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忠诚卫士 记西藏公安消防部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0:24 中国西藏新闻网 | |||||||||
这是一支肩负光荣使命的年轻队伍:虽然正式成立只有9年,部队官兵仅800多人,却肩负西藏自治区120余万平方公里防火灭火、抢险救援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 这是一支骁勇善战、专打硬仗的队伍:组建以来,部队累计出动车辆12312 台次、消防官兵67757人次,参加灭火救援3179起,参加各类公务执勤1558 起,抢救人员563人,为国家和人民挽回损失数十亿元;
这是一支功勋卓著的队伍:9年来,部队先后有5个单位被公安部表彰,3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3个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7名同志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光荣称号,20名同志荣立二等功,501名同志荣立三等功;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西藏自治区党委原常务副书记热地,盛赞这支部队是一支“提高消防水平,保障经济发展”的铁军。 “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真情奉献,服务社会”,是西藏消防官兵向西藏自治区各族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这支人民的消防部队,以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铸就了“恪尽泰山之责、善谋防范之策、敢打险恶之仗、诚办利民之事”的西藏消防部队精神,为建设平安西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赴汤蹈火”,“出生入死”,是消防部队的代名 词。 2004 年4月1日下午15时05分,一阵尖锐的报警声在拉萨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响起: “一辆液化气槽车发生倾覆,液化气严重泄漏,请求立即救援!” 险情就是命令!拉萨市消防支队立即启动了紧急救援预案。 15时07分,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消防官兵着装完毕,迅速跳上5辆消防车赶赴现场。 15时10分,特勤大队的消防官兵出现在事故现场。 事故现场弥漫着一股浓烈刺鼻的液化气气味。槽车电瓶液体溢出,电瓶正负极电路相碰,地上闪着火花。离现场几十米的地方,一座建筑正在进行电焊作业。爆炸,随时都可能发生。而此时事故现场的周围,已经挤满了几百名围观的群众。 事故发生在拉萨市当热西路。当时,一辆载满7吨液化气的槽车与一台挖掘机相撞,槽车当即发生倾覆,槽车底部阀门破损,液化气大量泄漏,并向周围扩散。经检测,现场空气中液化气浓度已经达到1.4%,而浓度一旦超过2%,爆炸将不可避免。 面对重大险情,现场指挥员镇定自若,他一边组织人员紧急疏散周围的群众,封锁道路,一边用喷雾水枪对罐体进行稀释,自己则带着两名战士,冒着危险,靠近槽车堵漏排险。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所有参战人员的心都已经提到了嗓子眼。经过25分钟的紧张战斗,15时40分,槽车电瓶被拆除,漏气的阀门被成功封堵。 17点20分,消防官兵用吊车将已经严重损坏的槽车吊运到平板车上,护送到拉萨西郊液化气储备库。 23点54分,槽车倒罐成功。在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的努力下,这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被成功“拆除”,一场可能震惊全国、全世界的爆炸事故避免了。 事后,在现场参加指挥的拉萨市委和市公安局的领导感慨地说,如果没有消防官兵,如果消防官兵晚来10分钟,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消防官兵们立了一大功!” 一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一次采访这些训练有素、屡建奇功的消防勇士时,当时紧张的救援情形依然令我们心有余悸。一个家用液化气瓶爆炸,可以波及方圆500米以内的建筑,而7吨的液化气一旦爆炸,其破坏力难以想象。“所有参战官兵那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排除险情,决不能让爆炸事故发生。”当时参与堵漏排险的消防战士安贤军说。危急时刻,我们的消防官兵首先想到的是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安全,而不是个人的安危。 正是这些置生死于外的消防勇士,使一次又一次的险情消弥于无形之中。他们,为建设平安西藏、构建和谐社会立下了汗马功劳! 平安,对于所有向往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人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然而,地震、火灾、洪灾、建筑坍塌等各种各样的自然或人为造成的灾难隐患和事故,却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辛苦十年富,火灾一朝贫”。人们不会忘记:1984年,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引发大火,大量的佛像、佛经、佛塔、珠宝及唐卡被烧毁;1991年,昌都强巴林寺发生特大火灾,烧毁建筑面积4926平方米,大量工艺美术品及珍藏品被毁;2003年,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境内的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道破裂,大量的汽油泄漏后,遇明火发生爆燃,1300多米的火龙沿排洪沟从堆龙德庆县嘎冲村中穿过,燃烧形成巨大的磨菇云高达数百米…… 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危急,哪里就有英勇的消防官兵!