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警毕晓石的平凡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1:34 金豹网

  2005年7月24日7时许,锦州城区大雨滂沱。从牡丹里到殡仪馆的公路两侧,500名公安民警胸佩白花、眼 含热泪、举手敬礼,目送着棂车缓缓而过;数百辆出租车悬挂黑纱,喇叭声刺破苍穹;3000多名群众自发地汇集到公路旁 ,肃然默立,泪流不止。泣血相送一名年仅32岁的交巡民警--毕晓石。

  作为一名普通的交巡民警,他没有侦破过悬疑迭宕的大案要案,却在百姓心里树起了
一个人民满意的光辉形象。

  1995年金菊怒放的时节,22岁的毕晓石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被录用为一名人民警察,梦想着自己能像电影、电 视中的英雄人物一样除暴安良,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上班的第一天,毕晓石被分配到交警支队法院岗,从此他每天挥舞手臂指挥交通。不久发现,交警没有刑警那种斗智 斗勇、屡克要案的睿智,没有防暴警那种电光石火的惊心动魄,有的只是枯燥、乏味的动作,栉风沐雨、披星戴月的辛劳。三 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毕晓石笃定扎根三尺岗台,奉献青春的理念。他反复研究指挥动作,注意将身体站位、指挥手势、甩 头眼神及哨声有机配合,赋予了那种规则的律动以诗意和乐感,加上他整洁的警服、庄重的仪表和一米八二的标准身材,经常 使行人驻足观看,成为人民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996年的夏季,身为岗长的毕晓石发现每到雨天总有行人被淋得东奔西跑,于是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300元 钱购买30把雨伞供行人使用。见贤思齐是人的本能。在他的感召下,队友们每人出资200元,先后购买了50把雨伞、三 个打气筒和一套自行车维修设备。每到休班时间,五名民警到“安全岛”轮流值日,为过往的行人免费修理自行车、摩托车。

  1997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毕晓石执勤时发现一辆“神牛”闯灯而过,当他欲行处罚时,老人声泪俱下,述说 身染沉疴供养莘莘学子的艰辛。望着老人布满沧桑的面庞,看着那流着浓血、瘦若柴棒的大腿,毕晓石心头一阵抽搐。第二天 ,他赶到站四小学,找到了老人的孩子,当场为家庭困难的8名学生资助学费1800元,购买生活用品1000余元。担任 岗长期间为13名学生捐款2.5万余元。

  1996年毕晓石被评为市“双学”活动先进个人;1997年被评为省级人民满意民警。面对荣誉,他不断学习和 总结工作经验,带领队友们一次次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2000年春,市内首次规定上海路三段为“神牛”禁行路段,一时间“神牛”师傅们反映强烈,对交警的工作不理 解、不支持、不配合,磨擦不断。2000年5月21日,毕晓石主动请缨,带领队友前去“清理路障"。他们将五辆违章“ 神牛"围堵于一隅,师傅们个个虎视眈眈、怒目相向,冲突一触即发。此时,毕晓石想:如果退缩,此路段将无法治理;粗暴 执法,必将造成严重后果。他灵机一动,将五位师傅请到一起讲解:限制“神牛”是整顿市容需要,你们下岗生活困难也是现 实情况,他态度严肃地对每人处罚30元,然后自己给每位师傅50元。众人感其诚,纷纷离去。自此,该路段再没有“神牛 ”闯入。

  他把真爱献给了群众,得到的是人民汇集成渊的感情。1995年至1998年荣获“青年文明号”称号;1995 年至2000年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个人。省市媒体多次报道他的先进事迹。

  面对持枪劫匪他总是挺身而出。犯罪分子:“这么虎的警察我们怕!”违章车辆将他撞成重伤,他未索赔偿。司机说 :“我欠警察一辈子人情债!"

