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张普照:19年捐遗体被推来推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09:40 法制早报

  一边,是59位遗体捐献者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疗事业的庄严承诺。

  另一边,是各大医学院校里教学解剖尸体供应缺乏,以致于一个班四十多人对着一具尸体进行局部操作。

  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有人要捐献遗体捐不出去,相关单位又确实需要大量的遗体,
却不敢贸然接收。虽然目前上海 、山东等地都已出台了地方性法规,但国内还没有形成关于遗体捐献的统一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遗体捐献的推广。

  □本报实习记者王亚丽  发自呼和浩特

  7月21日上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西街25号普照诊所里,挤着很多前来看病的人。身着蓝白相间细条纹 衬衫的张普照正在给一位患者号脉。这位66岁的老人退休前曾是呼市第三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现在两鬓虽已斑白,但精神 依然矍铄。

  在呼和浩特,张普照老人是个名人:内蒙古志愿遗体捐献第一人。

  从1986年开始至今的19年时间,张普照一直在为把自己“奉献”出去而奔走。在他的感召下,内蒙古已经有5 8人报名参加遗体捐献,包括他在内已经有59人。

  “这58人都是自愿无偿向社会捐赠遗体,实际人数应该比这还要多。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家人和志愿者们的 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张普照欣慰地说。

  现在,张普照老人所有的已经不仅仅是欣慰,而是十足的信心和希望,因为呼市人大已经将《呼和浩特市遗体捐献管 理条例(草案)》列入五年立法规划。

  但等待是一种煎熬,特别是已经上下奔走了19年的等待。

  “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快实现了,大家的愿望不久将会实现。但还是要等五年啊,五年对年轻人来说也许一晃就过了, 但对于垂暮之年的我们来说是无比漫长的。有的遗体捐献者已经重病在床,一旦离去,他们就无法实现他们的捐献愿望,抱憾 终生啊。”说这些话时,张普照老人话语中透着掩饰不住的忧虑。

  19年遗体捐献路

  19年时间,张普照上下奔走。卫生厅厅长换了4届后,才看到一点希望

  张普照认识和了解遗体捐献事业是从1983年开始的。

  “那一年,我看到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介绍了遗体捐献事业对社会的的种种好处,于是就萌发了捐献的这个念头。 ”

  1986年,张普照在《健康报》发表文章向人们发出号召捐赠遗体的倡议,并同时向他所在的农工党呼市筹委会和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写信表达了自己的捐献想法和决心。但卫生厅没有回复。

  3年后,他又通过农工党将自己希望捐献遗体的信函转呈给卫生厅,这封信也没有得到只言片语的回应。

  1993年6月,他又给内蒙古红十字会去信,对方对此事的意义重大表示了肯定,称将另作讨论。在此期间,陆续 有志愿者找到张普照报名参加遗体捐献。

  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无人搭理,甚至误解,让从壮年跑到满头白发的张普照老人有点灰心。

  “我曾经想过就这么算了,但是我怎么对得起这些相信我的人呢。”于是张普照老人更勤地奔走于市卫生局、自治区 卫生厅、红十字会等部门;同时他还积极去外地的红十字会“取经”,经常与他们通过信件交流经验和心得。

  1997年,内蒙卫生厅指派医政处的两位处长负责此事。在张普照满怀希望地以为,梦想就要成真了的时候,两位 处长却对他说:“我国尚无相关法律条文,需要研究,再等等吧”。

  这一等又是近十年,到现在,卫生厅厅长都已经换了四届,才有了一点希望, “能做多少是多少吧,这辈子能把这 事搞成,也就没有白活了”。

  经常遭遇“闭门羹”

  “遗体捐献不仅有利于医学事业,同时也对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有深刻影响”

  在张普照家里,记者看到了登记在册的59名遗体捐献志愿者名单。他们当中最大的81岁,最小的21岁。他们当 中有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有大学教师、律师、修女,有参加过辽沈战役的老英雄,还有下岗在家待业的百姓;有夫妻全都登 记报名的,也有一家三口全家报名参加的。在遗体捐献志愿表的后面,有的甚至附上了亲笔遗嘱。张普照老人说,这些遗体捐 献志愿表都是复印件,原件已经送到呼市红十字会存档。

  遗体捐献志愿表承载的是信任,然而张普照奔走了19年,至今未能满足他们的心愿。他说:“我是对不住他们的信 任啊。”

