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新经济:推进云南发展的第六“发动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20:36 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8月1日电 题:文化新经济:推进云南发展的第六“发动机”

  新华社记者伍皓、浦琼尤

  烟草、有色金属、动植物、旅游、水电,这是云南留给人们的固有印象。近年来,一种新生的经济力量——文化产业,开始在边陲云南的土地上悄然崛起。

  继烟草、矿业、旅游、生物资源开发和水电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之后,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推进云南发展的第六部“发动机”。

  让文化产业成为云南第六大支柱产业

  数字

  据云南省统计局测算,2003年云南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74亿元,增加值为100.6亿元,占全省GDP的4.01%。预计到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占国内生产总值6%,到“十一五”末,云南将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打造一批著名品牌,建成门类齐全、运转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云南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从而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

  镜头

  1997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

  2003年7月,云南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作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支柱产业的决策。省委书记白恩培强调:“要像当年抓烟草、抓旅游一样抓好文化产业!”

  从2003年起,云南设立15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州市也设立了相应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其中,昆明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达1亿元。

  在全国,云南省率先建立起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将文化产业正式纳入“绿色GDP”统计范畴。最近,国家统计局决定在全国推广云南的文化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声音

  丹增(云南省委副书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云南第一个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国际国内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大趋势,科学认识文化改革与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作用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云南省已经建立起五大支柱产业,再加上文化产业,云南经济就好比一辆高速奔驰的汽车,拥有了动力强大的“六缸发动机”。

  让文化企业成为推动云南发展的市场新主体

  数字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与海内外投资商共签订文化产业合作项目25项,实际到位资金总额13.19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2个。目前,全省正在实施的文化产业项目已达77个,投资总额累计达131.04亿元。

  镜头

  2004年,云南日报报业集团重组,目前拥有9报3刊1网站,形成了种类齐全、分工专业的报刊系列,建立了遍布全省的采访、发行网络,省内报刊期发行总量达50多万份。

  2004年底,云南广电网络公司组建,对全省131个分支机构全部实施企业化改造,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贯通、全省一张网的格局,总资产达到27亿元,计划融资40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就已融资13亿元。

  2005年初,原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所属全部企事业单位组建成为云南出版集团,总资产突破20亿元,年销售收入近30亿元。

  2003年以来,云南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法,集中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项目:投资5亿元重点打造鹤庆新华村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市场,投资16亿元建设中国禄丰恐龙城,投资5亿元整体开发腾冲和顺文化生态村。目前,云南全省已建成6个影视拍摄基地。今年,西班牙敏瀛集团还将投资20亿元兴建玉溪澄江影视旅游基地。

  一大批有较大影响的民营龙头文化企业纷纷涌现。昆明新知图书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图书批发销售企业;云南盛兴商贸集团进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丽江丽水金沙演艺公司推出的《丽水金沙》,至今累计演出1500多场,总收入将近1亿元;云南山林文化公司联手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打造的《云南映象》,成为宣传云南、营销云南的一张“名片”。

  声音

  丹增(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文化产业能够形成文化生产力,关键在于培植了数量足够多的文化企业。一靠整合资源资产,组建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加快产业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文化创新能力;二靠转变政府职能,积极采取放宽准入、平等待遇、营造环境、加强服务、强化监管等多种措施,全面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三靠增强文化产业吸引力,努力提供政策环境,以项目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载体和切入点,积极招商引资。现在,全省正逐渐形成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数字 2003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从丽江、大理、腾冲以及省图书馆、省杂技团、昆明市电影公司6个试点地区和单位开始起步;2005年试点范围扩大到8个州市和25个县。目前,云南文化产业已形成8大主导行业和滇中、滇西北、滇西南3大重点文化产业圈。 镜头 2003年以来,云南省先后组织10多个调研组,对全省16个州市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家底大盘查”。全省上下逐渐形成共识:云南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说是民族歌舞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堂、文化资源的富矿、影视创作的天堂,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短短两年时间,云南各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竞相开发,《云南映象》《丽水金沙》以及大理的《蝴蝶之梦》、西双版纳的《勐巴拉娜西》、文山的《七彩神韵》、昆明的《吉鑫宴舞》、迪庆的《香格里拉》等大型民族歌舞,先后推向市场,并逐渐在市场中形成知名文化品牌,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的喜人局面。 声音 丹增(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在获取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一个全新的发展观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之中:文化也是生产力。云南的GDP增幅多年来处于全国末位,但文化产业却一举进入全国前列,这给了人们一个启示: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完全可以率先实现突破。 杨福泉(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实际上是西部“文化新经济”趋势的一个缩影。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树立起“文化新资源”的新观念,文化资源的开发应优先于森林、矿产、水力等自然资源的开发。 范建华(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种天然的“胶合剂”;许多文化资源是可再生、可创造的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不仅不污染环境,不消耗资源,文化资源反而可以在每一次的开发中得以增值和创新。因此,“文化新经济”有望成为西部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