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抗战老兵宋述分:曾被鬼子子弹打穿胸膛(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01:05 南方都市报

  战斗在河间

  “过了好几个村子,鬼子一直在后边追。鬼子的炮弹总是打在你的前边,鬼子的骑兵端着机枪边追边向我们扫射”

  此后,宋述分所在的部队开始深入河间县。河间县是敌占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拔掉
日伪的据点。除了紧急需要,仍然选择在晚上行军。

  在一次鬼子偷袭之后,连队在附近打了几天游击,他们把公路边的电线杆都给拔了,以破坏敌人的通讯,抽时机还去攻击几个据点。宋述分说,他们的行动使敌人误认为有共产党的大部队在,就从天津派部队开着汽车来围剿。

  一天晚上,营队驻扎在一个村子里,刚刚做好面疙瘩汤准备吃饭,枪声就响了。敌人的炮火很猛烈,在抵抗不住的前提下,各连开始突围。

  宋述分说,“这次敌人来了很多,我们过了好几个村子,鬼子一直在后边追。鬼子的炮弹总是打在你的前边,鬼子的骑兵端着机枪边追边向我们扫射。我们边还击边跑,一气跑了40里路。没有路,战士们在地里跑,那地是种黑豆的地,黑豆割完了留下的茬子不太高,把战士们的鞋子和脚都扎破了。”

  部队已经跑乱了,有的连整个都被打散了,大家一溜烟地往南跑。跑到一个村子里,鬼子已经在村南的公路上布好阵来阻击了,在突围的过程中,宋述分眼看着很多战友被机枪打倒。

  宋述分和7连连长林志祥及一些战士会合在一起冲出村子。向西跑了一会,发现前面有个据点,炮楼很高。“这怎么办?大家一看,往北、往南都走不了,都是鬼子,再不能回头了,只有往前走,死活得攻下炮楼。”战士们抱着拼死的决心向前冲,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具有喜剧色彩,宋述分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们端着机关枪上了刺刀朝着炮楼冲。炮楼里的鬼子和汉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见到这么多人,以为我们端他们的炮楼来了,弃楼就跑了。”

  战士们开始欢呼。不过饿着肚子跑了四十多里路,他们实在太累了。在布置完岗哨之后,战士们就躺在地上休息了几十分钟。奇怪的是鬼子并没有追过来。

  百团大战在12月5日结束。23团为此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团长公布了二十多个受到嘉奖的战士的名单,其中就有宋述分。他得到的奖品是一套白布的内衣裤和一把铅笔。这次获奖让15岁的他异常兴奋,不只是因为荣誉,还因为物质奖励:“在那艰苦时期能得到一套内衣裤,对我来说实在太珍贵了,我长到15岁还没穿过内衣裤呢!回到班里,我把铅笔分给战士每人一支,在那时能有一支铅笔,用现在的话说是‘时髦’,对战士们来讲是很奢侈的东西了。我们都是用树枝在沙盘上学习写字,根本没有铅笔用。”

  地道战打鬼子

  地道形成了一个网络,把整个村子都连在一起。暗堡上面有枪眼和瞭望孔,鬼子来了,就可以躲在暗堡里射击

  1941年底,宋述分犯了眼病,两眼肿得看不到东西,根本无法行军打仗。在和地方取得联系后,部队安排他回去养病。

  1942年2月,地下党组织调他去给高阳二区区长刘庆余当警卫员。这一年,冀中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敌人的扫荡频繁而残酷。有一天,刘庆余将宋述分派出去执行任务,他自己则在家里南屋的一个地洞里召集了七八个人开会,结果被鬼子包围。刘庆余在被押到县城后自杀了。

  这之后,宋述分被组织安排组建民兵队伍。在抓紧锄奸活动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改造地洞,把地洞挖深,再向两边挖,变为地道。地道里面有可以容纳三五人的会议室。随着经验的累积,地道挖得越来越精湛了,连防毒、防水、防烟的功能都有了,地道口也修在炕上、灶坑里等非常隐秘的处所。

  地道修得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网络,把整个村子都连在一起。敌人来了之后,大家就钻进去,鬼子根本找不到。担任游击队长的宋述分则带领日渐壮大的民兵队伍,利用地道打鬼子。

  他们在村口或十字路口挖暗堡,上面有枪眼和瞭望孔,鬼子来了,就可以躲在暗堡里射击。路口房屋上也设有堡垒,村边还埋有拉弦式或电池引爆式的地雷。他们的优势在于敌明我暗,能打则打,打不过就钻进地道里。

  到了1942年底,整个斗争形势有了转变,日伪军的士气开始低落,也很少进村扫荡了。而地方武装力量得到迅猛发展,民兵的素质和装备也有了很大提高。宋述分开始带着民兵主动出击,有时他们会派人引诱敌人进入事先设计好的圈套,然后将其消灭。

