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大城市为依托加快城市化进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11:54 人民政协报

  ——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一、优先发展大城市的理由首先,从城市的经济功能来看。无论是就其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还是就其对周边 区域的市场辐射或扩散效应,无论是就其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和作用,还是就其公共资源的利用,大城市都远比小城市更具有 效率和竞争力。美国的三大城市群———大纽约区、五大湖区(芝加哥区)、洛杉矶区,其经济贡献率占全美的67%
;日本 的三大城市群———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占日本经济总量的70%。而中国的三大城市群中,珠江三角洲占GDP的 10%,长江三角洲占18%,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区占7%,总计35%,这表明,即使就中国的特大城市(人口在100万 到200万之间)和超大城市(人口在200万以上)而言,与世界级大都市相比,其规模仍有扩大的空间。  其次,从城 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来看。实际上,大城市在创造同量GDP的条件下,其污染物排放量远远低于中小城市。而且,由于规模经 济的原因,大城市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远低于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

  最后,从城市建设占用的耕地来看。根据有关研究测算,从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 ——小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其人均占地面积,依次递增为75—88—108—143—154—170( 平方米)。我国目前耕地总量只有18亿亩,人均占有的耕地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城市建设占用耕地与保证粮食安 全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必须从上述人地矛盾的国情出发。

  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采取“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要在2050年达到75%的城市化水平,建设用地总量要增 加到223744平方公里,比1998年全国城乡建设用地的总和195663平方公里还要多出28081平方公里。而 采用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这里所说的大城市优先发展,主要指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包括通常所谓的特大城市和超大 城市),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只有190800平方公里,比1998年全国城乡建设用地总和还减少了4863平方公里。由 此可见,那种认为城市化必然导致耕地总量减少的观点,显然是以小城镇战略作为出发点的。

  二、、政策建议1.将城镇化战略改为城市化战略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在“十一五”规划乃至今后45年中,不宜再 继续提“城镇化”战略,而应改为“城市化”战略。因为“城镇化”主要是以乡村社区集中为重点,强调的是“农民离土不离 乡”或“进厂不进城”,其结果是小城镇遍地开花,既占用了大量耕地,又达不到城市化的理想效果。而“城市化”战略,不 仅强调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化,更强调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化。根据我们从城市的经济功能、控制污染的功能和占 用耕地的数量所做的分析,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优越于大中小并重战略,更优越于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所以,应该用“城 市化”战略取代“城镇化”战略,不要再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放宽对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发展的限制

  多年来我国一直将100万人口以上城市都定义为“特大城市”,政府出台的有关城市化的政策都有“严格控制特大 城市规模”的提法,这显然不利于“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议对100—400万人口的大城市,积极鼓励其发展 ;对400—800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发展,要适当加以限制;只是对8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发展,才有必要严格限制,要 争取有更多特大和超大城市发展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3.取消地级市对县级市的行政管辖取消地区行政公 署,县和县级市不再隶属于地级市,而直接归省政府领导。淡化并逐步取消地级市和县级市的等级差别。这样有利于这些城市 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中谋求发展。  4.对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中等城市水平的镇,尽快升格为市  比如,像广东 省东莞市下辖的虎门镇,其城镇人口已经超过50万,财政收入超过10亿,但仍然是一个镇级政府编制,这就严重制约了虎 门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5.严格限制小城镇的新建,控制已建制镇在空间上的扩展  对于未建制的镇,适当进行撤并。严格新城镇建设的 审批。对已建制镇,鼓励人口在原有土地规模基础上集聚,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增加。蔡继明(作 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