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会头":99.9%市调数据掺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06:04 新闻晨报

  在上海,目前有7000多人在从事职业会虫和会头的工作,严重影响到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就连一些大型市调公司,即使层层设置了森严壁垒和严格甄别会虫DNA的过滤程序,依然被会虫侵蚀,市场调查数据被一次次感染病毒。

  昨天,一个资深会头告诉晨报记者,上海每年至少有2万份市场调查报告出笼,其中99.9%掺有水分,因为每年发生在上海的大型市场调查活动有200至300个,该会头手下的上千
个会虫几乎参加了其中所有的会。

  会头与项目督导“即时沟通”

  记者跟踪调查数周,了解到一个化名张伟的“会虫”,不但扮演各种身份不停“开会”,参加各种市场调查,还为其他“会虫”提供各种假证件、假证明。王国华的假身份证、假驾驶执照、假房产证就是通过他买到的(昨天本报A8版已经报道)。

  记者试图通过接近他,了解更多“如何成为一个合格会虫”、“会虫怎样速成”等秘密,但是,狡猾的张伟只被记者在摄像镜头里捕捉到一次,就失去了踪影。由此,记者顺藤摸瓜调查假证件如何制造的希望,不得不告一段落。

  但是,在调查众多“会虫”之后,记者还是掌握了他们的手段。一个圆脸、矮胖、戴眼睛的“会虫”,总是把自己扮演成某企业的老总,其实他就是一个社区烟杂店的小老板。他最大的本事就是“化装”———这次戴黑框眼镜,下次绝对戴金丝眼镜,还轮换使用至少10个假发套。

  一个女“会虫”告诉记者,很多市场调查公司对“会虫”也非常忌讳,但无论怎样设置重重关卡,“会虫”还是有本事钻进调查过程,这也是市场调查公司面临的问题。自从“会虫”诞生以来,会虫、调查公司和企业之间的“斗法”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女“会虫”专门参加化妆品、洗衣粉等家庭用品的市场调查,这样形容她的“战场”:一家调查公司一来项目,她在2个小时之内就会知道调查对象、需要的身份、自己的生活习惯,然后开始做功课,并且思考出无数种说法来准备应对调查公司,无论那些调查公司怎么“过滤”,她从来就没有失手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会头”的嗅觉极其灵敏,暗地里跟调查公司的项目督导有着“即时沟通”,各种手段让调查公司无法抵抗。而且,“会虫”中居然还有一些调查公司的项目督导,轻闲的时候自愿“客串”成“虫”,来赚取这一场150元的调查费。

  不过,那个女“会虫”也担心地说,现在很多公司都在使用视频监视系统,因此开过一次会以后再去,如果被甄别出来就会被“踢”出会场,永世不得录用,所以她在想方设法破解这些新手段,比如“化装”,如此一来企业当然难免一再被欺骗,自己面对调查时的胡说八道也无法被揭穿。

  [调查公司]

  贪吃市场而故意为之

  生存在上海的调查公司,面对浩瀚的市场,几乎是应接不暇。

  记者通过参加几家调查公司的调查会议获悉,一些大的公司会把很多项目转包给小的公司,然后等小公司上报数据。但是,大规模的市场也难为了市场调查公司———他们贪心不足有项目就接手,却无法消化。在很多项目接手后,无法按照合同找到调查对象,如此不得已的情况下,调查公司也只好放纵甚至故意勾引“会虫”来吃上几口了。

  “另一个方面,是市场调查这个行业自身面临许多难题。比如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居民深居小区,安全和防范意识越来越强,而调查公司的调查人员要深入小区,就要面临很多困难;街头巷尾的‘面访’也容易引起反感,许多行人总是匆匆来、匆匆去。”一名调查公司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对于一些大企业的要求,比如要求接受调查的是公司企业的负责人,而我们绝大多数调查公司根本就没有能力找来这样的人。于是,许多调查公司为了给客户有个交代,为了拉住项目,不惜牺牲职业道德,能作弊就作弊,使用‘会虫’应付了事。当然,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我们邀请来开会的不全是‘会虫’,缺多少才拉多少‘会虫’。”

