完成了洱海控制水位1974米范围内1万多亩滩地上的"三退三还",即退房退田退鱼塘,还湖还林还湿地。在洱海流域全面禁止使用含磷洗涤用品,严禁旅游船只向洱海排放粪便和垃圾,对洱海周边的工业企业进行搬迁和集中,实行统一管理,按照排污标准进行污水排放,于是,洱海边上曾经疯狂一时的填湖造田,填湖建房,围湖养鱼等抢占和蚕食洱海的行为得到遏止,现抢占风留下的设施已经多数拆除,环保部分正对洱海周边实行统一规划处理。有关部门还与洱海沿线的村庄和企业签定责任书,直接责任到人,严格奖惩,确保了抢占风后的再次"抬头"。

  城市污水不再进洱海

  从去年开始,大理市开始对下关城区的地下管网进行全面改造,现所有下关城区的城市污水都通过管网从城边的西洱河流到城外的大渔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后流入澜沧江,城市污水不再流入洱海,有效控制住了最大的污染源。洱海周边的所有河道也在洱海交汇处建起拦污水闸,在环湖的118个自然村都建立了统一的垃圾投放点,并配备了垃圾车,现污水和垃圾污染控制已基本控制,在洱海边有关部门还通过种草种树,进行湖滨带建设,通过树和草吸收周围村庄的污水。

  农村用上生态厕所

  大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主任牛晓利告诉记者,针对洱海流域农村的生活习惯,环保部门为了解决洱海周边农村的厕所问题,进行多方研究,决定对洱海周边进行生态厕所建设,因为生态厕所具有卫生无臭,节约水资源、粪便资源化,减少生活污染治理费用的优点,可达到粪尿分别收集,不需要大水冲刷,无污水排放,既不污染地表水,也不污染地下水。目前这项工作正加紧开展推广,洱海周边的多数村庄已建起了这种生态厕所。

  立法保护见成效

  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助理调研员罗兆刚告诉记者,今后洱海保护管理局将继续加强湖滨带建设,让洱海周边的生态恢复,加快污水处理和截污工程的步伐,争取尽快控制住洱海周边的所有污染源,加强农村农田灌溉和施肥的管理,入湖河道和村落垃圾处理,对洱海周边的绿化和水土流失加强治理,管理力度加强。去年经检测,洱海的水质已由过去的4类上升为3类,部分水域已恢复到2类,计划到2008年,通过整治,使洱海的水质全部恢复到2类或2类以上。

  首席记者 段国强 记者 张金魁 史云 文/图

  --------------------------------------------------------------------------------------------

  记者手记:不要等污染后才心急

  当记者第一天也是第一次来到大理的洱海边上时,清澈的湖水,绿油油的柳树和草坪,再加上下关出了名的风,记者一点都感觉不到洱海也是一个曾被严重污染和破坏的湖泊,因为在洱海边上看不到大量的垃圾漂浮物,也看不到黑得发臭的污水,对比许多被污染的湖泊,这里也许还算是一个"世外桃园"。当记者环湖100多公里才发现,虽然洱海没有许多旅游景点那热闹的场面和繁华的度假区,也找不到黑臭的排污口,但通过一些至今仍残留在洱海边上的围墙和被村民填埋建房的痕迹,记者才知道,洱海曾经也很受伤。

  有村民告诉记者,洱海里的水10年前人们还可以直接饮用,仅几年时间就变浑浊了,原因是洱海周边的河道、垃圾、企业污水等把洱海"玷污"了,欣慰的是,由于有关部门的重视,一年前洱海还乌黑发臭,但通过治理,现在洱海水又逐渐变清了,能看到洱海的水质又逐渐变好,大家都赶到高兴。但通过采访记者发现,洱海被污染跟许多湖泊一样,都犯了一个通病,人们天天看着湖水在变化,而且逐渐变坏,但人们都不心急,污水照样排放,垃圾随便乱扔,有关部门在发展经济时也顾此失彼,只要看着湖水还清,就意识不到污染的严重性,结果等湖水变得乌黑发臭了,大家都心急了。于是马上想办法整治,结果有的污染短时就被清除了,而有的污染却多少年无法改变,虽然治污化掉的大笔金费都是国家的,但国家的钱就不是钱吗?

  在治理湖泊污染方面,大理的洱海也许是惊醒最早的,也是通过治理效果比较明显的,因为大理率先在云南立法治污和成立洱海保护管理局,而且大理已把所有的城市污水控制在洱海外,由于重视,洱海逐渐变清了,但留给人们思考的还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为什么非要等湖泊被污染后才不惜重金整治呢?人们为何不在湖泊未污染时就加强环保意识,加强湖泊管理,"先天下忧而忧"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