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择校之痛 政府之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5:31 光明网

  --安徽铜陵破解择校难题调查

  新华网合肥8月1日电(记者王正忠、代群、戴浩)每年七八月份,伴随着各个层次的招生,一场“择校大战”总是在各地如约而至。

  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公正,在“择校歪风”前变得苍白无力。百姓责问:“择校歪风
”是否真的无药可治?

  安徽省铜陵市用了10年时间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保障教育公平是政府的应尽之责;治理择校“恶疾”关键在于政府的毅力和决心。

  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

  和全国其他许多地区一样,“择校风”一度也在铜陵盛行,当地曾经流传一个故事:一位学生家长找到铜陵市某重点中学的校长,双膝跪下,恳求说:“只要我的孩子能上你这所学校,你要什么都行,就是让我从你的裤裆下爬过去,我也愿意。”

  2004年12月,教育部的一个调研组到安徽检查评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时,一个现象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在连续几次学生座谈会中,专家问小学生:“铜陵的哪所学校好,你想考哪所学校?”学生们的回答都是“这里的初中都差不多,想上个离家近点的”。

  学生如此回答,专家们有些不信,临时决定上街随机询问市民,没想到路人的回答仍然是“这里的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

  国家督学、此次教育部调研组成员成尚荣感慨地说,普通百姓愿意让子女初中就近入学,这说明铜陵市确实做到了教育均衡化、校校无差别,从根本上制止了中小学择校现象,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每年初中招生前,铜陵市公安部门都要配合教育部门对每所中学附近的学生进行户籍调查,为教育部门确定学校的招生量提供参考。近年来,公安部门提供的各学校周边学龄人口资料和学校实际招生情况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吻合。

  “择校风”慢慢消失了,群众的好评也多了起来。最近两年,铜陵市实现了教育乱收费零举报,在全市开展的行风、政风评议中,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得到明显提高,教育的良好形象得到了重塑。

  扶持弱校,推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推行教育均衡化理念,让各学校均衡发展,让每所学校都为百姓所接受。百姓无需择校,择校风便无存身之地。”铜陵市教育局局长金燕说。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从1994年起,铜陵市开始大刀阔斧地对普通中学进行改革。有65年历史的铜陵市一中被整体搬迁,由原来30个班级的完全中学,拆分整合成为有60个班规模的现代化高中,使全市高中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了近一倍。根据市区居住人口的变化,铜陵市先后撤并了10多所生源少、基础薄弱的学校,在市内人群密集区新建了5所中小学,改造和扩建了17所学校,满足了区域内每个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服务半径内就学的需要,为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扶持弱校。10年来,铜陵市坚持教育资金向弱校倾销的教育投入政策。据统计,近年来用于薄弱学校建设投入达1.5亿元,扩大弱校校园面积1150亩;新建教学楼、实验楼等4万多平方米。“好校长”并不到好学校任职,而是大多被派到弱校任职。1995年以来,铜陵市教育局先后向较为薄弱的学校选派了70多名干部,其中85%以上是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并公开招聘了部分薄弱学校的校长。与此同时,铜陵市还优先将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安排到薄弱学校任教,充实完善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

  优质高中入学指标平均分配到各初中。铜陵市每年有1万名初中生毕业,优质高中的招生数在2000名左右。从1997年开始,铜陵市每年将一定比例的优质高中入学指标,按照各初中的招生量平均分配。分配比例从40%逐年提高到现在的60%,明年有可能提高到70%。“指标平均分配意味着每所初中每年都有固定比例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优质高中,从根本上消除了家长的择校心理。”金燕说。

  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使铜陵市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消除歪风,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和毅力

  金燕说,消除择校风,各地都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到各具特色的方法,但关键是政府的决心和毅力。

  10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换过班子,但推行教育均衡、扶持弱校的思路没有改变,经过长期努力,择校歪风才慢慢消除。

  对于政府的决心和毅力,弱校的感受最为明显。铜陵五中校长何成龙说,五中位于铜陵的城郊接合部,以前是一所公认的弱校,不仅学校周边的学生不愿来报名,就是学校的教师也是挖空心思往外走。如果不是市里坚持多年进行扶持,五中早就垮了。现在学校新盖了教学楼,每年进入重点高中学生数相当稳定,每年的招生数也相对稳定,教师队伍的待遇和素质不断提高,家长和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都在稳步提高,学校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近年来学生报名结束后,学校都将学生的户籍资料和公安机关的户口信息进行比对,发现属于学校接收区域内的学生100%报名。这对于一所曾经连两个班都招不满的弱校来说,几乎是不敢想象的。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在群众的眼中,教育的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代表着社会的公正,全力维护教育公平,让每一位群众的子女平等地竞争、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这是地方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铜陵市委书记沈素(王旁加利)说。

  10年来,铜陵市领导没有给教育局塞过一张条子,教育局的班子成员也相互约定不批一张条子,并互相监督。金燕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每到招生季节,铜陵市每一位考生家长都能免费拿到一本厚达100多页的“招生指南”,每一所学校的招生数、教育局向每所学校下达的指标数、分数线一目了然,每位家长都可以依据这本手册,根据考生成绩,判断出自己的孩子能否进入某所学校就读。政府将招生信息向民众完全公开,将教育的公平置于社会的刚性监督之下,充分体现了政府维护教育公平的决心。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