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既会俄语又懂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频现断档征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07:45 黑龙江日报

  中俄合作谈判,中方翻译大都年过半百

  前不久,哈尔滨召开了一次中俄人才智力合作论坛。与会人员惊讶地发现,为俄方电力、能源等专家担任口头翻译的中方人员年龄均在半百之上。年轻人何在?作为对俄合作龙头,哈尔滨对俄复合型人才的建设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

  省社科院东北亚所所长宋魁认为,就中俄合作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那些既精通俄语又懂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可简单概括为“俄语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属于在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中的适用性、应用型人才。”

  宋魁认为,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战略需要具体的内容来支撑,这就需要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哈尔滨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如果没有复合型人才,则二者的战略关系容易悬空,从而也不利于哈尔滨的发展。”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各种经贸、科技、文化交流都急需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另一方面,哈尔滨市力图确立对俄进出口贸易中心城市地位,建成全国对俄科技合作重要基地,建成全国对俄人才交流合作重要基地和窗口,这都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近年来,哈尔滨市建立起一套对俄合作服务体系,但与东北亚中心城市的地理位置很不相称。

  但在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实践中,经常出现相关领域复合型人才断档的尴尬。据省社科院东北亚所的一些研究人员介绍,近一段时期,一些企业通过各种关系辗转找到他们,请求帮助翻译一些对俄业务的资料。

  政府出面解决复合型人才断档难题

  据专家介绍,解决复合型人才断档的问题,大致有以下诸种途径:将已经懂俄语的人才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将具备某项专业知识或技能的人才进行俄语培训;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抢前抓早培养中级复合型人才;利用具有俄语教育优势的大学吸纳人才去进修;与俄罗斯联合办学,双方交流的学生既可学俄语(汉语),又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考虑分别培训,在两国各就读2年;通过项目合作带动复合型人才培养,让年轻人在项目开发中接受锻炼;等等。

  同时,专家建议,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按照教育规律来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揠苗助长。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要注意分清复合型人才的高中低层次。

  政府部门似乎也注意到了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意义。记者从哈尔滨人事部门获悉,哈尔滨市今年决定进一步加大对俄人才交流合作工作力度,今后每年从该市人才发展基金中划拨100万元,作为对俄工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俄人才交流合作工作经费和政策性补贴。

  目前哈尔滨市已出台相关文件,规定俄罗斯人才在哈工作荣誉奖励办法以及居住荣誉证制度,同时还将与哈工大、黑大等高等院校联合,探索共创我国对俄交流合作语言培训基地,并根据哈市对俄交流合作工作总体需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中长短期语言培训。

  哈尔滨市还将分别建立专门对俄重点科技项目人才库、留俄归国人才库和翻译人才库。在做好政策研究、疏通交流渠道、健全人才库基础上利用哈尔滨对俄科技合作信息网,建立对俄专门人才网页,逐步探索建立哈尔滨对俄人才交流信息网,创建我国对俄人才信息共享基地。

  成功案例

  哈制药总厂年轻人支撑起对俄业务

  7月28日,40岁的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外贸处的付旭东接受了采访。进入总厂车间时,他刚从大专院校制药专业毕业。1990年,付旭东参加了哈尔滨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俄语培训班。半年后,经考试合格,包括他在内的一批人被送至乌克兰,在基辅国立师范外语学院深造俄语,同时学习外贸、市场营销等课程。

  “当时我们根本就没听说过市场营销,在国内就知道销售,拿了产品到一个地方就卖,根本不考虑所在地的市场。比如对消费者的生活习惯、男女比例等的分析是在基辅才接触的。由于有了语境,俄语口语能力有了飞跃。”付旭东这样描述自己接触的新知识。

  一年后,付旭东回国。当时,总厂有意开展对俄业务,由于独联体特殊的经济形势,只得搁浅。但总厂为了全面培养人才,派付旭东接手国内的市场营销业务。当时,正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付旭东专门负责清欠三角债。几年下来,290万元的债务被他追回200多万。“在这个过程中,我增长了知识和能力,知道了如何与商人打交道。”他的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

  2001年,总厂作为全国第一家药厂在俄罗斯成功将先锋5号原料药注册。

  十年树木,付旭东的理论和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终于有了用武之地。2003年底,仅先锋5号原料药就卖了近六吨。2004年,更是高达34吨。

  现在,付旭东负责总厂的对俄业务。在国内,该厂是对俄销售原料药业务最好的制药企业,这和付旭东具备的对俄业务综合能力密不可分。“现在国内一般企业发展对俄业务,必需通过医药公司,因为他们缺少复合型人才。而我和同事在俄语和相关知识上就游刃有余,甚至俄方对我们已经有了信任,紧急时候不必验货。”

  据哈药总厂人力资源部部长付润明介绍,总厂对俄业务发展得好,归功于复合型人才的贡献。近几年,总厂每年都要招聘100名左右的制药专业大学生,在车间锻炼一年后,再选派充实到各管理、营销部门锻炼三四年。这样,这些复合型人才在与俄方接触时同样能解释技术问题。在对俄业务这块,总厂员工的俄语是不允许有问题的。像付旭东这样的业务骨干是总厂进行对俄复合型人才梯队建设的一个典型。

  或许,有对俄业务的哈尔滨企业,可以从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得到启发。(黑龙江日报)

  作者:樊金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