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故宫缓冲区内完全不协调建筑将削减甚至拆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01:43 竞报
故宫缓冲区内完全不协调建筑将削减甚至拆除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保护缓冲区范围图 图/北京日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黄涛报道 7月16日下午4点40分,由我国提交的故宫外围缓冲区规划方案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得到了评议专家的肯定,并顺利通过,这也意味着故宫缓冲区方案将正式生效。

  参加此次大会的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透露,故宫缓冲区保护方案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欢迎和赞赏。与此同时,世界遗产委员会还对故宫外围的保护表示关注,要求北京
市在此保护方案的基础上,作出详细的土地使用规划,确保整个区域保护措施的顺利实施。

  不协调的建筑要削减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曾主持起草1982年《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表示,这个方案通过得很好,选择这个保护方案也是恰当的。由于这个方案的保护范围较大,使故宫周围环境的风貌基本都能得到保存。而且根据方案规定,在缓冲区内不能进行大拆大改,这与北京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规划也是一致的。他说,而对于缓冲区内新建的建筑,要求不能影响四合院的风貌,而且高度要严格控制在9米以内,完全不协调的建筑要削减,甚至是拆除。

  根据方案确定 土地使用规划

  世界遗产保护研究专家徐苹芳告诉记者,虽然故宫缓冲区保护方案是国内制定的法规,但是由于我国已经加入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因此必须提交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方才生效。

  他认为,大会要求北京作出缓冲区内的土地使用规划,意味着将来缓冲区内的任何土地使用规划都要根据保护方案来确定。如果目前已经确定的土地使用规划与保护方案冲突,都应按方案进行调整,世界遗产组织也将对保护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但是他也透露,由于目前在故宫缓冲区范围内仍有不少建筑超过了限高标准,对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建筑将采取维持现状的措施。

  故宫缓冲区“迟到”18年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操作规程》第17条规定:“当一个提名的文化或自然遗产需要受到保护时,应在其周围设立缓冲区和提供必要的保护。缓冲区可以定义为一个在遗产周围的地区,其用途受到限制,以提供一个附加的保护层;形成缓冲区的地区须通过经过技术研究个案处理。缓冲区的规模、性质和授权用途的细节,以及精确描绘其范围的地图应一并附在遗产申报文本中。”而故宫缓冲区却整整“迟到”了18年。

  北京市文物局透露,由于故宫是世界遗产委员会1987年批准的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当时是无需审议直接通过的,因此没有划定其缓冲区。但是近年来,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特别是故宫的周边传统环境保护)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强烈关注。因此,此次正式划定故宫缓冲区并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应该是对当年工作的一个补充。

  四合院不能成片拆

  北京市文物在去年向市民公布征求意见的故宫保护缓冲区方案中提出,在最大限度保持故宫周围历史原貌的同时,故宫缓冲区的划定还考虑到区域内建筑的高度、尺度和街巷格局应与故宫的传统风貌相协调。在故宫三大殿平台等主要参观区域,尽量减少观众目力所及范围内不协调的建筑。

  一旦确定故宫缓冲区,区内将严格保持传统风貌,保护历史的真实性。同时,文物和规划部门将对缓冲区实行分类保护。在缓冲区内兴建新建筑和构筑物,必须符合建设控制要求,建筑高度、体量、色调、风格都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对不符合建设控制要求的建筑逐步整治。使改造后的建筑在规模、空间尺度、建筑形式、色彩等方面与传统风貌保持一致。缓冲区内的改造工程,将改变以开发商为主、大拆大改的方式,胡同、四合院原则上不得成片拆除,主要街巷原则上也不再继续加宽。

  故宫缓冲区由两部分组成

  根据故宫缓冲区保护方案,缓冲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目前保护最完整的就是紫禁城,皇城基本上完整。北海、中南海、景山、太庙、社稷坛都是皇城最重要的部分,皇城内的街巷目前也还基本上存在。因此,皇城是故宫缓冲区的基本组成部分。

  北京的内城、外城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北城区至今保持比较完整。由什刹海、南锣鼓巷、北锣鼓巷和国子监4处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其建设控制区域组成,较好保存了北京传统风貌。

  缓冲区占地面积780公顷;建设控制区占地面积597公顷;故宫占地面积86公顷;共计1463公顷。东起安定门内大街、东黄(皇)城根、规划历史博物馆东侧路,南至正阳门,西至规划人民大会堂西侧路、西黄(皇)城根、新街口南、北大街,北至北二环路。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