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西抗战文学系列第十九(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04:01 山西晚报
  经典节选:英雄沟——记著名的武乡窑洞保卫战

  武乡县属东南,和襄垣、沁县接界的地方,有一个不到三二十户人家的小山庄———漆树坡。也许因为它小而又特别偏僻的缘故吧,在任何详细的地图上都找不到它。但在抗战时的一年中,这个极其偏僻的小山庄上,却演出了一幕极其悲壮的窑洞战。

  ……

  残酷的“扫荡”开始了,二十天的时间里,敌人在方圆只三五十里的地带,接连着便进行了十二次“扫荡”。每次“扫荡”中,敌人所能想出的一切阴险毒辣办法,都使用出来了:急袭、奔袭、包围、捕捉、分进合击、梳篦搜山,圪提圪梁都走遍了,甚至每块可疑的石头,敌人都要翻转过来。

  在那十二次的残酷“扫荡”中,最大的“扫荡”,共有六次。漆树坡那幕悲壮的窑洞战,就是在敌人第二次最大的“扫荡”中发生的。

  ……

  窑洞的构造,是十分曲折的。一进口,有个深坑,民兵们已把道板拿去了。当要爬上洞口的时候,鬼子却担心起来,谁也不敢进。

  他们先迫使一个伪军进洞,那个伪军不敢进,硬迫着上去了,但随着窑洞里发出来的枪声,便滚了下来。以后又上去两个,也都滚了下来。

  对于这个像蛇窝似的窑洞,敌人已无可奈何了,可是他绝不甘心。最后,向窑洞里摔了两个手榴弹,鬼子就改变了方针。熏!

  不知从什么地方,鬼子弄来了许多柴火,于是就在洞口烧了起来。

  火,那么剧烈地燃烧着,但因窑洞里面,已堵住了口,烟汹涌地冒出来,升到了空中。熏的效果,一点也没有。

  然而,正在敌人感到没办法的时候,窑洞的气眼,却被敌人发现了。

  ……

  磨儿的娘,钻在洞深处,向气眼口的磨儿看着,她对磨儿是很爱的。但这以前,她是对他有些意见的。她总觉得他对家里活不关心,有空儿就跑到民兵家,连吃饭也不回来,竟有时误了工。这时,她望着儿子,却完全明白了他对工作热心的好处了。此刻,她觉得他,任何一处,都十分可爱、十分可亲的。她把他当作了“金不换”。她同时更觉得她有这样的儿子,是一个无上的光彩。

  “他是全村人的护身佛,他在保卫着全村人的性命,人们也都敬爱着他感激他。”这种骄傲的感觉,使她不住的望着儿子。但这感觉一刹那也就都过去了。

  ……

  敌人打透窑洞后,调过炮,就向两边(洞口和气眼)打了起来。

  “轰隆!”

  “轰隆!”

  怕人的炮声,仍然一声紧接着一声。但情况却比先前万分严重了。

  在气眼口,敌人连发了十二炮,年轻而英勇的磨儿,就被打死了。磨儿娘一见儿子被打死了,立刻疯了似的向儿子扑去,抱住了儿子。然而兽性的鬼子,紧接着又连发了两炮,将他母子俩全打下崖来,并被炮弹掀起来的土块石头埋起来。

  ……

  郑笃
山西抗战文学系列第十九(组图)
在太行根据地的郑笃

  记者采访:

  郑笃1955年至1963年担任山西人民出版社第一任社长,记者联系到了原山西科技出版社社长潘俊桐,看了他提供的资料,郑笃的形象在记者的头脑里逐渐清晰,郑老的音容笑貌依稀如在眼前。

