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温州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出炉(摘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08:47 温州新闻网

  温州新闻网7月29日消息: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昨天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半年我市存款止跌回升,银行资金紧张状况缓解,成长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满足率高,但银行信贷投向的结构仍不合理。

  存款方面,上半年全市新增人民币存款146.38亿元,同比多增41.2亿元。但企业存款少增明显,尤其是企业活期存款比年初减少17.83亿元,分析认为,这是企业货币资金的充分
运用和相对紧缺所致。

  贷款方面,6月末亿元以上的大户贷款446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26.7%,真正小型、微型企业和新客户的贷款仍然难以发放推广。另外,今年我市对私信贷增量下滑非常明显,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同比共少增75亿元。报告认为这种态势与全国总体情况相反,我市在这方面的先行优势正在削弱。

  分析报告认为,本次宏观调控不是全面紧缩,银行应该坚持经济增长和信贷投放“有增、有保、有控、有压”原则,适时适度地进行微调、预调。

  目前工行、农行等正在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改革试点,其他商业银行也应做好对有效益、有信用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

  便利的个人信贷业务,是温州银行业适应当地市场机制的金融创新,应予以规范和进一步创新发展。

  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来自高院司法解释和监管部门政策的影响,保持个人信贷业务的稳定、合理增长,不断为个私经济注入资金。(温州商报记者吴雪艳)

  2005年上半年温州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摘要)

  第一部分 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1.66亿元,增长12.8%,增幅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仍然保持较快增速。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1638.43亿元,同比增长19.1%,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

  三大需求的拉动力稳中有降:投资需求增长相对稳定,回落没有全省那么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反映了一定程度的消费需求拉动不足问题。

  受出口退税等影响,财政收支存在一定压力;但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2%,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7%。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3.1%,属小幅上涨,除食品和居住类价格外,其他物价基本平稳回落。

  第二部分 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我市金融运行总体向好,存贷款指标平稳增长,外汇收支持续顺差,现金净投放略有增加,银行经营效益较好:本外币存款余额2220.21亿元,比年初增加164.04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人民币存款增长12.6%。

  本外币贷款余额1682.21亿元,比年初增加126.35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人民币贷款增长11.5%。

  从时序看,人民币存贷款增幅已经止跌回升,比一季度分别上升3.6和2.5个百分点,说明信贷收支增长开始走出低谷,逐步向合理增幅回归。

  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上半年我市人民币存贷款增长较慢但新增信贷资金利用率较高,增量存贷比为86.6%,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说明银行信贷资金运行比较充分。

  上半年全市银行信贷的主要特点:

  (一)存款增长结构发生变化,企业存款少增比较明显。

  企业存款仅比年初增加3.62亿元,同比少增37.1亿元,反映了企业货币资金的充分运用和相对紧缺。

  部分企业在运营资金趋紧的情况下,通过保证金存款来获取银行承兑汇票,分流了企业一般存款。同时,两项资金占用较多,由于货款回笼较慢、流动资金周转不畅以及由此带来的经营利润滑坡等都制约了企业存款增长。

  (二)贷款投放有保有压,对私信贷增长相对乏力。

  上半年,全市各项人民币贷款增加126.8亿元,贷款投向结构继续调整,体现了有保有压的调控意图:中小企业特别是优质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长较快,比年初增加68.6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54%。中长期基本建设贷款增加18.68亿元,同比多增8.5亿元,基本适应了省市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

  房地产开发贷款继续受到严格限制,比年初仅增加2.1亿元。

  受高院司法解释、监管力度加强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市对私信贷增长总体上比较乏力。6月末,全市各项对私信贷总量594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6%。上半年共增加20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16%,对私信贷增量下滑非常明显。

  (三)外汇存款继续增加,外汇资金运用仍然不足。

  全市各项外汇存款余额15.03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13亿美元,外汇存款增长较快与外汇储蓄以欧元为主的币种结构有关,上半年欧元汇率一路走低,部分居民持币观望。但外汇信贷比年初净减少,6月末全市外汇贷款2.57亿美元,外汇资金利用率进一步下降。根本原因是进口贸易较弱,上半年进口依存度仅9.3%。

  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对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外贸企业应抓住机遇,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营机制,提高适应汇率浮动的能力。

  (四)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良好,定价机制比较灵活。

  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实施了战略调整,坚持有保有压,维护了良好的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比年初减少2.34亿元,不良贷款率1.82%,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全市银行业实现账面利润同比增长6.35%,资产年利润率同比提高0.34个百分点。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一)保险市场:总体发展平稳,但业务增长不平衡。

  保险市场总体保持增长,保费收入20.92亿元,同比增长5.88%。寿险和财险增幅相差较大,前者增长0.33%,后者增长25.1%。

  上半年我市保险理赔和给付率较高。财产保险业务赔款支出2.64亿元,综合赔付率45%,为赔偿风险损失、维护生产生活稳定作出了贡献。

  (二)证券市场:交易总量下滑,短线炒作特点明显。

  全市证券期货交易量出现近年来的首次大幅下滑,同比共减少48%。但受近期市场波动影响,入市资金暂时性增加。6月末资金开户数比年初约多3000户;交易保证金余额增加0.6亿元。