  2001年3月6日午夜,正在家中休班的毕晓石突然听到枕边的手持机响,“一名持枪劫匪挟持一辆货车向朝阳方 向逃窜。”他一骨碌从床上弹起,驾驶摩托车直插锦朝公路。此时,被挟持的货车正好驶来,他一个“壁虎”贴墙的动作抓住 车门,与劫匪展开搏斗。当队友们赶到时,劫匪已被抓获。此战缴获子弹已经上堂的双筒猎枪一支,子弹25发,侦破相关案 件16起。毕晓石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2003年11月,市局进行警务机制改革,交、巡两警合一,网格警务增加了与犯罪分子的碰撞几率,犯罪分子纷 纷落入法网。2003年12月29日,在妇婴平台执行临时任务的毕晓石,发现一名骑摩托车的男青年从身边经过时神色慌 张、车速过快、牌照模糊不清,于是将其拦截后盘查,一举抓获王东抢劫、盗窃犯罪团伙成员四名,缴获摩托车13辆。

  毕晓石常与队友们说:身为警察,不仅要有上一线、打头阵的忠勇,而且要练就心细如发,见微知著的基本功。2004 年2月16日凌晨3时许,毕晓石在松坡路夜巡,一辆出租车相向而来,就在两车即将汇合时,出租车突然关闭大灯,鸣笛而 过。毕晓石深感蹊跷:夜深人静,宽阔的水泥路面用不着关灯;前方没有车辆,为什么鸣笛?想到此,他借路灯的微光,顺着 出租车的方向望去,影影绰绰见到车内有三个男人。职业的敏感使毕晓石心中犯疑。随即,他带队友尾追而去,将三名男子抓 获。经查,王铁山等三名犯罪嫌疑人将女司机劫后准备强奸杀人。从警以来,毕晓石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6名,破案180 起,纠正交通违章7800余起。

  对犯罪嫌疑人他剥茧抽丝、深挖细究,面对指向自己的侵害他常常是粗枝大叶、网开一面、与人方便。1999年7 月12日18时,正值下班高峰期,王力驾驶的出租车刹车失灵,闯过红灯直奔正在聚精会神地疏通车流的毕晓石后背冲去, 只听“嘭”的一声,毕晓石被撞出10余米,重重地摔在地上。经CT检查为脊椎骨骨折,重伤。

  案发后,王力夫妻将54平方米的房子卖掉。8月20日,当王力的妻子诚惶诚恐地赶到医院,把5万元钱递到毕晓 石面前时,被拒绝,王力妻子感动得连磕三个头,含泪而去。

  “身为人民警察,身体上的巨大透支,经济上的沉重负担,我们都能承受,但是对于我们人格、尊严和灵魂上的攻击 、诬辱让我们心绪难平",说到此处时,副大队长陆辉泪洒衣襟。

  2002年11月12日,毕晓石接到报警,一家大型酒店门前两辆“奥迪A6”相撞。毕晓石赶到现场时,双方撕 扯在一起,自觉吃亏一方指令办案民警殴打对方,遭到拒绝后,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办案民警大打出手。

  2003年3月,毕晓石与队友马前勘查现场时,肇事方的一只“贵族狗”钻到警车下面,女主人破口大骂警察不如 她的一只狗值钱。讲述此事时,队友们七嘴八舌,受到的委屈五花八门,不胜枚举。

  面对金钱和权力,毕晓石说:“钱是好东西,但只有共产党发的才能花;权是好使的,但只有为群众服务时才能用。 ”队友们说:“他做事,法总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人情。”

  2002年2月,毕晓石被调任炙手可热的事故中队任中队长。这个在某些人眼里可以“浑水摸鱼”的地方,他却一 只“虾”都不吃。  

  2002年5月,葫芦岛人王松酒后驾驶“125”摩托车在士英街将家住义县贫困山区的某学院在校生李颖撞成重 伤后逃逸。李家支付不起巨额医疗费,准备停诊出院。毕晓石与队友庞绪伦阻止李的父母后,开始侦办此案。两人根据现场留 下的蛛丝马迹和调查走访中获得的线索,在葫芦岛蹲守10天终将王松抓捕归案,王松支付李颖医药费3万元。事后,李的父 母将5000元钱送到毕晓石的家中,被婉言谢绝。

  俗话说,两山不能碰头,两人总能见面。2003年1月的一天,毕晓石与朋友到一家餐馆小酌,结账时发现店主正 是当年撞伤自己的王力,王拒收餐费,并一再叮咛,“这就是你的食堂。”毕晓石留下餐费,从此再无光顾此店。2005年 7月24日,在毕晓石的遗体告别大厅内摆放着一个巨型花篮,挽联上写着:献给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面对自己,毕晓石能够严格自律;面对弱势群体,他能扶危济困;面对亲情,他仍然能够秉公执法,交上一份合格的 答卷。

