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川双流:集约经营“挖出”农村土地效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08:57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7月30日电(记者丛峰、郭根深)四川省双流县煎茶镇老龙村九组农民刘泽成一家4口共有12亩地,被分成48块,最小的一块连三棵树都种不下。自从村里实施土地流转后,他家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重大变化。

  承包地零碎分散,妨碍了规模经营的发展,更谈不上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之所以承包地像“满天的星星”,是因为承包时土地要按优劣分成三等九级,沃瘠均摊。

  1998年,双流县在偏僻的老龙村九组实行土地流转试点。经过群众集体讨论,他们将全组的70多亩水田作为“稳粮田”,分包到每家农户,其余的170多亩坡耕地,集中承包给几户农民,统一种植梨树。

  2003年3月开始,土地流转经营在全县推开。他们主要采用四种模式:一是集中承包。由村组对耕地、“四荒地”进行重组,按照“就近、方圆、成片、自愿”的原则,由农民集中承包;二是竞标承包。将外出务工者的土地集中,召开村民大会公开竞标承包,按价论归属;三是业主承包。将土地“化零为整”,引进种植大户或企业连片开发;四是股份合作。农民以土地作价入股,与企业合作,共享利益。目前,全县已有28万亩土地实行了流转重组,涉及农户近8万户。

  土地流转拓展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在双流县一家绿色生态公司基地里,公兴镇双木村村民曾万群正忙着培土护苗。这家占地200亩的基地,前两年租用她家的土地发展高效农业,曾万群和其他20位村民成了企业的“工人”,每天按时上下班。

  谈到收入,曾万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一家3口耕种3亩地,一年收入不超过3000元。现在,土地租金每年有1200元;丈夫在县城一家货运公司当司机,月收入七八百元;生态公司每月给她发工资360元,全家收入一年有15000元左右。

  据双流县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苏一全介绍,近年来,全县常年被承包土地的业主雇用的农民近3万人,年增收1亿多元。去年全县430元的农民增收中,有120多元来自于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后,外来企业和承包大户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彭镇租赁600亩土地的一家公司,自己出资修建了长达5000米的“U形”渠。与此同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也不断加快,逐渐形成了一乡一色、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带。去年,一个面积达15万亩、全国最大的枇杷种植基地在太平镇初步形成。此外,双流还是我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西南最大的水禽产品养殖基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