“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真情奉献,服务社会”,是西藏公安消防总队向西藏自治区270万各族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作为和平年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队伍,西藏公安消防部队的官兵没有一分一秒忘记过自己的责任。 这支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高原消防部队,从起步到发展只有短短的40多年时间。 1961年1月15日,西藏第一个消防民警队成立,标志着西藏现代消防事业的起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经历了“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光辉历程,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为了使消防事业迅速适应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经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1996年8月15日,以防火灭火、抢险救援为己任的西藏公安消防总队正式成立。在曲折中艰难发展的西藏消防事业,从此开始了翻天覆地的新的历史跨越。 随着西藏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火灾隐患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5年4月10日,拉萨市贡布塘路木材加工市场发生火灾。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肆虐的大火迅速蔓延开来,形成大面积的燃烧,一股浓浓的黑烟笼罩在事故现场上空,附近的单位和数百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到严重威胁。接到报警,拉萨市消防支队迅速调集了26辆消防车、1辆运兵车、3辆指挥车、180名消防官兵赶赴火场。针对火灾正处于大面积、多点猛烈燃烧的特点,火场指挥员决定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的灭火战术,分割包围、逐片消灭。扑救中,官兵们的手、脚被铁钉、木料划伤了,烟熏、火烤,呛得大家喘不过气来,十几支消防水枪喷出的水柱把官兵们浑身淋得透湿。在“水深火热”的考验面前,消防官兵没有一人退缩。经过近8个小时的鏖战,火魔退却了,而我们的消防勇士却累倒在地。 烈火丹心铸忠诚。消防官兵以他们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以“责任重于泰山”的强烈责任感,使火灾对西藏的经济建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造成的损失大幅度降低。总队正式成立9年来,是西藏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时期,火灾次数从1996年的95起上升到2004年的203起,而火灾损失却从823万元下降到487万元。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消防史上,不谛于一个奇迹。 抢险救援,是西藏消防部队的一项主要任务。2000年至2005年5月,西藏自治区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社会救助、公务执勤等接警行动2159 起、出动车辆5090台次、人员25828人次。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火灾扑救的数字。 2003年7月7日,山南地区泽当镇连降暴雨,引发山洪,地区农技推广站周围的居民住宅被洪水冲毁,20多名农技员和群众被困。救援现场,洪水水位不停地上涨,被困人员脚下的土地正一点一点地被洪水吞噬。危急关头,消防官兵奋不顾身地跃入齐腰深的洪水中,手拉着手,一步一步地向被困的群众靠近。每迈出一步,都要费尽全身的力气。湍急的洪水夹杂着尖锐的碎石,在消防官兵身上留下了道道伤痕。被洪水冲倒了,爬起来,又继续前进。在这道由消防官兵筑成的“血肉长城”身后,被困的群众一个不少地脱离了险境。 这样的事,消防官兵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是这样的令人惊心动魄。 有人说,消防官兵是与死神打交道的人,这话不假。每一次抢险救援,官兵们都要经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中,炼就的是一个个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烈火金刚”——— “在队一分钟,干好六十秒。”这是拉萨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赵新文的座右铭。入伍13年来,每天除了抢险救援,就是组织官兵们训练。妻子和女儿离大队驻地不到一公里,然而他每年在家和妻女在一起的时间不到10天。不是他不想家,而是他心里始终牢记着:责任重于泰山!13年来,他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并先后荣获“西藏自治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十佳消防指挥员”、西藏自治区第六届“十大优秀青年”候选人等荣誉称号; 洛泽登,一个从西藏八宿县公路养护段走进消防部队的康巴汉子,常年驻守在布达拉宫,除了担负极其繁重的中队训练、管理教育和布达拉宫消防安全工作之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打扫卫生,协助布达拉宫管理处检票,维持秩序,在布达拉宫各个殿堂、巷道巡查、执勤和帮助游人,确保了布达拉宫自消防官兵进驻以来21年间的消防安全,在群众中树立了消防官兵的光辉形象,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下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两次被总队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人民优秀警察”称号,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双拥模范先进个人”,被西藏自治区政法委评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 格桑罗布,这位平日里总显得几分腼腆的山南地区消防支队二级士官,地区“十大杰出青年”,入伍7年来,他先后荣立1次三等功,7次受到部队的嘉奖。