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为新教育拓荒的副市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4:58 新世纪周刊 | |||||||||
-本刊记者/旺达 摄影/戚振林 近来香港大学拒收11位大陆高考状元一事,引起社会各界对教育体制缺陷的再次讨论。而这种探讨已经不仅局限在 民间,更是引起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作为现任苏州市副市长,曾经做过教育学博士后的朱永新就是一位“新教育实验 ”的拓荒者。
朱永新说他之所以关注教育,一是出于热爱,二是为了弥补失误。他曾在《中国的教育缺什么》一文中直指中国体制 的缺失,认为中国的教育缺人才、缺公平、缺教育观念、缺服务意识、缺人文意识、缺理想、缺特色…… 朱永新当然不仅仅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众多批判者之一,他更是一位实践者,“新教育”概念就是朱永新近年一直倡导 的,而且这一教育模式已经在全国25个省内进行实验推广。 从网盲到网络教育捍卫者 自从2002年“触网”后,朱永新几乎每天都抽时间到“教育在线”与网友进行交流,并且坚持在网络上发表教育 随笔。 “教育在线”网站是在朱永新的亲自主持下成立的,短短3年时间,它已经成为国内权威的教育网站之一,拥有超过 12万人的注册用户,其中大部分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7月20日,结束了在周庄举行的第五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的闭幕仪式,已是晚上八点多钟,大会的成功举办 让作为东道主和组委会主席的朱永新显得有些兴奋。尽管如此,在返回苏州的途中,他还是显出了一丝倦意。不过,一谈起承 载着他教育之梦的教育在线,朱永新的精神马上振奋。 朱永新将他的上网经历称为学生对他的“策反事件”。“本来我对网络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关于网络的负面新闻很多 ,我不仅反对儿子上网,也曾批评我的学生把大量时间浪费到网上,我很担心他们过分迷恋网络而虚度光阴。”路灯的灯光从 车窗照进来,从朱永新的脸上滑过,他在“反思错误”的时候,脸上还挂着他那著名的“一贯充满喜悦”的笑容。 “但是他们都不听我的,儿子依然是我行我素,我的学生李镇西更是痴心不改。他是中青论坛的一个‘版主’,他跟 我讲了很多网络的优势。再到后来,我忽然发现自己熟识的一些教授和学者居然全都是‘网虫’,再加上有一次李镇西和我大 谈他如何在网络上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大家在一起思考教育、交流经验,一下子把我的兴趣也激发起来了。” 2002年4月16日,在共进晚餐的饭桌上,李镇西一边向老师展示着网络的魅力,一边注意到老师听得入迷的眼 神,“朱老师,您为什么不开一个网站?”李镇西大胆地建议到。 在现实生活中,朱永新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就被说服的人,但当他感觉到对方所说的有道理的时候,就会无条件接受。 短短两个月时间,朱永新就从一个“网盲”成长为标准“网民”。在论坛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平等地与他探讨中国 的教育问题;每当政协会议召开之前,作为与会代表的他还会在网上公开地招募提案,网络所搭建起的平台拉近了他和教育工 作者、学生以及普通民众的距离,这也让朱永新更加繁忙。然而能为理想忙碌着,他很快乐。 原来教育可以这样 上海某晚报在关于“新教育实验”的报道中,使用了这样的文字:自马加爵事件之后,各界关于应试教育的诘问已追 溯到人的教育的缺失上。敏感于3亿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层面的新问题,人们开始反省我国教育的重分数、轻素质;重理工、 轻人文……倘若“新教育实验”经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将有望在另外一个意义上成为继“希望工程”之后的“新希望工程 ”。 “新教育”理论的提出,源于朱永新在2000年暑假为江苏省一次教师笔会所做的一个报告,他用了四个多小时的 时间讲完了《我理想的教师》,在教师当中的受欢迎程度,连朱永新自己也没有想到。 后来,他将那次报告扩充成震动中国教育界的那本书—《我的教育理想》,在整个中国都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沉闷体 制之下,人们不仅发出惊讶的感叹——原来教育可以这样。 与此同时,与之相左的意见也接踵而来,“很多人对我说,朱老师你讲得很好,听起来也很生动,但你是唐吉柯德, 他们不相信当前中国的教育机制和教育思路可以改变。那时候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好的理论怎样才能做到既叫好又 叫座,怎么样真正让大家去得益。”朱永新第一次考虑到如何将他的思想转化为行动,并期待能够找到一所新办的学校,推广 他的教育模式。 2002年,他的思路得到了昆山市教育局的认同,在他们的支持下,“新教育实验”在当地一所新学校进行了推广 。两年后,这所学校的各项排名均名列昆山市第一名,朱永新的思路得到了验证。 不了解朱永新的人看到他高大的身材,就认为这是个“粗线条”的人,实际上,周围人都说他为人谦逊而温和,所有 与教育有关的难题他都会竭尽全力予以解决。 2003年下半年的一天早晨,朱永新和往常一样打开电脑,一封来自山村小学校长的电子邮件,显示在他眼前。校 长在邮件里表示,他想给学校里所有的老师发一本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之梦》,但是买书的钱还没有凑够,能不能先把书寄 来,等凑够了钱之后再一并支付书款。 看完邮件后,朱永新马上跟出版社联系,自己为那位校长做了“先提货后付款”的担保。收到书的老师们也像朱永新 一样,每天都到网上来发表一篇读书笔记,跟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起分享新教育的启发。经过这两年的新教育实验,这所山村小 学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受到徐州市教育局的高度评价。 教育情结 朱永新的内心深处对教育有份情结,他说:“我是学教育的,最早在师范读政治教育,后来读心理教育,从本科一直 念到博士,再加上我在大学里面做教授研究的是教育心理学,这三个角色集中在一起,就注定了我必定要用很大的精力来关注 教育。” “目前来看,我们的应试教育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我们再不悬崖勒马,及时推进素质教育;如果我们再不高扬起理 想教育的旗帜,不仅我们的教育很危险,我们的民族也很危险。如果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受欢迎、我们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 竞争能力很差的话,那么我们整个民族的竞争力势必会受到影响。”