  不过,当记者询问“到底有多少会是能够控制的”,这名市场调查公司工作人员犹豫了一番,最终说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不到10%。”

  记者了解到,调查公司明知不能为而为之大量吞吃调查项目,除了贪心赚钱,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也是主要目的。每个调查公司都想在市场中占有最大的份额,通吃项目,甚至不惜为此造假。这样的做法,客观上为“会虫”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

  调查公司

  寻企业“内鬼”找默契

  一位市场调查公司的资深项目经理告诉记者,公关工作是联系调查项目不可缺少的手段。

  “一般来说,当有企业准备做市场调查时,由企业的市场部负责,再由市场部与调查公司联系。这个时候,调查公司就要做好市场部负责人的公关工作。这个公关,无非是回扣、娱乐、吃喝,在搞定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后,调查过程中出现的‘会虫’即使被识破,也不会当场被揭穿,反正是企业出钱的嘛。企业找我们市场调查公司,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来就是要花钱的。这时的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就成了‘内鬼’,把企业当‘冤大头’讨市场调查公司的欢心。”他说:“‘内鬼’明知调查数据有水分,但拿我们的手短、吃我们的嘴软,到哪里都是‘短’一截,最后也就随便我们怎么操作了。”

  记者了解到,如果企业属外资或者中外合资,而市场部负责人又是外籍人员,市场调查公司绝对不敢使用这个计谋。但是“山不转水转”,调查公司的公关矛头就会指向翻译。在“搞定”翻译后,告诉翻译能翻译什么、不能翻译什么,最后也会蒙混过关。于是,谎言就被市场部负责人带回企业,成为“真理”。

  “对于我们市场调查公司,最悲惨的是突然发现委托企业派来的是一个精通中文的老外,这个情况被称为‘意外事故’,我们只好自认倒霉了。”这个市场调查工作人员最后这样感慨。

  [律师观点]

  数据含水分企业可索赔

  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冬认为,如果企业能证实从市场调查公司得到的数据含有水分,有权通过《合同法》与《民法通则》索赔。

  他说:“客户与市场调查公司的法律关系源于其所签订的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在不违反禁止性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由合同进行安排和设定。如果调查公司仅仅只是部分不履行合同,提供的也是部分的虚假数据,那么客户可以基于其违约部分主张权利,要求市场调查公司承担失真部分的违约责任。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市场调查公司重新调查、采取补救措施或者降低服务费用、减少报酬以及赔偿失真部分的相应损失。”

  吴冬律师建议,在这种纠纷的诉讼中,企业应当举证市场调查公司的作假行为。可以通过被调查人员的身份是否真实、职业是否正当,样本的采集是否有普遍性等多方面进行查证;只要调查公司作假,总会存在各种蛛丝马迹,反映在各种调查文件上就会有矛盾之处。如果有一些正直的调查公司职员站出来指证公司虚假行为的话,也是一份很重要也极有力度的证据。

  针对有的“会虫”认为,市场调查公司的虚假数据未给企业造成损失,有的以这个虚假数据作出的发展决策还使企业得到了利益,因此就无权起诉。吴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调查公司也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但不是赔偿责任,因为其并未给客户造成损失,所以这种违约法律责任是比较轻微的。

  不过,吴冬也承认,《合同法》和《民法通则》对于客户或者消费者的保护是极其有限的,对于市场调查公司的行为约束远远不够,不足以有效遏制调查公司作假,也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由调查公司所引发的新型、多维的社会关系,由于牵涉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的良性运作等诸多问题,对于整个行业的行为规则亟待行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出台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强有力的规范予以规制。”

  作者:晨报记者许洱多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