2003年9月25日,一辆满载汽油的油罐车在泽当镇湖北大道失控颠覆,泄漏的汽油在烈日的暴晒下,随时都可能燃烧爆炸。格桑罗布主动向指挥员请缨,只身携带堵漏工具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冒着生命的危险,堵住了罐体的泄漏口,排除了险情; 闫涛,林芝消防支队一个普通的消防监督员,2001年9月刚分配至林芝消防支队工作,就提出“消防工作重在宣传教育”。在支队党委“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思路的指引下,他将消防工作带进了林芝地区第二小学,并协调各方组织成立了西藏西藏自治区首支少年消防队。在工作之余,他努力学习少年儿童心理学,不断探索少年儿童消防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孩子中有效开展宣传教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 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这支人民的消防部队,以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他们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恪尽泰山之责、善谋防范之策、敢打险恶之仗、诚办利民之事”的西藏消防部队精神,为建设平安西藏、构建和谐社会,促进西藏自治区“一加强、两促进”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清水淙淙精神长存”,“高山巍巍英名不朽”。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有多少消防勇士,为了高原的安宁和平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热血铸警魂,生命写忠诚”,是对他们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真实写照。 1995年1月15日,昌都县俄洛桥镇发生火灾,昌都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迅速调动消防官兵奔赴火场,在完成这次灭火任务中,战士孙权、李振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原林芝消防支队政委杨定佑,在藏工作20余年,身患多种高原疾病,转业回内地仅半年,就被低山反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从西藏大学毕业的达瓦,满怀豪情,投笔从戎,第二年就患了高原性肝硬化,病逝时年仅26岁; 原林芝消防支队后勤处处长、吉林总队援藏干部王喜贵,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长期带病坚持工作,2005年1月6日晚不幸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英年38岁…… 高原消防官兵的故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高原消防官兵的功绩,与日月同辉,彪炳史册。 一流的班子带出一流的队伍。在“团结,求实,创新、勤政、廉政”的总队党委的带动和领导下,高原的消防官兵以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理想,以为了祖国的安宁不惜献出一切的坚定信念,牢记神圣职责,不怕牺牲,艰苦创业,苦练本领,在部队的全面建设、战术训练、技术装备训练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是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使高原的消防官兵百折不挠,永 不言败? “当兵走上那曲/梦里常见慈祥的妈妈/耳畔回响狂风的怒号/眼里装满漫天风沙/为了祖国母亲的安宁/用青春浇灌生命的鲜花……”在这首高原消防战士创作的歌词中,我们听到的是挑战一切艰难险阻的铿锵誓言,是忠于祖国母亲的庄严承诺;我们看到的是消防官兵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理想,是为了祖国的安宁不惜献出一切的坚定信念。 2005年4月11日,拉萨市消防支队接到日喀则地区拉孜县跨地区救援的报警电话:一辆满载建筑材料的东风牌货车在行驶至距日喀则市90公里处时,由于弯大路险,不慎翻入雅鲁藏布江中,两名司乘人员下落不明。组建不到一年的拉萨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水上救援分队担当起救援重任。 救援现场,风沙弥漫,气温低到零下7摄氏度,江面上冰层最厚处达10公分。冰层下,江水湍急,冰冷刺骨,暗流漩涡一个接着一个,江底地形十分复杂,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潜水员王浩、彭康在破冰侦察完水下的情况后,开始按照平时的训练规程,身负重达100多斤的氧气瓶和铅块,潜入10余米深的江水中,用钢丝绳捆绑车体。 根据战时部署,王浩负责潜入江底,把钢丝绳穿过货车底部,彭康负责接应。捆绑车体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一股暗流涌来,把王浩卷入车底,死死地卡在汽车底部与江底石块之间。王浩几番努力,费尽全身的力气,依然无法动弹。决不能连累战友!情急之下,他顾不得多想,毅然拔出潜水刀,割断了身上的牵伴绳。此刻失去了牵伴绳保护的王浩,随时都有被卷入江心的可能。 在车顶接应的彭康,陡然发现身上的牵伴绳一松,顿时感到情况不妙:不好!