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保护浙江民间艺术任重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9:12 观察与思考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把“根”留住—保护绝境中的浙江民间艺术

  观察记者 傅宏波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大自 然也造就了旖旎的风光,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他们不仅是各国、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 财富,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少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岁月的侵蚀或遭到人为的破坏有的已经濒临灭绝的 危险,加强自然遗产的保护是人类的任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世界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保护世 界遗产是造福人类的千秋大业。”

  2005年5月,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四次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 工作启动三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下一步,要按照国办发[2005]18号文件的要求, 认真总结,加强宣传,认真实施,扎实有效地做好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05年6月,浙江率先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64个民族民间艺术项目被列入其中。

  2005年7月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拉开帷幕,中国(苏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周同 时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代表聚集苏州,共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大计。文化部部长孙家 正在开幕式上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孙家正说,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逐步重视。但是,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面临着四大严峻问题: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二是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加快,非 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依法保护;三是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四是保护机制急需完善。

  2005年7月9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保护成果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和西湖美术馆同时开展,共有126 8件工艺美术精品在展会上亮相。

  民族民间文化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它是我们的根,通过民族民间文化,对于我们走向明天,走向未来非常重要,加强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符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因此,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要有长远的考虑,重视 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

  一个关于浙江民间艺术的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的民间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创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浙江传统民间美术“三雕一塑” (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青田石雕、温州瓯塑)、舟山渔民画、嘉兴农民画和具有浙江特色的民间陶瓷、剪纸、刺绣、染织、 编织、灯彩等艺术,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民间表演艺术丰富多彩,大型风情歌舞《畲山风》等一批民间舞蹈、民间音乐 、民间器乐、民间戏曲、民间曲艺节目多次在全国性展示、比赛活动中获奖。浙江十分重视开展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活动, 浙江省文化厅先后命名了23个县(市、区)和乡镇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20个县(市、区)和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浙江省文化厅还命名了一批民间艺术家。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特色与内在张力带动了当地群众文化事业 的发展,促进了一方特色艺术产业的兴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令人担忧的是,还有很多优秀民间艺术直接面临生存危机,许多民间艺术正在逐渐走向消亡。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 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两会期间所说的“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

  据了解,在宁波一个市的415项民俗类民间文化资源中,已经消亡的就有60项。

  浙江省苍南县宜山镇八岱村农民薛勋郎,作为夹缬艺术的最后传人,继承着有1000多年历史的手艺,被日本人、 美国人和国内众多专家当作宝贝,但如今却因夹缬没有市场,在赔了20多万元后,不得不把作坊熄火。

  松阳高腔、乐清细纹刻纸,诸暨西路乱弹……均已处于濒危状态,能够驾驭它们的民间艺人已非常稀少。大凉伞就是 一位80岁的磐安老人通过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创作而成的,目前无一传人。

  除了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有些优秀的民间艺术也离我们而去,湖州德清县前溪(村)歌舞就是典型例子。前溪歌舞 曲调婉约、柔畅,好群舞,在历史上盛极一时,有“江南声伎皆出于此”一说。唐代大诗人王维就被其舞风曲调所深深折服, 著诗赞曰:“双舞前溪歌白 ,曲几书留小史家”。但目前已看不到这种表演了。

  据历史记载,南宋至晚清,杭州城内民间艺术表演非常兴旺,在今天的孩儿巷、竹竿巷一带,以往经常能看见竹竿舞 、舞龙、傀儡戏等比邻竞技的场景。但现已绝迹。

  新昌调腔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声腔之一,目前能演调腔戏的人大都已是垂暮之年。由新昌老人潘兆明牵头,请回9 2岁的鼓师王意凯、78岁的小旦娄相堂和82岁的花脸杨荣繁,在三位师傅的指导下,排演了几近失传的调腔《北西厢》。 不久,其中的两位老人相继辞世……

  在杭州人的印象里,以前的天工艺苑曾经是杭州工艺美术家的聚集之地,很多民间艺人在那里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艺 术作品。自从天工艺苑消失之后,艺人们也随之真正地“散落”民间。

  吴山花鸟城三楼有一位擅长刺绣的艺人赵仁花,这位租借了一小间门面聊以生计的手艺人,曾经是杭州工艺美术家协 会的会员。“那时和一拨同行在一起,现在大家四处打游击”。像赵仁花这样的艺人并不鲜见,据说杭州工艺美术大师王文英 ,目前的工作室仅限于家里的一个阳台。

