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田治“炮兵之 花”不敌“五虎上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4:58 新世纪周刊 | |||||||||
-本刊记者/王歆效(发自山西晋城) 侵略者档案 前田治
侵华日军第35师团师团长 1940年5月, 在山西晋城地区的“扫荡”中被国民党卫立煌部击毙。 7月24日,记者驱车顺郑焦晋高速直奔山西南部的晋城。100多公里的高速,本可一个多小时到达,但记者却开 了近三个小时的车。因为进入太行山区,公路开始左盘右盘,而且还要连续不断地穿越短几百米、长有几公里的隧道。 晋城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李文福科长说,记者走的这条路也是抗日战争时,日本侵略军进攻晋城常走的一条路,只不过 当时没有高速。据他介绍,日本侵略军曾多次攻克晋城,1938年2月26日是第一次,这也是日本侵略军第一次对晋东南 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围攻行动,当时共有九路军队同时向晋东南杀来。4月份时,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合作,击退了日本侵略军 。 晋城 兵家必争之地 1938年7月,日军驻河南新乡一部为了支援中条山的日军,再次要途经晋城地区。此次,由黄克诚和徐海东率领 的八路军115师第344旅在阳城(晋城市西)东町店,发动了对日军的伏击战,打死打伤敌军近1000人。 随后,日军又在东坞岭受到国民党李默庵率领的93军伏击,打死敌人1300余人,摧毁敌军汽车180多辆,这 两次战役也使日军没能真正占领晋城。 1939年7至8月间,日军发动了“晋东作战”,再次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区扑来,此次围攻又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 被击退了。1940年4月,日军再次进攻晋东南,这次占领了晋城,直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 那么日本侵略军为何非要多次进攻晋东南地区呢?党史办成茂林主任说,晋城东依太行山,南临黄河,西部是沁河以 及重要的铁路运输线——同蒲线,所以晋城例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的日军多是从河南新乡,经焦作或是博爱(河南焦作西)进入晋南地区,因为当时八路军的力量还不够强大,1 15师的344旅也就几千人,而卫立煌的国民党军队有几个军,所以黄河一线主要由卫立煌部控制。 山西“12月事变” 日本侵略军1938年至1940年曾四次攻打晋城,为何前三次都未能长时间站住脚,而1940年4月开始的这 次却能一直占领晋城到1945年呢?李文福说,这就不能不提“山西12月事变”了。 那一年,抗日战争在战略上从防御转入相持阶段,山西省内民众,纷纷组建决死队和牺盟会,进行抗日斗争。但在1 939年12月18日夜,阎锡山为了适应侵华日军“和平”诱降的阴谋,在同一时间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山西12月事 变”。 在这次“事变”中,阎锡山为了消灭积极抗战的决死队队员和牺盟会会员,密令派进决死第三纵队的反动军官,策动 了这一“亲者痛仇者快”的反动军事叛变。逮捕了抗战有功的150多名政工人员和共产党员,并无辜杀害30多人。 亲历这次“事变”的共产党员梁广霖老人,今年已是86岁高龄。据他介绍,当时在晋南犁川区的驻地,由于没有便 捷的通讯设备,当晚并不知道涉及全省的这个事件,他们区是第二天上午10点知道的,于是区里马上决定让他们转移。 他们先撤到晋南的土岭村,此处距八路军的一个司令部有五华里,距沁河有3华里。当时为了方便在敌后开展工作, 他们并不穿制服,只装百姓的衣服,他本想通过担水的方式再向南转移,但阎锡山的军队不让任何人出村,抓了不少人去,他 幸免逃过。 第二天八路军出面去要人,由于当时还处于国共和作阶段,国民党还是放了些人。虽然如此,处于地下工作的党组织 已经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了,直至1942年春,他才回到晋南县(曾改名晋沁县)。 李文福告诉记者,1939年“山西12月事变”发生的同时,卫立煌所辖战区也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这让他处于进 退维谷的境地。他写信给朱德总司令,请求八路军从辖区暂时后撤,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并派代表邀请朱总司令到晋 城商谈。 