王浩有危险!岸上,现场指挥员得知情况后,利用潜水通讯工具指示彭康:沉着!冷静!一定要把王浩救上来! 顺着车箱,彭康慢慢爬到车底,发现了被卡在底部的王浩。 在战友的帮助下,王浩摆脱了险境。再次下水,终于固定好钢丝绳。当货车被成功拖吊上岸时,在场围观的数百名群众和过往司乘人员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他们无一不为消防官兵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斗志所折服。 水上救援分队首次处置如此高难度的跨地区救援任务告捷,特勤大队对“4·11”跨地区水上救援的战评是:指挥员指挥正确,部署果断;潜水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而消防总队领导对此次救援的评价只有4个字:英勇善战。英勇,凝聚着消防官兵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爱,是对消防官兵誓死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坚定信念的高度概括;善战,则浸透了消防官兵的鲜血和汗水,是他们开拓创新和强大战斗力的集中体现。有了这4个字,我们的消防部队才能不辱使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强将手下无弱兵。西藏消防部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强大的战斗力,首先得益于有一个团结和谐、勤政廉政、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奋力进取的党委班子。“团结,求实,创新、勤政、廉政”,是西藏消防部队广大基层官兵对总队党委的评价。 总队政委琼色,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作为班长,他“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时刻想着消防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官兵的疾苦,全身心地抓好部队的建设。工作中,他严于律已、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作风民主,善于团结同志,做事果断周密。公安部消防局政委陈家强是这样评价琼色的:“琼色同志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民族干部,他政治坚定、业务熟悉、作风正派,具有很强的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 总队长吴志强,作风务实严谨,具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曾组织领导了2000年12月25日洛阳大火的扑救和重庆开县井喷事故的救援。进藏后,他深怀爱民之心、爱兵之情,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公安部消防局政委陈家强对吴志强同样有这样的评价:“志强总队长是从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一步一步走上了总队领导岗位,他勤奋钻研消防业务,谦虚谨慎,作风正派,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是一位专家型的领导。” 张凤河、扎西、李凤泉、曲登洛松、吕勇、蒋阳亮、顿珠扎西,这些从基层部队一步一个脚印摸爬滚打出来的党委班子成员,有的是高级工程师,有的是工程师,他们业务功底扎实,领导经验丰富,是西藏消防部队不可多得的“将才”。 从第一届班子开始,总队党委始终坚信这样一个理念:没有一流的班子,就不可能有一流的队伍。9年过去了,总队党委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而建设一流班子的目标丝毫没有褪色。 公开、公正、公平,乃人心所向、军心所向。部队的发展离不开它,军心的凝聚离不开它,战斗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它。 于是,总队党委决定,在提职、升学、入党、转士官这些热点问题上,实行公示制,“公开条件、标准、名额,让最符合条件的人受益”。 一次,一位干部手提礼品跑到一名党委委员家,要求提职时给予照顾。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不会是烧香走错了庙吧?”那位干部不甘心,一连又跑了好几家,结果却是处处“碰壁”。干部调配任职的命令公布后,群众满意的称职干部上去了,不满意不称职的干部下来了。看到公示结果,官兵们心服口服,训练中越发刻苦。 总队党委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每个党委委员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基层调研,掌握了解基层情况。 2003年3月,针对西藏日益严峻的火灾形势和部队执法为民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部队党委利用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消防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的有利契机,组织了八个调研组,分赴六地一市消防支队及该地所辖县、农牧区开展调研工作。大调研历时50余天,行程4.2万余公里,足迹遍布西藏自治区70余县,走访百姓百余户,形成调研报告40多万字,制订、修改和完善了总队规章制度11项,研究制定了《西藏自治区消防长远发展规划》、《西藏公安消防部队建设长远发展规划》。正是这份宏伟的蓝图,使西藏消防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又一次迈出了新的步伐。 思想政治思想工作是部队建设的一大法宝。西藏公安消防总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可谓“入木三分”。