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断否定自我的经济学大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7:18 新民晚报

  从中国计划经济的缔造者到批判者,薛暮桥——不断否定自我的经济学大师

  几天前,经济学大师薛暮桥在洁白的病床上定格了6年的最后人生走到了尽头,而在他身边的人看来,薛暮桥一生“不断思索、不断追求、勇于否定自己的精神”并没有逝去。

  上个世纪40年代,薛暮桥运用货币理论取得了山东解放区对敌货币斗争的胜利;50年
代,薛老主持创立了新中国的统计体系;60年代,主持建立了我国的物价管理制度,并在“大跃进”后成功地对物价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稳定物价的目标;70年代末,提出准许待业青年自找就业门路,支持乡镇企业,鼓励长途贩运,推进了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80年代初,他深刻论述了我国必须实行商品经济,并系统地提出了财税、金融、价格、外贸以及国有企业等体制改革方案。

  “勇于修正错误的、过时的观点”,百岁荣获经济学奖

  2005年3月,101岁的薛暮桥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词是,薛暮桥从事经济研究的最大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坚持正确的观点,并勇于在实践中修正错误的、过时的观点。

  薛暮桥的女儿薛小和在父亲百岁生日时,撰文记录了曾任国家计委主要领导的薛暮桥“转轨”的过程。薛小和说,从1948年在西柏坡时,父亲就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开始筹备成立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直到“文革”被打倒,都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里辛勤地工作,为建立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呕心沥血。

  正因为如此,薛暮桥也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有着切身的体验,他曾有过二三次对计划体制非常委婉的批评,但都因形势所迫,一露头就收了回来。1976年“文革”结束后,薛暮桥开始一步步系统地深入批判计划经济体制,1980年后,更是亲身参加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工作中,任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顾问。

  1980年夏天,由国务院体改办起草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

  只有初中学历,却写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教材

  1979年年末,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一则消息说,中国有一本书,跑遍全北京都买不到,这就是薛暮桥所著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这本印刷5万册的书居然不到两个月就被一抢而空,不仅各个经济相关部门、公司在买,就连一些驻北京的使领馆都想买。这本书也被一些学者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教材”。

  书的作者薛暮桥虽然被称作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但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的经济学知识一方面是在年轻时候在3年的牢狱生活中从书本上自学来的,一方面是上世纪30年代追随陈翰笙先生做农村调查时从实际中摸索出来的。

  这本后来卖了1000万册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却是在牛棚里一遍遍思索成稿的。

  经济学家赶集,写文章总要亲自调研

  “3月4日下午,经济学家薛暮桥到北京北太平庄农副产品市场赶集。这位75岁高龄的老人,兴致勃勃地挤入人群,东瞧西看,问这问那。见到卖鲜鱼的,便问是怎么运进城里来的……”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媒体刊登过的文章《经济学家赶集》。这篇小小的特写浓缩了薛暮桥这一辈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写任何一篇文章之前都要亲自到现场调查。

  女儿薛小和说,“父亲对中国经济问题的了解,完全来自于实际工作和不断的调查。家里有很多经济学的书,但父亲很少读这些书,他阅读的东西一般都是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调查研究报告等从实际中来的文字。”

  1975年薛暮桥恢复工作后,分两次去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在对“文革”后的国民经济情况做了深入了解之后,才动笔完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86岁那年,他还不顾高龄,风尘仆仆地赶到老家无锡考察乡镇企业。

  薛暮桥在文章中这样剖析自己:“经济学家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既不可能产生于书斋里的冥思苦想,也不可能产生于忙忙碌碌而毫无思考的实际工作,而只能产生于扎实理论同艰苦实践之间的结合。”

  中国青年报(刘世昕 商伟)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