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兵的自述 我炸死了酒井直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4:58 新世纪周刊 | |||||||||
-本刊记者/程海涛(发自成都) 他16岁参军,21岁就用地雷炸死了侵华日军的师团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在军队中见证日本侵略者的投 降,但其对这场战争的贡献足以载入史册。 翻开84年的人生履历,黄士伟只记得自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和战友冒死在敌人眼皮
晚年的黄士伟老人曾以文天祥正气歌勒石竖碑于大门右侧——“视青天无愧,闻雷霆不惊”。 见到黄老时,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家身板仍显健硕,说话、做事一如年轻人那般利落。除了写字作诗外,黄士伟没有 其他爱好,少了儿女在身边陪伴,老人也不觉得寂寞。 “一生节俭惯了,到老了也清心寡欲,儿女也有自己的家,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每月600块的退休工资,除去雇 请保姆所剩无几,但足够用了。”黄老淡淡地说。 千里奔袭为报国 1937年,16岁的黄士伟还是蜀华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成都新闻报》刊出川军招收 20名战地服务队员的启事:要求高中以上青年学生,要有为国捐躯、舍身存仁的斗志和失地不复誓不生还的决心。如被录取 ,先向家里写好遗嘱。 黄士伟看到消息以后,一路小跑前去报名,没想到真被录取了。“当时没想那么多,只记得一句话:皮之不存,毛将 焉附?”回忆起当初的举动来,黄士伟仍像小孩子一样激动不已。 不过,满怀报国热情的黄士伟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又开始犯愁了。他是家中的独子,自幼承庭训,涉猎经史,潜心诗 词翰墨。如果父母亲友得知自己要去参军,肯定不会同意的。但他又想到,父亲也曾是半生戎马,早年追随孙中山入同盟会, 被人称为川军的“儒将”。 “第二天我写了一封《抗日出征遗书》,交给了父亲,本想如果父亲不同意,我就偷偷地跑掉。”但让黄士伟意想不 到的是,父亲看罢遗书后,竟力排家中众议,并赋《勉子出征》诗一首:惊涛骇浪袭神州,锦绣河山沦逆流……忧时应效范文 正,生子当如孙仲谋。 有了父亲的支持和鼓励,黄士伟的信心更足了。1937年9月,黄士伟加入21军战地服务队。为表决心,也怕到 了部队后长官瞧不起他们这一群“娃子兵”,黄士伟和20余名四川老乡背着行李、干粮,从成都步行1000多里到了重庆 。随后又乘船至武汉,坐火车到新乡,一路东转至徐州,又南下金陵。 1937年底,黄士伟被调入第23集团军青阳总部任少尉学习参谋。 睡在敌人的营地里 1938年9月,刚刚从江西清江工兵学校学习爆破技术归来的黄士伟便接到一项重要任务——在梅埂附近埋地雷, 防止敌人来犯。 “那一年的夏天,有一个重炮团进驻煤炭山725高地。重炮团目的是保护上海,当时形势很紧张,日军在山下经常 活动,而且距离梅埂不远便是日军的哨所和指挥部,他们根本不知道有一个重炮团就在他们附近的山上。为了守卫725高地 不被日军袭击,煤炭山下的梅埂成了当时的重镇,也是夺取725高地的必经之地。” 9月10号,黄士伟和战友张代福、胡致周三人带一个排的兵力潜入梅埂。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他们早早便住进了梅 埂附近的老娘娘庙,决定子时一过便开始行动。 “当时一个排的兵力是50多人,而负责指挥的我们三个人中,我年龄最小,18岁,张代福19,胡致周最大,也 不过22岁……那个时候都挺勇敢,因为刚刚从工兵学校毕业,也都想展露一下自己的身手。”黄士伟笑着说。 黄士伟清楚地记得,那一夜的月亮特别大,也特别圆。晚上子时刚过,潜伏在老娘娘庙的工兵小分队就开始行动了。 “不光是埋雷,还要架设铁丝网和路障。因为梅埂是敌我双方的间隙地带,日军随时都有可能过来巡逻,而我们就等 于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开展埋雷作业。” 工作进行到第三天时,日本兵发现了黄士伟他们。