  1944年,宋述分带领五六个民兵,从一个地道口钻出来,看见一百多伪军在院子里的一口水井边,几个村妇正在给他们打水喝。因为怕伤着村妇,他们没敢扔手榴弹,就在地道口向空中鸣枪。伪军不晓得是哪里枪响,呈鸟兽散。宋述分带着民兵出了地道猛追,好几个伪军被他们放枪击倒。

  谈起这段光辉往事,宋述分还觉得有些遗憾,“如果当时那几个村妇不在旁边,我们多扔几个手榴弹过去,不知要炸死多少敌人。”

  三次死里逃生

  鬼子的飞机向人群俯冲,机关炮也开始对着他们扫射。马受惊后快跑,将他从自行车上摔下来……

  在抗战过程中,宋述分三次负伤。

  第一次是在1938年10月,日伪军集中了2.6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围攻。宋述分当时在人民自卫军任勤务兵,部队的主力都去打仗了,他和几个勤杂人员开始随同当地百姓转移。

  宋述分负责转移一匹马和一辆自行车。当地百姓在交通壕里跑,他在上面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牵着马跑,后来嫌慢,他就把马栓在自行车后,自己骑在自行车上走。在路上,有鬼子的飞机向人群俯冲,机关炮也开始对着他们扫射。马受惊后快跑,将他从自行车上摔下来。

  “当时就把我左胳膊摔折了,胳膊连着筋抻出来半尺长。”宋述分攥着胳膊,大家用担架把他抬到邻县的团卫生队,进行治疗。过了十几天,胳膊不再肿痛,可是他发现胳膊被接错位了,左手可以拿枪,但不灵活。

  到了1940年5月,在武强县截击抢粮的鬼子时,出现本报道开头的一幕,他被鬼子击中,导致左右侧下胸部贯通伤,右侧第八后肋骨骨折且部分缺损。经过附近村庄一位老奶奶的悉心照料,奇迹般生还。伤口的疼痛伴随了他一生,有时他会胸闷气短,无缘无故昏厥。晚年检查时发现,胸膜已有病变。

  时间未过半年,在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在一个叫小榆林的地方破坏敌人据点附近的公路,宋述分则带领一个班在鬼子据点附近埋伏,如果鬼子出来,他们就在那里伏击。结果,鬼子发现了他们,用掷弹筒对准他们发射。其中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的墙头上爆炸了,他的双耳被震得嗡嗡直响,左耳尤其严重,至今听不清声音。

  在采访宋述分的过程中,他常常将手支在耳边,俯向记者大声问:“你说什么?”这是他抗日留下的后遗症。回想起战场上只在呼吸间的生死,他庆幸自己能够活到今天。(采写:本报特派记者韩福东)

  宋述分

  1925年10月 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南蒲口后柳滩村

  1938年-1942年 参军,在冀中军区23团先后任勤务员、号兵、战士、班长等职。后任冀中九分区高阳二区刘庆余区长的警卫员

  1942年-1945年 游击队员

  1945年5月 冀中九分区高阳二区武警干事

  1949年-“文革”前 任吉林省图书馆副馆长、省文化局电影科副科长等职

  1975年 吉林省延边市图书馆馆长

  1976年 吉林省文化物资供应公司经理

  1985年 离休

    百团大战

  1940年夏,八路军在抗战形势空前困难的情况下,在华北敌后针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最初这个战役叫做“正太路破击战役”,因为共有100余个团的兵力参加战役,所以又称“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20时,遵照八路军总部的电令,所有参战部队开始统一行动。“百团大战”由此拉开序幕。

  战斗共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8月20日始,至9月10日终,共延续20多天。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破坏和截断以正太路为主的华北敌人交通线。聂荣臻指挥晋察冀军区40团的兵力、刘伯承和邓小平指挥129师等部队共46个团兵力、贺龙和关向应指挥120师等部队共22个团兵力,将正太路和周围的交通干线截断,并攻克近百个鬼子据点。第一阶段的任务,按预定计划全部完成。

  第二个阶段自9月20日始,至10月上旬终,在第一阶段战果的基础上,继续破袭敌人的交通线,并消灭敌人深入我军基本根据地内的某些据点。这一阶段的战役给敌人沉重打击,但由于敌人已经有了较充分的准备,预定目标没有全部完成。

  从10月6日开始,日军开始纠集大批兵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协助下,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百团大战由此进入第三阶段:反击日军扫荡。至12月5日,百团大战结束。

  据朱德和彭德怀通过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向国民政府最高当局呈报的文件:百团大战期间共进行了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共20636名、伪军5153名,攻占据点293个,毁敌人铁路948里、公路3004里。我军阵亡官兵5890名,伤官兵11700名,中毒官兵21182名,失去联络士兵307人。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发动的最大规模的对日军的攻击战,日军华北司令部称此次战役为“挖心战”。百团大战后,鬼子加强对华北根据地的进攻,八路军的抗日斗争进入更加艰苦的阶段。

[上一页] [1] [2]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