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海南理科状元落选:制度标准与人才标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02:47 东方早报 | |||||||||
海南省教育厅终于祭出铁腕政策。据《广州日报》报道,昨天,海南省教育厅正式下发文件,取消了李洋等共28名考生报考本科第一批的资格。据了解,这28名考生全部来自海天学校,并且大多原籍湖北。 据调查,这28名考生没有在海天学校读满两年,间断在湖北和海南之间往返兼学,有的高二大部分时间在湖北上学。
海南理科高考“状元”李洋的妈妈认为,早知道这样,当时还不如考差一点,这样也能够被清华录取,就不会因为是“状元”而引来这么多的事了。李洋的妈妈称,决定让李洋再复读一年。 重点院校不会录取“状元” 在今年的高考中,16岁少年李洋考出了897分的好成绩,却因涉嫌“高考移民”,他将与本科第一批院校无缘。 海南省考试局普招处副处长王素英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经调查核实,李洋等考生高中后两年在我省就读不满两年。根据琼府办2003年公布的《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暂行规定》,取消其报考本科第一批的资格。” 她介绍,针对李洋以及李洋所在的海天学校的调查是在接到举报后进行的,从调查结果看,李洋高二时是断断续续在海南和湖北两地上学的,高三一直在海南上学,所以不符合不限报资格。 与此同时,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与清华大学的学生,几乎持完全一致的观点:重点高校不会因为李洋是“状元”而破格录取。 制度标准与人才标准 李洋的命运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很多人认为,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高校的门槛应该首先以“人才”为标准。“限招”的后果,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来说,未免太过残酷。 还有人认为,李洋本人其实是现行高招制度的受害者———他在海南考试成了“受害者”,其实他在湖北考试,何尝又不是受害者? 对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陆士桢教授昨天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这个问题,不管怎么看,李洋实际上已经没有了被“破格录取”的可能。因为从招考的流程分析,海南地方有相关政策,那么其他高校很难给予录取,因为地方招办不予通过,无法投档,学校怎么录取呢?更何况,今年教育部对于学校特招尤为严格。 对于李洋被限报考事件,清华大学招生办老师的说法也印证了陆士桢教授的观点:海南省教育厅已“限报”,即使李洋在网上填报了清华大学,他的档案还是无法实现投档,清华大学将不可能录取他。虽然有一些遗憾,但学校在海南招生是以教育部和海南省的招生政策为准的。 “状元”落选清华谁之过 李洋的遭遇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现行高招制度公平性的关注。 陆士桢教授表示,“这种制度不是现在才形成的,也不是人为形成的,它是经过多重原因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长期形成的,在这种框架下,对当地考生来说,这可能就是公平的。如果说这种制度不公平,那什么制度才算公平呢?” 她转而又说:对于“高考移民”来说,他们的“移民”本身也给当地的考生带来不公平。按照现行规定,所有的录取名额其实是下放到地方的,在这种法规设置的范围内,如果因为某一个人而人为地去改变法规制度,这可能是对其他考生更大的不公平。 陆士桢教授介绍说,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是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不公状况的改变,有赖于整个社会的进步。 作者:早报北京专稿 吴金蓉 相关专题:海南高考移民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