  2003年6月26日,毕晓石接手处理一起“本田”与“帕萨特”相撞的交通肇事案。“本田”负有100%的责 任,正当他要签发责任认定书时,妻子带着“连襟”赶到警队。原来“本田”车主是“连襟”的弟弟,车没有保险,如果裁定 全部责任,自己的车报废不说,还要为对方赔偿巨额损失。“连襟”要求将对方的责任提高10个百分点。遭到拒绝后,“连 襟”以为他无权做主,拿出2万元活动费。毕晓石面有愠怒:你看我收过谁的钱?

  毕晓石在事故中队一年半的时间里,处理各类案件568起,拒收当事人钱款4万余元,而自己至今还住在用贷款购 买的仅有45平方米的二手房。

  父亲住院他无暇照料。妻子生产,他在平台执勤。领导到家中慰问:9个月的小“轩宁”攥住队长的警号直喊:“爸 爸!”妻子说:“他是我一生的最爱!”

  2004年4月9日,正在执勤的毕晓石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父亲心脏病复发。毕晓石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人头 攒动的“长龙”,心急如焚。通知妻子?她大腹便便行动不便,情急之中他厚着脸皮接通了“连襟”的手机。午夜,他赶到医 院,“连襟”打量着他颧骨突出、面如土色的憔悴之相,考虑他凌晨2点平台接班,动了恻隐之心:“你为群众献爱心,我就 替你尽孝心吧。”从此以后,父母每遇险情,“连襟”成了专职护士。

  为了减轻亲友的负担,及时救助身患心脏病、心肌梗塞、眩晕症的父亲,毕晓石突发奇想,特制了一个塑料卡片,写 有自己和22个交巡平台的报警电话,将它别在胸前。并为父亲准备了五瓶“速效救心丸”。此法实行后,一年的时间里,老 人四次获得交巡平台的救助。

  2004年10月15日,是赵玲分娩的日子,毕晓石早早地起来,打点好物品,信誓旦旦地说:“今天我一定陪你 !”刚一出门,手持机骤然响起:“一名劫匪向桥东方向逃窜!”午餐时分,毕晓石的手机响起,一个新生命的“呱呱”之声 激荡耳鼓,他一阵雀跃。给儿子取名“毕轩宁”,意在车畅其流,人尽安宁。

  有了天伦之乐就增添了一分责任。面对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双方父母,妻子不忍增加老人的拖累,一人担当起赡养 老人,扶持幼子的重任。

  2005年6月25日,赵玲突然接到婆母电话:毕晓石的父亲心脏病突发。她一狠心用绳子将小“轩宁”绑在床上 。当她安排好老人火急火燎地赶回家时,小“轩宁”脖子上缠着绳子,身上打着  泥,脸色铁青,气若游丝。闻迅赶回 的毕晓石与妻子相拥而泣。

  为了安慰妻子,毕晓石许诺,打“两抢”战役过后,带妻子逛一次商店,照一张合家欢。赵玲急切地等待着那幸福时 刻的早日到来。

  有多少美丽的等待,就有多少残酷的伤害。

  2005年7月18日午夜,毕晓石蹑手蹑脚地起床,整理好警服,刚要走出房门时,返回身在桌上写下一行字,在 小“轩宁”的脸上轻轻地一吻,然后对妻子叮嘱着,等我回来。

  第一天毕晓石没有回来,他说:有堵截任务,等我;第二天,没有回来,他说:犯罪分子还没有抓到;第三天晚上, 他说:我已经把犯罪分子抓捕归案,整理好卷宗胜利凯旋!7月22日凌晨1时,他说:你看一下那张字条!

  凌晨1时20分,毕晓石因车祸牺牲。噩耗传来,赵玲手中的字条飘落在地:

  爱你,是我今生惟一的选择,

  惜你,是我今生无悔的决定!

  日前,锦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立军在毕晓石的先进事迹上批示:

  在追求与平庸之间,他选择了追求;

  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他选择了事业;

  在奉献与索取之间,他选择了奉献;

  毕晓石是4000名锦州公安人的灯塔、路标、楷模!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