  股市的波动在近期吸引了部分投资者的短线投资。特别是6月份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大关,部分温州股民逆势入市,据业内人士估算,在股市破千点次日交易量就达上亿元。但目前股市走势仍表现出很大的不明朗性。

  (三)票据市场:发展速度较快,市场秩序亟须规范。

  银行票据市场总体发展较快,票据融资已成为企业短期融资的重要途径。上半年全市累计承兑汇票增长73.4%,增幅远高于贷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

  但目前票据贴现业务的增长已远远滞后于承兑业务。上半年银行累计贴现同比减少11亿元,累计贴现与承兑业务量之比36%,远低于往年。重要原因是外地金融机构参与了票据市场竞争,导致票源流失。

  (四)民间借贷市场:市场反应灵敏,利率逐月回落。

  在经历了2004年下半年的利率上涨之后,今年民间借贷利率又明显回落,6月份月利率为9.62‰,比年初下降了2.5个千分点,基本回归到2004年5月份大幅上涨前的水平。

  纵向看来,民间借贷利率在2004年6月至2005年3月之间保持了超过11‰的水平,反映了当时的资金紧张状况。而当前的资金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宏观调控一年多以来,企业投资战略调整,短期性资金硬缺口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化解,房地产等投资规模萎缩,导致资金需求下降。同时,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增强,民间借贷利率下降。

  第四部分 经济金融运行的基本判断

  (一)区域经济总体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也存在缺乏亮点、后劲不足等问题,要避免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行。

  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较好,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变化。投资规模化取得进展,限额以上投资增长16.8%,表明投资结构逐步脱离低、小、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虽有微幅上升,但环比已连续4个月下降,上下游产品价格涨幅差距缩小,物价上涨压力正逐步消化。

  但经济增长仍然缺乏亮点,特别是对国民经济贡献度最大的工业经济出现后劲不足的迹象。工业投资不足,工业效益较差,重工业产值增幅比轻工业低2.8个百分点,这些都可能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本次区域经济增长趋缓态势比宏观调控来得早,反映了产业的位移和区域发展的更替。当前的关键是要抓住宏观调控的机遇,避免调控下的全面紧缩和进一步下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区域发展优势,维持经济长期、持续的较快增长。

  (二)资金供给方面,银行信贷紧运行状况逐渐缓和,社会货币供给总量充足,但货币投放渠道和投放结构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2003年以来温州银行机构一直保持增量贷差运作,但第二季度全市增量存差29.3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紧运行状况。同时,全国货币市场的资金宽松,6月末全市各资金借入行合计调剂资金129亿元,比3月末减少20亿元,说明在当前的信贷供求状态下,银行无需更多地向外调剂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基本不成问题。

  从全社会货币供应量看,虽然信贷增量同比减少了24.7亿元,由于结汇渠道的货币投放持续增长,上半年净结汇折合人民币288亿元,与贷款投放合计的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加78亿元,社会货币供给总量还是能够充分保证的。

  资金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6月末全市亿元以上大户贷款446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26.7%;比年初大户贷款增加61亿元,占全市贷款增量的48%。可见新增贷款集中度较高,点多面广的亿元以下贷款户增加信贷难度较大,信贷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三)资金需求方面,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开始凸现,制约信贷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供方转向需方,应警惕新一轮通货紧缩倾向。

  在资金供给压力相对缓解的同时,符合产业和信贷政策的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开始凸现,银行又有“难贷款”的反映。如上所述,大部分银行上级行的资金调剂基本上是敞开供应的,个别银行还存在资金运用不足现象,但实际信贷增长有限,表明贷款不足的压力主要来自需求方。

  主要原因,一是商业银行提高了部分信贷领域的准入门槛,使一部分信贷需求达不到贷款条件,有效需求减少。二是随着房地产等投资受到严格控制,投资行为理性化,资金需求相应减少。三是企业效益滑坡,部分贷款申请难以满足安全性、效益性要求,银行难放款。第四,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不注重包装,不符合银行的准入条件,限制了信贷投放。

  第五部分 促进进一步稳健发展的建议

  金融与经济是荣辱与共的关系,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关键期,金融部门要密切关注、从容应对,要踩准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鼓点”,维护和巩固地方的快速发展,在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中作出新的贡献。

  (一)在保持宏观调控稳定性、连贯性的同时,要增强灵活性和前瞻性,防止宏观调控下的全面紧缩。

  (二)切实加强投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和信贷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

  (三)合力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增加信贷有效需求,促进地方经济金融的良性、协调发展。

  (四)抓住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改革试点的机遇,发挥当地市场机制的传统优势,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和个私信贷业务。

  (五)加强多方合作与协调,共同防范银行不良资产在新形势下的反弹,防止新的金融风险出现。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