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4:04 大众网-农村大众

  工作几个月来,曲文不时感到郁闷,甚至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出生在一个大款或官员家庭。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家庭背景不同,才导致他和一位同学的工作差距。

  来自苏北农村的曲文今年毕业于南京某大学新闻系,因为老师的介绍和自己实习时的出色表现,他留在了一家电视台新创办的频道做节目后期制作工作。在家里人看来,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曲文却不这么认为:“我只是一个打工的,没有合同,没有保险,即使
出差时出了车祸,台里也不会负责任。”

  但曲文的一位同班同学则幸运多了,两人同在一家电视台,后者享受的却是“台聘”待遇,曲文没有的他都有,比如各类保险、住房公积金、年终奖和过节费等等。“他即使不干活,也比我收入多。”曲文觉得自己就算拼命跑也追不上那位同学,“因为一起步,人家就把我甩出了老远。”

  曲文认为,出现这种差距并不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实力差别,而是家庭背景。“关键在于他父亲是某电视台的台长。”对此,曲文的另一位同学也表示认可:“能够被‘台聘’的,家里都有很硬的关系。”

  家庭背景越好,越容易找到好工作,这已成众多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在一次针对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越高,说明不同阶层子女受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也不均等。“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拥有的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其子女求学和就业服务的能力越强。”参与这次调查报告撰写的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文东茅认为,家长们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

  武汉理工大学99级机电学院的毕业生胡蕾,这位经常拿到专业奖学金的女孩通过了很多家国有大型企业的笔试,但往往在面试中被淘汰。

  在一次笔试中,自信的胡蕾告诉了同专业一位男生不少答案,但最终只有那位男生被录用。“后来我才知道,他的爸爸就是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胡蕾说,“有时候竞争到最后,其实大家的能力都差不多,但对于有关系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很多时候,这些人参加笔试就是走过场而已。”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一共取得来自7个省34所高校的15222份有效样本。

  文东茅副教授在分析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父亲职业为行政管理人员、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其子女工作的落实率和升学率均高于平均水平;而父亲职业为农民、个体工商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以及离退休、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子女工作落实率和升学率均低于平均水平。而行政管理人员子女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女高出约14个百分点。“父亲的社会阶层越高,毕业生的平均起薪额也越高,父亲为农民者比父亲为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少400元和300元。”

  而在岳昌君博士看来,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县一级体现很明显,在大城市所发挥的作用则很有限。他在调查中发现,学历层次越高,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就越弱,“但在专科层次上,有相当一批人在中等城市就业,家庭背景的影响就很显著。”

  尽管对于个体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家庭背景会明显影响就业,但岳昌君认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学识、能力受到重视,人情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在降低。

  (文中毕业生均为化名)

  (据《中国青年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