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民党主席选举专题 > 正文

马英九8月19日正式接任国民党主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03:03 第一财经日报
马英九8月19日正式接任国民党主席

马英九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记者会上发表获胜感言。作者:盛佳鹏 图/中国新闻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马英九8月19日正式接任国民党主席

马英九当选后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受到热烈的欢迎。作者:盛佳鹏 图/中国新闻网


  16日,马英九以72.36%的得票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他将于8月19日正式上任。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17日致电马英九,祝贺他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胡锦涛在贺电中说:“值此先生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由衷期望贵我两党与两岸同胞一道,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而努力。”

  马英九也在当天下午5点半对胡锦涛总书记的贺电发表了书面谢函。

  他在谢函中说:“七月十七日贺电敬悉,谨致谢忱。本人接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之后,期盼贵我两党能依循今年四月二十九日连胡会五点共同愿景,推动两党交流,促进两岸之和平、繁荣与发展,共同为谋求两岸同胞之福祉而努力。”

  马不停蹄

  “忙、忙、忙,我都好几个月没有见我儿子了。”日夜奋战“党魁”的马英九在竞选路上多次这样抱怨,他的高级助手黄玉振向记者透露。

  竞选结束的马英九也并没有轻松多少,五年一遇的强台风“海棠”让马英九还来不及喘口气,就马不停蹄地于16日晚上10点赶往台北救灾中心。

  “他的晚饭就吃盒饭了。”马英九办公室主任郑国安说。

  “马先生现在都在忙防灾,随时了解台风情况,随时到各地视察,这几天暂不谈党务。”马英九的一位高级幕僚向本报记者透露。

  “他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消除党内‘杂音’,弥合分歧。”对于新当选的党主席马英九,中国国民党党团书记长陈杰对记者表示,他的当选“为促进两岸和平将大有贡献”。

  “立委”李全教也对马英九赞赏有加:“马英九不负众望高票当选,不管怎么说,国民党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2008年胜选,两岸事务是当务之急,马英九对此娴熟,当然同时这也要看他对后面的整合是否成功,成则对整个大局很有帮助,不成则后面的工作有些麻烦。”

  对于正在低洼地防止台风灾害的马英九,他的高参廖鲤说:“马英九会延续连战先生的路线和大原则,加强与各方面的交流,马先生当选当天就表示不排除未来访问大陆,但时间表还没有定下来,两岸交流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

  当然,除了防灾,他也开始注意党部事务了,廖鲤还透露。

  据马英九的高级助手吴育升透露,马英九将于8月19日正式接任国民党主席一职,将重点关注党内改革、党的未来竞争、党产问题、党务改革、党工人事问题。

  “他是个改革的形象”

  马英九的当选表明了国民党锐意改革的决心。国民党籍“立委”林鸿池的观点更强化了记者的这种感受,“马英九的当选代表国民党绝大多数党员希望变革,他是个改革的形象,党员希望在他的带领下走向新方向,他有个人特质。他能够大胜,突现党内改革热烈,希望他在泛蓝整合中以清新形象夺回2008年的大选。以前中国国民党给人的印象是包袱太重,吃亏很大,而马英九包袱轻、年轻有活力,希望借助马的形象重振国民党的威望。”

  帮助马英九成功当选的“重炮手”吴育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马英九的当选代表100多万党员改革国民党的决心,在人脉等各方面资源相对比较弱势的情况下成功当选,是对马英九形象的肯定和对他的期待。

  “马英九的当选逼迫民进党在政党竞争中比人才、制度、理念、政策,对政党政策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同时确认连战路线会得到继续延续,而100%保证李登辉的主张回不到国民党来。”吴育升特别强调。

  曾经担任过“陆委会”副主委的马英九,对两岸事务非常熟悉,他的当选,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两岸关系。吴育升说,在竞选中,马英九一直反对“台独”,大思维、大理念跟连战一致。

  对于马英九的当选,“旁观者清”的观点让人更加信服。刚刚结束“民族之旅”的新党主席郁慕明对本报记者说:“马英九的当选表明国民党想改革,当然现在发表评论似乎有些过早,但在整合国民党内部和泛蓝阵营中,马英九将扮演重要角色,昨天,他当选后发表感言就表示要与我和宋楚瑜会面,什么时候见面还没定。”本报记者 袁飞 发自 上海

  相关专题:国民党主席选举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