  浙江省民艺办主任郭艺在采访中透露,黄杨木雕的发源地温州乐清,早在20世纪,就有著名艺人朱子常的《捉迷藏 》等优秀作品,在南洋劝业会和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乐清曾有木雕作坊几百家,目前仅有9家。每次去乐清, 总会有一些年轻的民间艺人对我说:郭老师,我改行了,去开餐馆、美容店了。”年轻人都想过好日子,但传统手艺却不能让 他们奔上小康。

  计划经济时代,有很多国家组织的民间艺人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可现在,哪个博览会或者工 艺美术展不讲究经济效益?多数民间艺人出不起这笔参赛费只好作罢。

  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中逝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带走的是中国民间艺术的断层。而年轻人又很少能加入到民 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当中。无论是浙江,还是杭州,抢救民族民间艺术迫在眉睫。

  一个关于现状原因的探究

  大量民间艺术遭遇困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跟城市改造、乡村城市化密切相关。”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露生在接受记者采 访时指出,“民间艺术的‘根’在民间,在农村。城乡一体化直接导致了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迅速瓦解。而错位的乡 村旅游开发更是抹杀民间艺术的一把‘利剑’。另外,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物质文化,轻非物质文化’的社会风气也是造成大 量优秀民间艺术消失的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青年一代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逐渐失去兴趣,不愿学习继承。而一些掌握传 统技艺的人年事渐高,有的已经去世,使一些传统技艺或民间艺术形式濒临失传甚至灭绝的危险。另一方面,现代文化和外来 文化影响了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的环境,传统文化面临被吞噬的危险—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渐渐消亡;一些传统工艺由于生产 方式、生产规模、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生产规模缩小,市场萎缩,处境艰难;一些艺人出于商业 目的,迎合当代人的需求,任意改变民间艺术的内涵,使其产品失去原有的文化性与独特的风格;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变化,有的民间艺术不再被人欣赏,有的传统习俗在慢慢消失。

  滥用、歪曲民间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人擅自到民间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料,甚至以盈利为目的使用民族民 间文化,收到经济效益,取得研究成果,却不给产生这一作品的群落任何回报。也有些人在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改编加工时, 歪曲、损害民族民间文化的原意。

  民间文化遗产的记录、整理、保存、传承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必须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和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 ,这就需要充足的经费作为保障。由于经费不足,保管民间文化资料的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有关部门的整理、研究和抢救工 作难以开展—大量民族民间文化实物和资料散落于民间,得不到收集;一些濒临湮灭的文化遗产没有抢救到手;一些记录、整 理完成的反映民族民间文化的作品不能出版;已经搜集、整理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资料有许多已经老化、发霉、粘连、消磁、 被蛀虫腐蚀,面临着被摧毁、流失的危险,有的甚至又重新散落回民间;从业人员待遇过低,使许多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和表演 的人才流失,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弘扬难以延续。

  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许多外国人借商贸、旅游、学术交流之机进入我国民族地区,大量采集、收购、无偿记录 和使用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形成了一股变相文化掠夺的浪潮,造成了文化资源的大量流失。十几年前,在桐乡,一位 日本老太太用彩电把散落在农民家里的制作蓝印花布的古老工具换走,老太太回国后,请专家设计了很多图案和产品,蓝印花 布从此成为时尚。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再想挖掘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时,已经很难找到古老的制作工具和这方面的艺人, 最后还得请这位日本老太太来指点,实在是令人汗颜。

  一个关于民间艺术出路的问题

  民间艺术是一种最能反应一个民族和地方文化特征的非物质遗产。许多民间艺术靠的是人的感悟和技能,只能手把手 地传承,失去了传人也就失去了艺术。浙江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孕育了大量的优秀民间艺术,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 的到来,人们的物质消费方式和生活观念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巧夺天工的工艺,许多动人的舞蹈和音乐,都因为没有 传人而濒临灭绝。

  保护绝境中的浙江民间艺术刻不容缓。这一点,浙江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作为全国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第一批综合性试点省份的浙江,对民间文艺进行了“地毯式”普查,从2002年到 2005年,浙江省政府共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