  据了解,遗体主要有器官移植、病理解剖、教学解剖三个用途。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肾移植的患者有30多万人,每年 只有300多名患者能幸运地进行移植手术;全国有500万盲人在忍受黑暗的煎熬,因缺少供体,每年仅1000多人能接 受眼角膜移植,重见光明。

  遗体捐献的意义是毋庸质疑的,它不仅可以让人恢复健康,甚至可以让患者获得第二次生命。

  “遗体捐献不仅有利于医学事业,同时也对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有深刻影响。”张普照这样定位遗体捐献事业的意 义。

  然而,从事着这么有意义的工作,现实中张普照老人遭遇更多的却是人们的不理解。

  “甚至连医务工作者都不理解我们。有时候被人挡在外面,甚至有几次还被撵出来过。更多的是互相推来推去,下面 的人说管不着,上面的领导又见不着。经常得到的答复都是‘领导去北京开会了,改日再来吧’。等到他们说的时间,早早地 去了,还是见不到人。”

  张普照说,有一家医院跑了很多次,院长每次都躲着不见,好不容易见着了,甩过来一句话:“你说吧,到底有什么 目的,想干什么?”

  “这点事算不得什么,十几年了,什么样的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待遇’多了就习惯了。”张普照老人平静地说。

  最让张普照不能容忍的是,还有人打着他的旗号骗钱。他说:“其实我们从没接受过社会和政府的一分钱,这十多年 的宣传和以前自行车万里行的宣传活动,都是我们自己出的钱。像这些表格和宣传资料的打印费、复印费,全都是自己掏的腰 包,投入了多少,早已算不清了。红十字会、还有许多人愿意资助我们,但是都被我们婉拒了,因为我们早就向社会承诺无偿 捐献。但即使这样,我们的遗体也没有单位敢接收,手捧‘礼物’不知道送给谁。”

  遗体捐献走上立法程序

  “目前,国内尚无关于遗体捐献的法律出台,内蒙古与之相关的法律也是空白。因为无法可依,即使有人愿意捐献遗 体,也没有医院敢贸然接收”

  “因为供体的缺乏,内蒙古医院做器官移植手术也是困难重重,这也是内蒙古地区各大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内蒙 古医院医务处的赵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供体来源问题是内蒙古医疗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遗体捐献国家还没有正式 的法律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相关的法律也是空白,因为无法可依,为避免纠纷,即使有人愿意捐献遗体,医院多还是不敢贸然 接收。”

  呼市地区的热心捐献人一直在为遗体捐献的事奔走呼吁,此事目前已经得到了人大、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

  呼市红十字会业务科李科长接受采访时说:“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已经出台了遗体捐献的地方管理条例,内蒙古 自治区毕竟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这一工作走在了后面。但是,相关部门近年来已经认识到了遗体捐献工作的重要性和为遗 体捐献立法的必要性。”

  在呼市十一届人大会议上,有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制定《呼和浩特市遗体捐献管理条例》的提案。2003年10月 27日呼市专门召开了“呼市地区遗体捐献工作座谈会”,另外呼市红十字会起草了《呼和浩特市遗体捐献管理条例(草案) 》,已经报送呼市人大和呼市法制办相关部门,《条例》已经得到了人大批准,列入五年规划。

  呼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鲁剑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对老人们的急切心情十分理解,他们的行为也让人感动。但遗 体捐献不单单是哪个部门的一项工作。它需要卫生、民政、公安、司法等多个部门协调配合,还要考虑可行性等因素。他相信 ,在政府、人大及各部门协作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这部法规会适时出台,呼市的遗体捐献将很快走上有法可依的 道路。

  捐献者的期待

  张普照最大的心愿是《条例》能够尽快出台,因为已经有人推出遗体捐献的队伍了

  得到了《呼和浩特市遗体捐献管理条例》被列入五年规划的消息,张普照觉得离希望的实现近了很多,但他依然无法 完全放下心来,捐献者们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担忧。

  张普照说,在北京、上海等地,遗体捐献者的公证是免费的,有的地方政府拨地建纪念林,供骨灰育树造林,实行树 葬。

  “《条例》没有出来,在我这儿登记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但也有人退出了。只有《条例》出台后,我们的心才能放 下。另外,5年的时间,有多少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会因为没有合适的供体而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对教学研究又有多少的影 响,这些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