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单士元:一个公民续写的故宫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3:49 中国新闻周刊

  单士元:一个公民续写的故宫历史

  在溥仪出宫后,单士元进宫,他见证了故宫由王权向公权转变的全过程

  ★ 本刊记者/罗雪挥

  “我这一生看过五种旗帜在故宫飘扬:大清的龙旗,共和的五色旗,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日本的膏药旗,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单士元回顾其在故宫工作的70余载,寥寥数语便拂掠过纷乱兴亡,落定在新时代。

  1924年底,溥仪被驱逐出宫,当时还在北京大学史学系念书的单士元,进入清室善后委员会,对皇宫中旧藏文物进行点查,工作时需要佩戴证章。

  其时,故宫里住家与旗人杂居,原清室内务府旗人与随溥仪出宫之人遭失业,生活无着落,单士元常受到他们的白眼。一次他刚从家走出胡同,两位街坊怒视,对曰:“这个小子参加革命党了,把他扔到什刹海里去。”

  1925年初,单士元真正进入紫禁城时满目凄凉,每到一院落都是蓬蒿满地,高与人齐,年轻人不得不手持镐锹镰刀为点查的政府官员和教授开路。

  当时,管理非常严格,要进入故宫必须有人担保,保证其人品可嘉,而且担保的人还要有一定的财产。为确保文物安全和自身清白,大家都穿没有口袋的工作服,袖口还要用白带子扎紧,不得单独游憩,不得先进或后退。

  历经10个月的点查工作后,1925年10月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单士元得以留职。当时被推举为故宫博物院理事长的李煜瀛先生用大抓笔半跪着写了“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单士元即捧砚在侧。

  1931年,日军侵华,恐珍贵文物毁于战火,故宫文物中择精品装箱南迁。单士元因一家老小均在京城,被派留守院中,负责看守,先分配在文献馆,后调至图书馆。

  其女单嘉筠回忆,那时父亲的名头已经很大,往来的常有文化界名人。

  日本人占领北平后,曾想让单士元担任日伪占领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拒绝;1938年至1941年间,他称病很少去故宫上班,靠在辅仁大学兼课糊口,家中经济困顿,吃不起白面,只能够吃杂粮磨制的劣质混合面,经常得用镊子从面里往外拈马毛。

  新中国成立后,单士元做了主管业务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1960年,大赦后的溥仪曾来故宫参观,由单士元陪同,当他走到其原住所的宫殿时,连声说“真整洁,我都不认得了”。

  后来形势急转,单士元在“破四旧”的潮流中被一撸到底。当时故宫正在进行收租院的全国巡展,内容是用泥塑揭露大地主刘文彩的劣迹,不收门票,群众可以随便看,而故宫其它各处均闭馆。单士元被吩咐在收租院扫地,革命小将用扫帚打将过来,闪避不及的单士元眼皮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疤。

  文革结束,单士元恢复副院长职位后,干了很多“不合群”的事情。比如有人出国要带故宫的国家一级文物真品,他拦住了,只让带仿制品;作为文物鉴定专家,为避嫌疑,他从来不为别人鉴定文物,不吃请,不要钱。“我父亲的‘缺点’就是太执着,当年赶上了国学鼎盛时期,还保留着老派学者的作风。”单嘉筠说。

  1985年,单士元由副院长职改任故宫顾问。

  其间,他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写了《我在故宫七十年》一书,汇集了他毕生研究故宫的心血。可惜出版社嫌商业性不强,而单士元又不愿意加入清室轶事猎奇部分,使得这部著作难见天日,后来由启功先生襄助三万元人民币才得以面世;二是1994年以私人身份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并且见到了60年前随故宫文物南迁到台北的旧友那志良。

  之前,二人早在80年代就设法谋面,那志良还为此到香港守候,可惜单士元因故未能成行;90年代初,为见面,单士元到香港守候,而恰逢千岛湖事件,两岸关系紧张,那志良因此出行受阻。

  1994年,终于相见时,那志良老泪纵横,连说,没办法,太欢喜了,欢喜时也是要流泪的。而当年初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中,海峡两岸故宫各剩单士元、那志良两人。

  晚年,单士元因病入院,他对女儿单嘉筠说,自己纵然一生清贫,但在故宫工作74年,并没有拿故宫的东西赚过一分钱。他自己的一生就是在续写着故宫的历史。★

  (感谢单嘉筠女士和《故宫史话》一书的责任编辑张士林先生对此文的帮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