朱总司令立刻启程,在晋城经过平等协商,达成了重新划分抗日驻军防区的协议。在团结抗日的原则下,八路军做了 某些让步并退至邯郸、长治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而此后晋东南的防卫全部由卫立煌部担任。 击退前田治 虽然1940年后,日本侵略军在逐步占领晋南地区,但其初期的“扫荡”与进攻,还是受到了卫立煌部的强力阻击 。当时进入晋东南地区执行“扫荡”任务的,主要是侵华日军第三十五师团,其师团长为前田治陆军中将。 这个陆军中将是日本兵库县人,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学习,1921年作为炮兵大尉被选送至陆军大学学习 深造,1931年晋升为炮兵大佐,后在重炮学校担任教学等工作,1936年3月7日升为陆军少将。 “七.七事变”后,前田治率部来到中国,配属华北方面军作战。1937年10月,在山西忻口作战中,前田治指 挥重炮兵向中国守军阵地轰击,不仅为日军步兵开辟通道,而且还配合步兵攻占了太原等地。1939年3月9日,前田治被 晋升为陆军中将,任第三十五师团师团长,编入华北方面军战斗序列,属方面军直辖,进驻河南新乡地区。 就在其上任一年后的3月19日,日本侵略军华北方面军召开兵团参谋长会议,部署进一步调动部队进行4-9月及 9月至年底的两期强化治安作战。会上明确要求太原的第一军于4月下旬开始晋南作战,将治安区扩展到平陆、沁水及泽州平 原(沁水、泽州目前均在晋城的行政区划内)。同时,华北方面军命令前田治协助第一军作战,向守卫晋城地区的卫立煌部发 起进攻。 让前田治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期强化治安作战开始后不久的5月上旬,在前田治率部赶赴晋城地区进攻的时候,受到 了卫立煌部的猛烈反击。由于处于山区,敌我双方相距很近,前田治的大炮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在其组织部队反击后,双方很 快进入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格斗。 激战中,前田治头、胸部负伤,他所率部队无心恋战,只有保护着前田治且战且退,并渐渐脱离了战场,后其被迅速 送至北平日军医院治疗,但终因伤势过重,没能抢救过来。 “五虎上将”卫立煌 虽然晋东南地区最终失陷了,但面对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与“扫荡”,1939年,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卫立煌能 够顽强抵抗,还是为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无愧于“五虎上将”的美称。 他从担任孙中山先生的警卫员起,步入民主革命运动的浪潮,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走到了中国陆军副总司令的人 生巅峰。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身经百战而不挂彩,可谓创造了抗日战争的一个奇迹。 据卫立煌的孙子卫修申讲,他祖父在抗战开始初期,经过多次与敌军交战后发现,日军作战讲求的是速战速决,而对 其最好的反击就是打持久战。所以在阻击敌军南下的过程中,总是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李文福讲,1938年2月17日,卫立煌指挥部队在太行山一带进行了继忻口后的第二次阻击战,与日军恶战了1 0天,始终寸土不让,以争取兄弟部队转入太行、吕梁、中条山等地,在达到战略目的后,其再率主力部队向中条山转移。也 正是由于其始终本着统一抗战的大局观,才在多次对敌作战中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 此后,因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换成了“中国通”冈村宁次大将,日军集中兵力分三路渡过黄河,夺下守备空虚的郑 州。卫立煌认为郑州是中原战略重镇,不可丢弃,于是便亲自率部队于10月13日拂晓,硬是将郑州从大军压境的日军手中 夺了回来。 1942年1月中旬,在卫立煌率部的坚决阻击下,中原重镇洛阳的形势暂时得以稳定,而他却因有“亲共”之嫌, 被蒋介石革去了二级上将之职,调任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主任。当他乘车离开洛阳长官司令部时,洛阳市沿街群众都自发设 置香案,为这位因战功显赫而被削去兵权的抗日虎将践行。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