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易中天谈成都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5:0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
【核心提示】著名人文学者、城市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一直在深度关注和研究成都的人文历史和城乡现代化建设。7月29日,在蓉考察的易教授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把成都近年来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和实践概括为“成都方式”。他认为,这个“方式”探索出了从根本上破解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三农”顽症的一种途径,开创了一个政通人和的局面,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地实际、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
【名词解释】成都方式:易教授的观点是,“成都方式”由“突出重围”、“夯实基础”、“规范政府”三环相扣而成: 1.立足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基本市情和西部副省级特大中心城市的自然、经济等基础条件,抓准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突出了由种种不和谐因素形成的“重围”; 2.通过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差额直选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实在在的方式,使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直接感受到“主权在民,政权民授”,从而在“突出重围”后夯实了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 3.“民授”的政权组织如果不是法治也未必会是好的,而成都市通过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和机关,用一套严密设计的流程和制度来严格规范、监督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 这三环分别代表着科学、民主、法治,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思想理念和工作系统,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借鉴价值。 新华社记者从锋据新华网四川7月31日电 教授的眉宇间,透着睿智和敏锐,非常理性的睿智和敏锐――不似一挂飞泉的飘逸,而似海水的深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思想飞翔,尽藏于那双深潭般的清眸的深处。 但还是不时有惊喜闪过――谈到对自己早已熟悉的这个天府之城的新鲜的发现、深刻的发现,惊喜之色就从那刻着思想之纹的眼角眉梢似惊鸿般闪过。 7月29日上午。微雨洒庭轩,荷风送着清爽。在下榻的房间,教授热情招呼记者落座后,指指窗外满目的青翠说,这次来到成都,有一种非常清新的感觉,是那种很深的清新。教授此说,语带双关。 成都,是教授长期关注、研究的城市。8年前,教授在其著作《读城记》中,已经“精读”了成都。近年来,《新周刊》推出“第四城”一周年、“寻找成都名片”、“花开中国”、“象形城市”等一系列与成都有关的活动,教授都深度参与了。教授还是成都规划评审委员会顾问,但凡重大规划,其中都不乏他的真知灼见。 此次来成都考察,教授从这本城市大书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不一般的新意和深意,并为他的“读后感”概括了一个标题,一个新颖、意蕴深邃的标题:“成都方式”。 是的,“成都方式”!教授被自己概括的这个“标题”深深吸引了。他向记者透露:不走了,在成都呆一两个月,走访调研,细细品读…… 教授在“读”成都,现在让我们来“听”教授――著名人文学者、城市研究专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易中天先生。 给构建和谐成都的实践命名: “成都方式” 记者:易老师,这次您是哪天来的成都? 易中天:十来天前来的。来了以后感到非常清新,可能是因为这一阵子很多别的城市都比较热吧。 记者:除了您工作所在的厦门以外,哪些城市您去得多些? 易中天:去得最多的是北京,因为跟央视有个合作;然后是上海,我的书基本上都在那里出版;第三个是广州;接下来,到得最多的就是成都了。 记者:那么成都也是您到得最多的城市中的“第四城”了? 易中天(笑):是的,是的。 记者:您在1997年出版的《读城记》中,选“读”了7个城市,成都也在其中。现在8年过去了,而且后来您也参与了成都的很多活动,还是成都规划评审委员会顾问,那么这次到成都,有没有新的感受? 易中天:有啊,刚才我说,有一种非常清新的感觉,是那种很深的清新,很清新的美。那么美是什么呢?美是和谐。我很深地感受到成都在追求一种现代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记者:易老师所感到的清新之美、和谐之美,不仅是指自然,也是指社会和人文? 易中天: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全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成都最近也明确地提出了构建和谐成都这个决策和相应的工作安排,而且在这之前已经做了很多有效的探索。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党中央提出的一个很大的战略。胡锦涛同志讲了,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觉得“孜孜以求”这四个字意味深长,蕴含着两层意思。 第一层,和谐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这个追求是跨越时间的,也是跨越空间的。几千年来,人类都在追求,古希腊时期,美的理想就是和谐,从毕达哥拉斯开始提出来的,毕达哥拉斯的和谐是黄金分割。古希腊的艺术品都是非常和谐的,比如拉奥孔这样的雕塑作品,表现拉奥孔痛苦的时候,脸上也是静穆的哀伤。中国就不用说了,儒家讲“中和”,道家讲“太和”,佛家讲“圆通”、“圆融”,也是“和”。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一直都在追求和谐。 第二层意思呢,就是追求了几千年,但还没有实现和谐,还需要孜孜以求。 记者:一直在追求,但还求之未得。 易中天:所以现在我们必须研究两个问题:第一个,为什么求之不得?第二个,如何求而能得?我的研究结论是:关键在于方式。 孜孜以求而求之不得,就是方式存在问题。实际上,目标确定以后,方式决定一切。比方说,去一个地方,怎么去,有四种方式: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走路。坐飞机最快,是不是最好呢?不一定。上一回,成都在上海搞一个住交会的论坛,请中国社科院的刘维新老先生去,老先生早上7点钟出发,一路堵车堵到机场,飞机又延时,结果在机场等了7个多小时,还不如坐火车呢。所以说,目标确定以后,如果方式不合适,就可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如果找到了一个恰当的方式,就会事半功倍。 