他们从不拿大帽子压人,用大道理批评人,而是从细微处入手,在潜移默化中见真章,摸索出了一整套运用“动机、情绪、情感、意志、目的、行为” 等心理分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2004年11月,拉萨突降大雪,温度下降了好几度。早晨一上班,总队党委几位委员不约而同地把话题集中在一个问题上:总队机关条件好,还这么冷,基层官兵会怎么样?不久,总队党委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15万元,解决了供暖不足的单位官兵的取暖问题。 拉萨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战士归桑久美,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思想上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错误认识。大队领导了解情况后,经常以同志和朋友的身份找他谈心,给他讲消防英模的事迹,并借大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时机,组织官兵开展“当兵为什么”、“我该做什么”的大讨论,逐渐改变了归桑久美“当兵没意思”的思想,他一改懒散拖拉的毛病,积极投身到部队全面建设中去,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并于2002年被保送入学,成长为一名消防干部。 春风化雨润无声,桩桩看似小事却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大事,如细雨般滋润人们的心田。思想上的包袱放下了,官兵们建设部队、提高战斗力的信心和劲头更足了。 作为一支年轻的部队,西藏消防部队的各项事业正处在迅速壮大的关键时期,部队的资金,绝大部分都用在了装备建设上,连部队基本建设的资金也都投了进去。资金严重不足,成了消防部队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消防建设绝不能滞后于西藏发展和稳定形势的需要!”为此,总队党委号召全体官兵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营区。官兵们自己动手,购水泥、砂石,自己动手打砖,自建附属设施,自己动手绿化。几年下来,部队节约资金2005.3万元。 对于消防官兵来说,时间就是战斗力。在火灾救援中,消防官兵提出:“5分钟奔赴火场”。围绕这个目标,总队党委提出“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立足于岗位、立足于现有装备,突出战术训练、战法研究、灭火指挥、体能技能和特勤业务、技术装备训练。练兵中,大队、中队干部骨干始终站在第一线,跑在最前面。挂钩梯、空中飞人、滑绳自救、空垂下降、气垫救人,这些高难度的高空训练项目,他们每天一练就是10多个小时;扑火队员每天要在40多度的酷热难耐的高温下呆上几个小时,而水上救援队员,每天负重60多公斤,潜入十几米深的水下,还要回答指挥员提出的各种问题;指挥员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要练到瞬间领会无误,为的是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做到应对自如,在启动紧急救援预案时能够做到快速反应。 装备建设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向科技要战斗力,部队装备和技术的每一个细小的改进,无不凝聚着消防官兵的智慧和聪明才智。经过多次实战检验,他们设计出一套适应高海拔地区作战的抢险救援服,新式救援服,重量由过去的3公斤减少到1公斤,头盔增加了排气孔和减压孔,防护能力不仅有增无减,队员的行动速度比过去提高了三分之一,抢险救援的能力也相应提高了许多。 梅花香自苦寒来。西藏消防事业的每一步发展,无不浸透着消防官兵的心血和汗水。 加班加点,对总队政治部干部处处长刘吉平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一样平常。2001年10月的一个深夜,他累倒在了办公室,经检查为胃出血。2004年6月,组织安排到重庆第三军医大治疗。手术后没几天,他就提前回到了工作岗位。不久,在复查中发现他胃部贲门在手术附近又长出了新的息肉,医生警告说可能是胃癌!他平淡说:“是祸躲不过。再怎么样,也要把工作干好。” 在他的心目中,党和人民的需要才是第一位的。政治部组宣处处长何开智,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患有多种高原病和严重的胃病,可他一直隐瞒着病情,直到胃部大出血晕倒在办公室,被抬进医院……组织上准备安排他到条件较好总队驻成都办事处工作,可他却说:“高原消防军人的岗位在西藏,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岗位跑到内地去享福呢?” 原总队农场场长土登,在总队党委的带领下兴建农场,开荒种地、修房屋、建鱼塘、栽果树。因劳累过度,几次在工地上口吐鲜血,几次晕倒不省人事。于2000年被公安部荣记二等功一次。 在西藏,像刘吉平、何开智、土登这样,为了西藏的消防事业,无私奉献、积劳成疾的消防官兵,又岂止是一两个人。为保一方平安,阿里、那曲的消防官兵们常年与风雪为伴,坚守高寒缺氧的环境里,指甲深陷,早生华发,头发脱落,但他们从不喊一声苦,叫一声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再苦再累也心甘。” 在西藏公安消防总队,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字,82%以上的干部和士官与爱人、孩子两地甚至三地分居,90%以上的干部和士官家属没有工作,91%以上的干部和士官家庭没有住房。 这,就是奋战在万里高原上的消防官兵!西藏消防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人民的支持。几年来,在公安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西藏消防部队筹措到的装备建设经费累计已经超过5000万元,配备了一大批精良的装备,为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部队灭火救援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西藏,消防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防火重于灭火,防患 胜于救灾。