  “地毯式”普查深入到每一个乡镇,每一条街道,要求不漏艺人,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以文字、摄影、 摄像三位一体进行普查。

  截至到今年6月,普查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据统计,浙江的民间艺术不少于6万项,需要保护的民族民间艺术近20 0个,首批列为正式保护项目的共64个。

  新发现的民间艺术也有不少。以浙中金华磐安县为例,此次普查共收集、发现民间艺术600多项,其中新发现的达 500项,如舞蹈乌龟端茶、手工艺大凉伞等都是在此次普查中被新发现的。 “大规模普查已发掘大量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 ,这与官方的财力支持密不可分。”吴露生说,从2006年起,浙江省对民间艺术的资金扶持力度还会加强。

  去年在浙江召开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各地民间艺人精彩纷呈的技艺让人重新认识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各种特色 的民间技艺已成为当地的“金名片”。吴露生认为,芭蕾等艺术离大部分人的生活太遥远,能给他们带来真正快乐的还是这些 “土文化”。保护工作最重要的是普查工作,只有把“家底”摸透了才能有针对性地去保护。

  把普查结果以民族民间艺术名录库形式进行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民族民间艺术数据库,明确各项量化指标。 以普查各项数据为依据,对濒危艺术先采取强制措施甚至非常措施进行倾斜性保护,形成一定的社会根基之后,再改用一般激 励机制;对需要保密的艺术形式,实行封闭式保护,维护创作主体的合法权益;对亲和力较低的艺术形式,采取精英化策略, 不求雅俗共赏,但求一技惊人;对各项艺术进行市场评估,以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充分发掘市场潜力,不断开拓艺术品的国内 外市场;用现代科技来包装传统艺术,用现代媒体技术来宣传和推广传统艺术,提高艺术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不断 推陈出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组合和改造,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以迎合大众的需求。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说:“民族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保护,将为文艺精品的涌现提供肥沃的土壤。以演展促保护, 以保护促开发,才能实现传承与弘扬的双赢。”这种保护不是单纯地把这些民间文化宝贝当作“活化石”锁在深闺,而应在老 艺人的指导下修改加工,让这些古老的东西在文化大省建设中发出新的光彩。

  此外,民族民间艺术保护立法工作急需跟上,民族民间艺术保护的立法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制定一部专门的《民族 民间艺术保护法》之外,还需要《著作权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的补充规定。因此,制定《民族民间艺术保护 法》时,必须注意与相关法律的衔接,最终形成完备、严谨、实用的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法律体系。目前,浙江省文化部门正在 加紧对相关市县实施保护工程的人员进行培训。

  除了保护,也应该考虑到民间艺术的发展问题。吴露生告诉记者,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首先是改善艺人的工作环境和 工作条件,培养民间艺术的传人,让民间艺术后继有人;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保存,因而要尽快用录像、录音、文字、照 片等手段,把民间艺术的资料留存下来。

  有关文化部门应该帮助民间艺术完善作坊,寻找其需要的稀有原材料,更重要的是把当代艺术吸收进来,让传统的民 间艺术符合当代审美观念,使民间艺术获得新的突破。

  有关专家指出,要改变在博物馆陈列的抢救方式。“活鱼是要在水中看的!”把民间艺术置于档案资料库或者博物馆 中,成为死标本,这不是保护,更谈不上科学。要科学地观察、忠实地记录和实证地分析研究后,让民间艺术在民间传承发展 。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那就有必要让民间艺术走向大众,让大众了解它。艺术要让人认识、了解,才能激发抢救和继 承的历史感和责任感,让社会对传承者有认同感、自豪感。云南之所以近几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旅游,除了迷人的热 带风景外,最主要的是云南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极具吸引力。纷至沓来的游客使云南的民间艺术走 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全国全世界都了解了彩云之南的民间风情和艺术。同时,也使云南的民间艺术凭借自身的魅力产生了经 济效益,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要让民间艺术继承创新,在急速变迁的社会经济文化中求得立足之地。可以通过政府的主导和扶持,民间经济的介入 ,运用与旅游、文化、体育等相结合的方式,使我国的民间艺术走向大众,让大众了解它、拯救它,并逐步使民间艺术在市场 中靠自身的生命和魅力生存发展。

  任何艺术都是离不开大众的,失去了民众,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逐渐消亡。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