既然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没有争论,那么我们要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方式了。 我这次到成都来,看了一些地方,接触了一些人,惊喜地发现:成都近些年来,在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各种层次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在成都这个区域内如何实现和谐理想的道路。从中,可以归纳总结出一套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已经基本形成体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样一个探索,或者说尝试,我把它称之为成都实践;这样一个道路,或者说路径,我把它称之为成都道路。而从中归纳、总结、提炼出来的一整套方式,我想把它命名为“成都方式”。 记者:“成都方式”? 易中天:“成都方式”。为什么选择“方式”这个词来概括我对成都所做的探索和实践的研究呢?因为,“方式”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它不是固定的、定型的,觉得不合适的话,还可以调整。而且我说的这个“方式”,包含着方向、方法、样式等意思在里面,可以理解为:方向+方法+样式=方式。 “成都方式”第一环: 从破解城乡症结突出重围 记者:易老师,您概括的这个“成都方式”,是很新鲜的概念,那么它是怎样的一种“方式”? 易中天:是呀,“成都方式”是一个什么样的东东呢?(笑) 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明确一点:它是一个什么方式呢?它是一个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式。那么,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在方式上,首先要弄清楚构建和谐社会的困难和问题在哪里,也就是哪些方面不和谐、为什么不和谐。现在大家都认识到有“四个不够协调”和“一个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够协调,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这“四个不够协调”和“一个差距拉大”,我认为集中体现在一个问题上,就是城乡问题,城乡关系问题。你看,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突出表现在农村;区域之间的不够协调,在成都来说,远郊县贫穷落后一些吧?人与自然,也是这个问题;收入差距拉大,也是突出表现在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所以,对成都这样一个包含着大城市和大农村、中心城区和远郊县的地方来说,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是一个老问题了。老问题为什么长期得不到解决?因为选择的方式不合适,长期以来就农言农,把“三农”问题归结为“农”的问题。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成都有新的完全不同的思路,我注意到成都市的领导层有个认识,就是“三农”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要跳出“农”字解决“三农”问题。这就是“成都方式”的一个重要部分,实际上包含的一个思路就是“三农”问题不是“三农”本身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城市,全是农村,有没有“三农”问题?没有嘛。凸显“三农”问题是因为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甚至是后工业社会发展了,城市在快速前进,而农村那一部分还停留在农业社会,被割裂了。所以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式就是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的方式也有两个,一个是把城市全部变成农村,市民变农民,从逻辑上讲这样就没有“三农”问题了,但这肯定不行;另一个,也是惟一的方式,就是把农民大量地变成市民,实现城乡一体化。所以抓城乡一体化是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钥匙就在这里。 成都市是看到了问题的症结。但光看到问题而没有解决办法也不行。成都市又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 记者:为什么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易中天:从大的背景来讲,我们说,我们国家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到3000美元这个时期,一方面是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是矛盾凸显期。就是说,你要发展的话,各种矛盾就暴露出来。如果没有一个高屋建瓴的、高瞻远瞩的思想方法、发展方式,这一堆问题你会不知道往哪里放。有些官员就像消防员一样,哪儿出事就在哪儿灭火,结果自己累得要死,效果不一定好,按下葫芦浮起瓢。一个个问题包围着你,你就必须找准一个突破口,从那里突出重围。成都市抓住最要害的,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最能解决问题的环节。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个战略实施以后,纲举目张,其他问题逐步迎刃而解。所以,在摆脱发展困境、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我说成都突出了重围。 记者:您说的“重围”是些什么? 易中天:就是由于二元结构制约、资源环境约束导致的种种不和谐因素。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成都市突出了这个重围,走上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记者:那么这个“突出重围”跟“成都方式”的关系是…… 易中天:是“成都方式”的第一个方面,首要的方面。 “成都方式”第二环: 以扩大基层民主来夯实基础 记者:“突出重围”是第一个方面,那么“突围”之后呢? 易中天:突围之后,是如何巩固和深化。成都相应地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乡镇党委书记的公推直选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差额直选。 公推直选的意义在哪呢?这就要说到“民主”二字。很多人理解的民主就是选举,就是投票,这没有抓到根本。民主这个概念从根本上说是“主权在民”。民主是相对于“君主”的,君主制是“主权在君、君权天授”,“天下”的土地、人口、财产都是“天”的,君是“天”的嫡亲长子,“天”授权“天子”来统治“天下”。民主制度的要害是“主权在民,政权民授”,这才是民主最根本的含义。 我们国家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政权也是人民授予的。公民选举人民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进行授权。这是我国确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但是对广大的普通群众来说,如果没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方式,他们很难感受到政权是民授的。