道理非常简单:西藏地广人稀,交通落后,消防警力十分有限,防火是预防火灾最有效的手段。 更为重要的是,西藏是文物大区,有文物古建筑1787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祖国的艺术宝库,既是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的重要景观,又是广大信教群众朝圣的殿堂。这些建筑大多是土木建筑,而当地僧俗信教群众又有供奉长明灯、手持酥油灯朝佛的宗教习俗,火灾隐患十分突出。政委琼色时常告诫官兵:“文物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珍贵文物毁于一炬,对于消防部门来说是失职,对于消防部队的领导来说就是犯罪!” “预防寺庙火灾最有效的方法在于发动群众,警民携手,打一场全民防火的持久战。”在全国消防部队建设“161”工程(一个根本:班子和队伍建设;六个着力点:基层建设,执法为民,大练兵,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社会化消防宣传;一个机制:竞争激励机制)和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工作全面启动之际,总队党委成员达成共识,果断地将“四进”拓展为“五进”,消防宣传“进寺庙”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被摆在了“五进”的首位。 在布达拉宫,在大昭寺,拉萨市消防支队的领导亲自带队,一住就是半年多。他们与僧人交朋友,帮助他们打扫寺庙的卫生,不厌其烦地向他们宣传寺庙防火的重大意义和消防知识。真情真意换真心,官兵们的真诚最终赢得了僧俗信教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古建筑保护范围内的招待所、搭建的临时建筑被定期拆除,长明灯的灯芯减少了,一些易燃的木制香炉被金属制品所替换,厨房也迁出了寺庙,古建筑的火灾隐患明显减少。 在消防官兵的帮助下,寺庙还成立了喇嘛义务消防队,建立了消防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消防安全管理员职责、防火安全检查制度、用电、用火安全管理制度,平时“小事有登记、大事详纪录、事事有来由”,真正把消防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微环节。与此同时,消防官兵还摸索出一条传统与现代防火技术相结合、以传统技术为主的符合西藏实际的文物古建筑防范新路子。此举在全国乃至世界古建筑消防史上都称得上一大创举,就连专程来西藏访问的美国和日本消防协会的客人对此也赞不绝口。 谈到消防宣传“五进”工作,消防总队总队长吴志强深有感触地说:“党和政府的关心,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消防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 2004年,西藏第一座宫殿山南的雍布拉康民管会利用旅游门票收入投资20多万元,把普龙水库的水引到了雍布拉康,解决了困扰了雍布拉康2000多年来消防用水问题。听消防官兵说土碱有利于寺庙防火灭火,民管会主任普布多吉还专程到拉萨买回来三袋土碱。普布多吉对我们说:“消防官兵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寺庙和僧人的安全。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支持的呢?” 同样的情形还出现在泽当镇昌珠居委会、林芝地区第二小学、西藏电信公司林芝分公司、八一镇公仲村等社区、学校、企业和农牧区。这里不仅成立了义务消防队,制定了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而且家家都配发了灭火器材,人人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林芝地区六年级二班学生杨莹,自从加入少年消防队后,就多了一项义务:向家长、邻居和小朋友们宣传消防法和消防常识。像杨莹这样的少年义务消防队员仅在林芝地区第二小学就有200多名。“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是消防宣传“进学校”的目标。目前,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正积极配合西藏消防总队实施消防知识进课堂工程,教材编写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计划明年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同步教学。 在加强消防宣传的同时,消防总队将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消防建审、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力度,据统计,仅2004年西藏自治区消防部队就检查单位18970余次,发现火灾隐患4970 余处,整改火灾隐患4100 余处。 消防总队政委琼色有一句口头禅:“发展是解决西藏消防工作所有问题的关键。”西藏公安消防总队成立的9年间,是西藏消防事业发展最快的9年。过去,西藏消防部队的消防器材十分短缺,而如今,他们消防器材装备已经达到与内地部分总队相当的水平。 这其中,离不开总队党委审时度势,谋划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离不开上级业务部门的亲切关怀,离不开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西藏自治区各族人民的倾力参与。 组建于2002年9月的拉萨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是西藏第一支消防尖刀部队。特勤大队成立不到3年,已成功组织“3.31”格—拉输油管道特大火灾、拉萨尼威歌舞厅大火、贡布塘路木材加工市场大火等各类大型火灾扑救行动50余起,先后参加“4·01”抢险、“4·11”跨地区水上救援等大型抢险救助30余起,参加社会救助1500余次,成为一支担负各类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和跨地区作战的快速反应部队。