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节水先行——塔里木河流域管理绿洲任重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0:28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28日电题:节水先行 管理绿洲——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新华社记者高峰、曹志恒

  “有水的地方就有树,有树的地方就有人”。这是绿洲生态的真实写照。蜿蜒千里的
塔里木河在塔里木盆地广袤寂寥的沙漠戈壁间串起了无数绿洲,养育着数百万各族群众。

  在上世纪中叶以来半个多世纪的过度垦殖中,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状况严重恶化,成为中国西部、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典型意义的水资源匮乏型生态退化区。从2001年起,国家实施以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为核心的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缓解流域生态危机,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水资源匮乏下的“节约型社会”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干流长1321公里,全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流域水资源总量429亿立方米,超过黄河年径流量。1972年,为了向新开辟的塔里木垦区50多万亩农田灌水,在塔里木河道上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截蓄塔里木河所有来水。仅隔1年,塔河下游的363公里自然河道断流缩短,连塔河最终的归宿台特玛湖也被蒸发得干干净净,裸露出龟裂的湖盆。

  过度的经济活动制造了全流域的水资源匮乏,不仅使绿洲垦区内的生产活动难以为继,而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毁灭性灾难。塔里木河下游被誉为连接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绿色走廊”,断流使这里大片草场和胡杨林干枯萎缩,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断从东西两侧侵入走廊。由于上中游来水枯竭,下游垦区50万亩农田在环境恶化最严重时锐减到只有30多万亩。

  痛定思痛。塔里木河流域各个垦区摒弃了涸泽而渔的开发模式,启动以保护水资源、重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工程。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局长祝向民说:“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的核心是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全流域节水数是重要的量化指标,也是在塔里木河流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体现。”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总投资达107亿元,被分配到节水改造、地下水开发利用、河道治理、生态建设工程等9大类、547个单项工程当中,其中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资53.8亿元,共安排常规节水灌溉面积1277万亩,节水量21.7亿立方米。截至去年底,塔里木河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3亿元,九大工程均取得较大进展,一度衰败的“绿色走廊”也焕发新机。

  从2002年起,塔里木河流域开始实施用水统一调度,科学安排生活、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治理过程中,塔里木河干流区域实行了灌区节水改造、地下水利用和平原水库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减少水资源渗漏和蒸发浪费;流域内推行的限额用水责任制和“供水到户”的制度,激发了农民节水的积极性,使节水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

  几年内,塔河流域形成节水型社会的雏形,去年全流域实现节水8.06亿立方米,首次实现全流域节水目标。

  管理绿洲任重道远

  塔里木河干流在尉犁县的流程达到630多公里,生态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中游和下游承接点也在尉犁境内。县长艾尔肯·哈斯木说,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主战场就在尉犁县。为配合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这里开展了荒漠化防治与绿洲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提出了“管理绿洲”概念。

  在雄厚的科技力量支持下,尉犁县植棉大户开始改革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灌溉方式。兴平乡统其克村植棉大户何旅洋去年在自己的600亩棉田里实行常压滴灌,每亩地仅投入120元钱铺设灌溉设施,就使灌水量从漫灌模式下的每亩地850立方米减少到500立方米左右,还提高了施肥肥效,增产七八十公斤籽棉。“按每公斤4块钱的价格计算,我这一年就能增收30万元。”何旅洋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然而,尉犁县70多万亩耕地中90%以上的耕地种植棉花,农业产业结构畸形单一。全县可利用草场达600万亩,但畜牧业以传统的草原放牧为主,平均20亩草场只能养活一只羊。

  尉犁羊肉品质好,产量低,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中的软肋。中科院专家为当地引入十几种牧草,优选出几种优质草种,还对土种羊进行改良,发展双羔多产的繁殖技术,提高养羊效益。新的产业在农户中间却吃了闭门羹,农民种植棉花亩产值在600到1000元之间,而种植牧草效益只有400元,所以没有人愿意退耕还草,几年前县里提出发展种草养殖的宏伟蓝图变成泡影。

  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尉犁县挂职科技副县长王德忠说:“发展畜牧业,不仅可以解决产业单一的问题,还可以形成‘种草-养羊-加工、肥料-还田-种草’的循环经济模式,这一尝试的挫折,说明在绿洲管理方面还需要进行很多探索。”

  “要实现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对全流域内的水资源实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还需要以全局的眼光来管理整个绿洲内的生态系统,培育合理的产业结构,建立现代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经济。”王德忠说。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