  以下是资料中两位同志写下的关于郑笃同志的怀念文字。

  吕文幸同志这样回忆:有不少人问过我,郑老有什么爱好?一时我竟难以回答。他不讲究吃喝,不修饰外表,不追求玩乐,几乎还没有脱离农民的生活习惯,爱好什么呢?对了,他爱抽烟,———如果这也算爱好的话。郑老的烟抽得极多极凶,一根接着一根,浑身上下的衣服上随处可见烟烧的小洞。人们都劝他,少抽些吧,不为那几身衣服,要紧的是身体,毕竟已是古稀之人。他却总是哈哈一笑,冒出几句妙语:“都讲抽烟的害处,你们看我,绝不会得癌症。凡得癌症的,都是不吸烟的人。”随即滔滔不绝地历数出一串因不吸烟或戒烟而死于癌症的人名,让你哭笑不得。有一次在传达室,我见郑老在一片纸烟盒上写着什么,我便好奇地询问。他说:“我从这张报纸上看到一个典故,把它抄下来,以后写文章可能会用得着。”我又问:“您看报时经常记?”他说:“不光看报记,遇到有趣的事,听到启发人的话,我都记。我身上常装些小纸条,随时记下。今天老伴给换了衣服,浑身上下没一片纸,只好拿烟盒凑合。“后来,我去他家,果然看到一沓一沓的各色纸条,记录着各种知识、格言、轶闻、趣事……我内心赞叹着:这老头不像有些人那样随意浏览报纸,更不是附庸风雅、装模作样。

  郑笃的小弟郑重回忆到:1935年大哥哥被捕后,往太原押解时,因铁路尚未建成,用马车一县倒一县递解省城。当时,洪赵一带流传着《郑笃起解》的故事。说的是大哥坐囚车从洪洞原苏三监狱起身,行至洪洞城大街时,路旁围观群众不少,大哥在囚车上站起,唱了一段现编现唱的《学生起解》,揭发阎锡山镇压学生抗日救亡的罪行,扩大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都说:“共产党都是好样的,为爱国不怕死。”

  本报记者 李涓
山西抗战文学系列第十九(组图)

  经典节选:窑洞阵地战

  武乡是太行区丰饶的产粮区,鬼子常常出来抢粮拉牲口,真个是“三天一小‘扫荡’,半月一大‘扫荡’”,闹得老百姓没法安生。一九四二年秋天,鬼子又调来三四千兵力,一股脑儿在武乡驻“剿”了半个多月,大小村子全安上“钉子”,这里一百那里八十的,鬼子兵没日没夜的团团转着,这队刚走那队又来了,活像走马灯一样。

  邻近的老百姓都担心着说:“这遭武乡家可活不成啦!”因为他们知道:半年前鬼子在武乡的年关“扫荡”,一家伙就杀死一千多人,抢走粮食两千石,而出动的鬼子还没有这次多呢!但是事情却完全两样。有很多村子,虽然给鬼子住上半个多月,可是连一粒米也没有丢掉,人更用不着说了。事后武乡家都很得意地说:“挑残(摧残)越凶,咱仇气越大,办法也越多!”而“窑洞阵地战”这个新的群众创造,正是武乡人民战胜敌人“驻扎清剿”的斗争办法。

  前些年,鬼子一“扫荡”时,老百姓就逃到“野窑”里去躲。武乡这地方,到处都是些黄土层的断绝地。圪梁上看时倒也还开阔开展,可是河沟底却东弯西折,到处都是“迷沟子”。从前老百姓躲避官府和强盗的“野窑”,大半是挖在“迷沟子”里。

  武乡曾经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情:抢粮的敌人在圪梁上,发现河沟底下有一只牛。两个鬼子跑下去找了半天,没找着。回到圪梁上一看,牛还在老地方。鬼子第二次下去拉牛,没有找到。再回到山上,那只牛还是一动没动。于是六个鬼子分成三路,分头下去寻找。由山上的鬼子吆呼着方向,这么的东找西找,一直闹到太阳落山,还是没办法走到牛跟前,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类似这河沟的怪地形是很多的,所以老百姓一向认为“野窑”保险;鬼子找不到。只消把一家子老幼藏到“迷沟子”去受罪三两天,躲过鬼子的眼睛就没事了。