朱永新说这番话的时候显得有些激动,他内心对教育改革 的那分焦急和紧迫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朱永新坦言,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靠分数和考试的话,“那不是教育,或者那只是一个变态的教育,只是一个畸形的 教育”。因此,怎样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才是值得整个民族重视的。 坚守与变通 在教育的领域里,朱永新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你给老师多大的舞台,老师就能给你多大的奇迹;你给孩子多大的期 待,孩子就能够达到多大的成就。怎样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并且最大程度上发挥潜力,这是他所推广的一系列教育模式的核 心。 经常有乡村校长向他提出疑问:我们条件有限,老师的眼界并不像城市那么开阔,我们的教育会有发展吗?我们的学 生还能成长吗?朱永新的回答是肯定的。 在杭州某中学读书的胡亮是典型的作文差生,让他写一篇作文简直比要命还难,参加“师生共写随笔”的活动后,他 就不再写命题作文,每天在学校网站上发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于是胡亮写出了很多很精彩的故事。在老师的鼓励下,这 个从来没有受到过表扬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一年以后,学校为他出版了《成长的足迹》一书。 “人的状态很重要,在一个好的状态下他能做超越自己能力几倍的事情,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要为他们创造 调动状态的环境。”相比同龄的孩子,在这种“调动状态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朱永新的儿子朱墨,应该是最幸运的一个。 朱墨出生在1985年,他是朱永新的“哥儿们”(朱墨曾著有《我和爸爸是哥们》一书),小小年纪的他在自己理 想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丝毫不逊色于爸爸。在最近出版的一本散文随笔当中他写到:十岁之前,旅游带给我的是一种单纯 的快乐。没有老师,没有课本,没有作业;可以放肆地同长辈嬉闹,可以尽情地享受美食……能够在心底留存这份美好的记忆 ,这或许是“哥儿们”送给他最好的礼物吧。 朱永新说:“作为老师,他很想把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做人的准则全部教给他的学生,因为他本身不是一个非常善于 交往的人,所以很担心将来他的学生像他一样。其实这也是当下教育的失败之处,要么就过于私塾化,要么就是完全脱离现实 ,因此我们真正地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社会,既坚持原则守住心中的理想,又要学会变通。” 激情与理想 朱永新除了是个集教授、教育家、心理学家为一身的学者外,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和苏州市副市长的职务,他关注苏 州的建设发展,更关心中国的教育问题。在苏州,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朱永新常说的一句话:我星期一到星期五为苏州市打工, 周末为我的理想打工。教育就是朱永新内心最崇高的理想。 朱永新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后来,他读了博士,做了博士后,又当了博导,写了五百多万字的学术著作。这么 多年来,朱永新就是依赖自己的激情和精神走了过来,“死人与活人的差别在于有没有一口气,而活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有没有 精神,有没有激情与理想。”这是朱永新经常跟他周围人说的一句话,是他最宝贵的人生经验。 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早晨,父亲总会提前两个小时把朱永新从床上拎起来练习毛笔字,渐渐地,他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生物钟。“每天早上我五六点钟就起床了,所以我的一天比一般人多出了两个小时。”说到这里,朱永新露出笑容,那 神情仿佛是一个孩子手里攥着喜欢的糖果,“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父亲的礼物》,现在我每天比别人多出的两个小时就是 父亲给我一生最好的礼物。” 朱永新的中学时代正赶上文革后期,每天在学习开拖拉机和修理农业机器当中度过。“跟现在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很 开心,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辛苦,那时我们没有作业,也没有负担”。真正影响到他人生道路的阶段,是在高中毕业以后 。因为没有工作,朱永新做过泥水匠、搬运工,还做过大队会计和棉花检验员,那段经历令他深刻地认识了社会,在身体和心 灵上也经受了从未有过的历练。而他在各个领域内取得的成就正得益于当年的磨难。 零距离接触 所有中国发达城市的市长当中,最容易找到的恐怕就是朱永新了,只需要一台接通网络的电脑,打开教育在线的网页 ,就能通过BBS或者电子邮件与他接触。其实,如果你是苏州市民,还有一种零距离接触的方式。 为了锻炼身体,这几年朱永新养成了游泳的习惯,每天起床后都要跑到游泳馆去“扑腾”半个钟头。同样习惯早晨去 游泳的苏州市民,几乎每天早上都能见到这位总是乐呵呵的市长,有些想反映点儿生活当中问题的,就在游泳馆里“汇报”了 。 “就没有人托您给孩子找个工作什么的?”一阵笑声过后,朱永新一本正经地回答到:“我们的承诺是如果不挑三拣 四,在24小时之内就能解决工作问题。不过我还真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天早上,我们都彼此点点头算是打招呼,然后各 游各的。不过今天上午,我把群众对游泳池票价提高的怨言向体育局的有关领导转达了,希望能够有所改善。” 作为副市长的朱永新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人,在7月20日晚上,在第五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的告别宴会 上,他巧妙地充当起了义务宣传员的角色。在介绍完周庄的历史后,他还不忘对学者们发出到苏州来创业的邀请,诙谐平实的 言语赢得了与会者的阵阵喝彩。 最出乎意料的是,当宴会接近尾声时,这位“文化市长”居然没有拒绝大家的请求,拿起麦克风,高唱起《美丽的台 湾岛》,“我爱我的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宁静的夜色中,他浑厚的嗓音格外动听。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