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爹匠”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00:41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我的家乡紧靠集镇,离镇政府不远,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每次政治运动都搞得如火如荼,像模像样。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十六条”刚刚下来,村上一个叫刘运民的人早已按捺不住了,像喝了高粱酒那样无比兴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此人念过几年书,多喝了点墨水,孬好算得上有文化的人,又当过几年兵,见过世面,能说会道,是历次政治运动中的骨干。但人长得不咋的,个子不高,矬胖子,短短的脖子上顶着一颗硕大的脑袋,一双八字脚,走起路来像只老母鸭歪三倒四的。要命的是,刘运民不懂得人情世故,不念记亲情,
只要“革命需要”,他什么话都能讲得出口,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手。开始时,他不可能了解文化大革命,但凭着多年的政治经验知道,运动就是革命,就是整人。他反复地琢磨着,文化大革命,就是有文化的人闹革命。在整个村子里,我不革命谁革命?我不造反谁造反?为了革命,他放下农活不干,天天往街上跑,注意和闹得比较凶的机关学校的造反派取得联系,学点从事文化大革命的本事。当然,革命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三年自然灾害”闹“五风”的时候,刘运民当过生产队的记工员,掌握老少爷们出勤多少、分配多少的权力。人一掌权,帽子就戴歪了,不知道天高地厚,忘记自己姓什么。不上品的记工员刘运民,动不动扣别人的工分;稍有不服,张口便骂,抬手便打,显得特横。当家家户户饿得揭不开锅的时候,他带领民兵挨家挨户掘地三尺地搜缴社员藏匿在水缸下面、床铺底下的一点点救命粮,他伤透了老少爷们的心。谁知没过多长时间,党和政府为了缓和干群关系,纠正左的错误,着手查处刘运民一类的“五风”干部。因此,刘运民挨过批判,作过检讨,最终把记工员的差事弄丢了。刘运民却从来不服这口气,振振有词道:有些事是上头叫干的,打社员的也不止我一个人,那是共产风刮的,怎么怨到我的头上来了?可是,英雄没有末路。没过几年,文革爆发了,生产队长成了走资派,靠边站了,刘运民不仅官复原职,还成了生产队的政治、生产一把抓的“一把手”。此时记工员,非彼时记工员,刘运民不仅要记工,还要造反,时不时地主持批判会,还要率领队伍招摇过市地革命大游行,更加显得威风八面了,走起路来都是一冲一冲的。这么说吧,如果哪一天刘运民不高兴了,把那双八字脚往地上一跺,整个村子都会抖动起来。俗话说:“有了贱年,必定会有贱天。”文革开始的那年夏天,天热得出奇,地旱得出奇。为了遮阳防暑,刘运民上街扯了几尺白布做了个披肩,经风吹动,披肩像老鹰的翅膀在刘运民身后飞舞着,活像后来电影中的大侠佐罗。

  一天早晨,大伙刚刚放下碗筷,妇女来不及洗锅,爷们来不及抽袋旱烟,刘运民又扯着破锣似的嗓门催大伙下田。那天的日头很毒,大地被照得白花花的,树叶和庄稼像丢了魂似地耷拉着脑袋,树梢一动也不动,好叫的知了不知躲在哪里大气不出,空气死一样地凝固起来。在田里劳作的社员,头上顶着烈日,脚下踩着一股股灼人的热气,双眼被带着盐分的汗水腌得睁不开,头皮晒得生疼,一个个像蒸笼里的馒头备受煎熬。面对如此恶劣的劳动环境,胆子大的妇女也学着男人的模样打起赤膊来。这种天气,别说劳动了,就是空着双手在田里愣站半天,一般人也受不了。到了歇晌的时间,刘运民不发话,大伙只能暂时忍着点,生怕他又犯打人的毛病。过了一袋烟的功夫,还不见刘运民发话,实在忍受不住的人要求到树荫下凉快一时,喘口气再干,有吃奶孩子的妇女要求回家送奶。但刘运民把脸拉得老长的,手中的锄头握得更紧,锄得更快了,死活不允许,并甩出一串话:干革命哪有不流血流汗的?革命不怕死,怕死就别革命。这还有什么好讲的,不革命就是反革命,谁敢说自己不革命?大家不好再说些什么。这时,刘运民年过花甲的父亲再也看不下去了,倚老卖老地指着儿子的鼻子说:“你这小子咋这么横?牛还有吃草吃料的时候呢!”经老爷子这么一吼,大伙跟着喊:“歇歇吧,歇歇吧。”刘运民先是一惊,但他马上又冷静地想道:歇与不歇是由你们说的?我不发话谁也歇不成。再说了,你们太不尊重我了,虽然上头没有明确我是生产队长,但实际上我是一把手,你们不喊我队长,也应该喊我“刘一把”吧。绝不允许如此自由涣散,不讲劳动纪律。为了抓好革命,促进生产,我要大义灭亲!想着想着便狠狠地瞪老爷子一眼,大声地骂道:“我打死你这个牛鬼蛇神!”接着口到、手到,老爷子的脸上被儿子干脆利索地抽了两个耳光。老人家怎么也没有想到亲生的儿子会打自己,在老少爷们面前丢尽尊严,气急败坏地冲着儿子问:“谁是牛鬼蛇神?牛鬼蛇神是什么?”寻死觅活地又哭又闹。刘运民把脸向上一昂,说:“你就是破坏农业生产的牛鬼蛇神,是中央‘十六条’讲的。”一听是中央讲的,老爷子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自认倒霉。心直口快的二婶子在一旁小声地说:“你爹要是牛鬼蛇神,你就是牛鬼蛇神的儿子。”真是打马骡子惊,大伙谁也不敢再提“歇歇吧”,一直干到日到中天,才收工回家。刘运民胜利了。面对一声不响的老少爷们,刘运民深信:斗则胜,不斗则败。从此他落个“打爹匠”的外号。政治运动就是那么邪乎,就在打了他爹不久,刘运民在一次批判会上带领大家呼口号,不知因为紧张,还是马虎大意,错把拥护的和打倒的弄颠倒了,当场被定为呼喊反动口号的现行反革命。骤然之间,刘运民从革命的积极分子,变成革命的对象,脖子上挂着块很大的牌子,巡回批斗。后来,实行包产到户,刘运民又当上村长。再后来因肆意加大农民负担,生活作风不好,刘运民在村民选举中落选了。

  作者:“打爹匠”的故事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