  ……

  “野窑”的确不好找,但是它有一个大毛病:断崖绝路跑不了。残暴的敌人,就把成村的民众堵在里面,活活用火烧死。又到处扬言:“这是因为民兵打枪的缘故。”

  这时候,很多老百姓也糊里糊涂,跟着特务汉奸们大骂民兵:“都是你们这些引火柴,把鬼子引到咱头上来啦!”老婆哭着不让丈夫打游击,父亲把儿子的步枪埋到野地里。弄得年轻小伙子们,一个个垂头丧气,闹着不干了,他们说:“打个鸟,咱卖命保家乡,连爹娘婆姨都反对,还有啥干头!”

  ……

  鬼子的阴谋成功了,老百姓不愿意离开村子,粮食堆在家中。于是,一九四二年二月间,武乡遭到了空前的血洗,一次鬼子在那里杀害了一千多个被欺骗的民众!

  华山

  背景注解:

  华山(1920-1985),广西南宁人。1938年到陕北,先后在延安吴堡西北青年训练班和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后作为鲁西北木刻工作团成员到敌后太行山根据地《新华日报》工作,开始记者生涯。此间发表有《窑洞阵地战》、《碉堡线上》等报告文学作品。这篇报告文学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武乡县民众发明的著名的对付敌人残酷“扫荡”的战斗方法———“窑洞阵地战”。作者紧紧围绕利用窑洞的受挫到成功这一中心线索,分六部分介绍了窑洞及窑洞战的情况。每部分都把概括叙述和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反映了武装起来的农民在残酷斗争中的成长和觉醒、智慧与才干。作品反映的内容繁多,却被作者构思得井然有序。语言方面大量运用群众的语言,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故事,简洁幽默,通俗晓畅,朗朗上口。
山西抗战文学系列第十九(组图)
记者采访:

  山西省史志院的同志告诉记者:当时的窑洞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找不着;进不去;熏不死;炸不垮;住得久;跑得脱;组织得好。

  有石堰洞,洞口用碎石伪装,出入时抛开碎石,出入后再埋上碎石。悬崖洞,在半崖上,敌人不易攀登;树叶洞,密林当中的落叶下面打洞,人进洞后上埋树叶。还有如仙人洞、坟地窑、椿树洞等。还有打的树枝洞,牲口进去用树枝伪装洞口。

  还有做的白草衣,给牲口穿上白草衣,放在白草地吃草时不易被发现,如怕叫喊,可以尾坠石块。

  本报记者 李涓

  经典重现:黄崖洞大战

  鬼子毒辣又凶狠,

  调兵进攻黄崖洞;

  鬼鬼祟祟往前行,

  结果碰了一个钉。

  出潞城,到西井,

  到处碰到地雷阵;

  大战坚持了好几天,

  那里又遇正规军。

  两班人守黄崖洞,

  数千鬼子来进攻;

  大战坚持了好几天,

  两班拚了两千人。

  十四团来更勇敢,

  曹庄打了个伏击战;

  给了个鬼子猛不防,

  人马死了一大半。

  送子弹,送干粮,

  民兵配合真适当;

  这场大战真漂亮,

  粉碎鬼子大“扫荡”。

  (山西左权)

  镜头回放

  民歌中十四团是由谁指挥的,当时的战况怎样?山西省史志院的马生怀先生告诉记者,1940年11月8日,日军用突袭包围的办法直扑黄崖洞,三次偷袭的结果是在沟外踩响了我方密布的地雷,丢下不少尸体。

  左权命我方七六九团、七七二团、新一旅二团、十四团共4个团的兵力在黄崖洞与黎城的必经之地三十亩、曹庄一带设伏。19日11时,日军进入我伏击圈。一时间枪声四起弹如急雨,日军丢下500多具尸体败窜黎城。

  黄崖洞保卫战,敌我伤亡人数为6∶1,“开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的记录”。

  本报记者 李涓

  参考资料:《山西文学大系》《郑重敬业笃志为民郑笃同志纪念诗文集》(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网络编辑:闫芳芳)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