为了这支队伍的迅速成长,国家一次性投资3000万元,西藏自治区配套投资140万元,为特勤大队装备了曲臂登高车、直臂云梯车、大型防化消防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泡沫干粉车、大功率水罐车等16台特种车辆,装备的防护、侦检、洗消、救生、破拆等特种装备器材达到771件,其装备水平在全国消防特勤部队中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9年来,在公安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西藏消防部队筹措到的装备建设经费累计已经超过5000万元,购置了登高车、防化车、抢险救援车、泡沫干粉车、大功率水罐车和红外线热成像仪,可燃气体、有毒气体侦检仪,等离子切割器,堵漏工具等一大批先进的常规和特勤装备,这些精良的装备为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部队灭火救援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西藏消防部队的建设和消防工作,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杨传堂、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白景富、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杨传堂书记批示:“西藏自治区消防工作随着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加快,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望在加强基础设施、消防装备建设的基础上,提高训练水平、加强消防监督、做好消防宣传等工作。”白景富指出:“在西藏文物古建的安全防范中,应一个寺庙一个寺庙地落实防范火灾措施,西藏、青海尤其要作为重中之重。”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批转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西藏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2004年5月,时任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土登才旺还发表了题为《拒绝火灾,珍爱文物》的电视讲话,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做好消防工作。 对西藏自治区40个基层消防大队的建设,杨松同志十分重视,亲自审定建设方案,要求西藏消防部队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多次深入各地消防部队调研指导工作。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在大队营房建设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立项计划3年内投资建设。同时,在为消防大队配备消防监督业务车方面,从经费上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 200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还陆续为西藏消防部队解决经费2.3亿多元,建设了模拟训练中心、办公楼、集体宿舍,以及基层部队取暖、饮水、洗澡、训练设施等一批项目,建筑总面积达到8.5万平方米,彻底改善了西藏自治区消防官兵的工作生活和执勤训练条件。 消防官兵用生命和鲜血护卫着西藏的安全,西藏人民心中也时刻装着官兵们。在山南,我们曾听说这样一件事:2005年开春,分管消防工作的山南地区副专员伊振海来看望山南消防官兵们,刚巧遇到战士们刚灭火回来。看着全身湿透的官兵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发抖,伊振海当即决定为消防官兵们购置空调设备,进一步改善官兵们的工作生活条件。 兵心换民心,西藏消防部队之所以能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得到西藏各族人民的拥护,是因为他们是一支人民的消防队伍,无论何时何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是他们的最高利益。 2003年,73岁的扎西老大爷的家被一场大火夷为平地,正在昌都调研工作的总队政委琼色得知后,当即带着大米面粉前往探望,还掏出身上的钱给扎西老大爷,并再三叮嘱昌都支队的同志要照料好老大爷的生活; 2004年,日喀则江孜县孤儿多珍金榜题名却没钱上大学,总队领导又发动总队机关官兵捐款4万多元,资助多珍读大学期间的所有学杂费。开学那天,消防总队驻成都办事处主任卢加胜送多珍去学校报到。多珍拉着卢主任的手,流着泪告诉辅导员和寝室的同学说:“我虽然没有父母,但西藏消防官兵就是我的亲人!” 平时,谁家钥匙忘在了家里,打个电话给消防部队,官兵们会立即上门免费帮助…… 这样的故事,举不胜举。据不完全统计,2000 年至2005 年,全区消防部队先后出动警力23595人(次),机械设备3896台(次),为地方清运垃圾530余吨,修建助民房800余平方米,修建简易公路2700余米、灌溉渠2500米,捐款、捐物32万余元,为民办实事、好事600余件、植树造林8万余棵…… 消防数十年,弹指一挥间。发展中的西藏消防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几代高原消防人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把理想和追求融入了雪域高原这片热土上,把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献给了火热的消防事业。正因为一代又一代消防官兵的奉献和不懈努力,才使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历史画卷如此壮丽! 作者:廖嘉兴杨杰王杰 (来源:西藏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