“架设铁丝网需要打桩,因为怕鬼子听到,我们就用麻布口袋裹住 木桩,结果还是被鬼子听到了…” 日军开始疯狂地向黄士伟他们扫射,黄士伟带领士兵进行殊死抵抗。梅埂两面环湖,敌人切断了两条陆上通道,因为 当时所携带的弹药不多,一个排50多人,只剩下了黄士伟、张代福和胡致周三人。 “张代福的大腿被子弹射穿,子弹从外侧射入的弹孔只有黄豆粒大小,但从大腿内侧剜出来时是个碗口大的洞。”说 到这一幕时,老人惊恐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一天、两天,敌人非但不肯撤离梅埂,还在湖边建起了营地。漫长的两天两夜间,白天,担心被日军发现,黄士伟躲 在湖里,到了晚上再回到梅埂照顾张代福。“那时候梅埂其实已经是日军的营地了,我们就悄悄地躲在不易被敌人发现的地方 ,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因为晚上要进湖里,湖水冰冷,根本没法睡觉,所以只好趁白天打个囫囵盹。” 到了第三天晚上,黄士伟爬出了湖面,突出重围,背起受伤的张代福走了十几里路,终于侥幸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6号的晚上,我背着张代福跑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在梅埂附近遇到一位老婆婆,她给了我半盆稀饭……”当黄士 伟的父亲得知这一消息后,倍感自豪。又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作诗一首,鼓励道:肩扛难友轻生死,不愧吾家千里驹。 当40年后的1981年,黄士伟再次坐船经过梅埂时,他情不自禁地落下了眼泪,不知是喜是悲。梅埂曾是他和战 友们战斗过的地方,58条年轻而又鲜活的生命埋葬于此。“当时的梅埂还是一个不大的集市,经常有日军在此巡逻,而现在 已经变成了一个县!” 炸死酒井令我震惊 1942年5月25日,兰溪县城北1.5公里处,时任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代营长的黄士伟再次率一 个排的兵力,在此设伏。 和前一次一样,怕目标太大被日军发现,白天黄士伟和战友们住在距离兰溪不远的寿昌县。晚上从寿昌出发,游过富 春江,埋了60多枚地雷,破坏了兰溪—寿昌的所有桥梁,又设置了许多路障,天亮时再返回寿昌。 “选点、布雷都由我安排,那个地雷像西瓜一样大,中国制造,铁铸的,埋完地雷后要在上面覆一块铸铁板,大概有 50公分见方,只要踩在上面的重量超过65公斤就会爆炸。” 对于埋雷的细节,黄老至今记忆犹新,“被炸死的酒井当时骑着马,所以重量肯定超过65公斤,哈哈哈哈。” “5月25号埋完地雷后,我们就连夜赶回到了与兰溪邻近的寿昌县。酒井是三天后被炸死的,当时根本不知道,只 晓得我们埋的雷炸死了好多鬼子兵……如果当时就知道炸死的是日军中将酒井直次,我是要受到嘉奖的。”说完,黄士伟笑了 起来。 1984年,由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国派遣军》(上卷)中,首次记录了1942年浙赣战役第 15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在兰溪被地雷炸死的消息,并在文中哀叹道:“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与此同时,原我军第三战区第二十三集团军参谋长,时任南京军事学院教授的吴鹤云在《川军抗战亲历记》中首次对 外披露称:“第21军146师所指挥的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黄士伟,率工兵在兰溪北郊所埋地雷炸死了侵华日军第15师 团长酒井直次中将。” 两则消息的先后出现,让家住成都市成华区万兴街的黄士伟老人喜泪交加。喜的是,老人没想到当年自己亲手埋的地 雷竟炸死了一位日本军官,而且还是中将;而令老人惋惜的是,时隔40余年,直到已过花甲之时,才听到这个“惊人的、重 大的好消息”。 1943年,黄士伟第三次到永州工兵学校普通班学习,一年后毕业时。正逢湘桂战役,交通堵塞,一时与部队失去 了联系。 “时值长沙、衡阳、云州、桂林等地相继沦陷,当地几十万难民被迫坐火车朝贵州、云南方向涌去,我也与部队失去 了联系。” 两个月后的1945年,黄士伟辗转回到了四川,此后参加了工作,直到退休。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