以前,基层干部大多是任命产生,相当一部分群众会觉得干部的任免跟他没有关系。而基层干部也会觉得自己手里的权是上面给的,跟下面的普通群众没啥关系,所以有些干部就只对上面负责,而不是对下面负责。而公推直选、差额直选就使乡镇、村的人民实实在在感觉到“是我们在授权”。虽然不是党员的群众没有选举权,但投票的党员都是普通党员,这就至少在基层范围内代表了民意。而且,党员是社会成员中的先进分子,由党员直选基层党组织的书记,一方面代表了民意,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先进性,还可以通过党内民主的示范作用带动全民民主。 记者:目前成都已有46个乡镇实行了党委书记公推直选,90%的村和80%的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实行了差额直选。我们注意到,公推直选以来,基层要求入党的群众有了大幅增加。 易中天:这样一来,到下一轮选举的时候,参选的党员会更多,代表民意的范围就更大。乡镇这一级非常关键,乡镇干部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的,直接代表着党、政府在群众面前的形象。这一级的民主政治建设搞好了,党的执政基础就夯实了。而且,城乡一体化的结合点也在乡镇,有了乡镇的稳定发展,城乡一体化才能有保障。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就提出“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这是非常有远见的。 “成都方式”第三环: 规范政府 记者: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您说的“成都方式”中的第二件大事,那么第三件呢? 易中天:公推直选解决了基层党的领导干部“民选”的问题。但民选的政权就一定好吗?未必。一个好的政权组织,我认为要具备4个条件:清廉、民主、科学、法治。公推直选解决了“民主”问题,其他问题靠公推直选解决不了。因为你以为他可以,把他选上去了,但你怎么保证他好好干? 所以成都市做了第三件事情: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和机关。公推直选是自下而上的,这个是自上而下的。这件事上,成都市委的做法充分表现了新时期党领导工作的特点:不是像过去那样直接下命令,不是像过去那样事无巨细都去管,结果吃力不讨好,而是通过法治的手段,通过建立各种制度,靠制度去规范、监督各级政府和机关的行为。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和机关建设首先从市级部门开始。市里带头,形成了一系列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机制,然后逐步向区县、乡镇延伸,要求基层行政管理也必须是规范的,必须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一来,产生的效应是:一方面基层政权组织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另一方面,行政行为被严格规范、监督,而且定位是服务型的。 “成都方式”: 不但开了花,而且结出了果 记者:您讲了成都近年来做的三件大事,这三件事就是“成都方式”的基本内容吗?它们对构建和谐成都将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易中天:推进城乡一体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和机关建设,这三件事已经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从这个系统出发,成都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兼顾公平问题、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核心问题解决了以后,很多东西都可以围绕它来。这样就有力地推动着成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我把这三件事归纳为12个字:“突出重围、夯实基础、规范政府”,分别代表着科学、民主、法治。这就是我对“成都方式”的基本诠释。 记者:作为西部副省级的特大中心城市,成都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式有哪些方面值得总结? 易中天:“成都方式”有它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推进城乡一体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和机关建设有机融合、整体推进的实践,放之于一个省太大,不易操作;放之于一个县则太小,不能凸显其价值意义。而以成都这样一个副省级城市作为“试验田”,则恰倒好处。这是其一。 发达地区可能也存在城乡分割等问题,但不如西部这么明显;而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成都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经济又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比较成熟的物质条件。因此,总结“成都方式”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其二。 其三,在我看来,成都几乎就是中国的一个缩影。现代的与传统的,先进的与落后的,富裕的与贫困的,条件好的平原和条件差的山区,在这里都有。因此,“成都方式”在成都试验成功了,可以为很多地方提供借鉴,特别是这其中的一种精神和内涵是值得普遍借鉴的。 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实实在在、一点一滴、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做起来。我欣喜地看到,成都近年来一直立足本地实际,踏踏实实在做,走出了一条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 记得在去年春天,3月18日,我参加东方电视台和成都电视台在龙泉山上做的“花开中国”大型电视直播节目的时候,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灿烂的桃花,一派充满活力的美丽景象。那时,正是成都全面启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时候。时隔一年多,当我再来成都,看到了龙泉山的桃林的枝叶间挂满了红扑扑、水灵灵的水蜜桃…… 记者:易老师,您的意思是,去年您看到“成都方式”的“花开”,现在看到了初步的成果? 易中天:是的。这一年多来,成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和实践,不但开了花,而且结出了果。这个“果”的名字,我把它叫做“成都方式”。我希望更多地方更多人来分享它。 记者:谢谢易老师接受我们采访! 易中天:谢谢! (新华社记者从锋) 【人物背景】 易中天: 湖南长沙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是著名的人文学者、城市研究专家。著有《读城记》《品人录》等“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作品,以及《〈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