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分析:中日关系不可能比美日关系更为接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0:25 环球时报

  编者按:中美日三边关系是现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美日关系有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否形成了中美日三角互动,从中又能得出什么样的理性思考?本文探讨和分析了三国间微妙的利益关系和外交政策。

  中美日三边互动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美日三边关系的互动,可以从一个世纪之前说起。从上个世纪初到1945年,是日美矛盾逐渐加深、美中联合抗日的过程。

  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之后,中美日关系进入第二个阶段。当时正是冷战初期,美日联手遏制中国和苏联。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几乎完全被切断,是通过与日本的经济往来打开局面的,打破了当时中国外交被孤立和被包围的状态。这是中国战略很大的成功。

  1972年之后,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中美日三国的核心利益受到苏联扩张的威胁。三国国内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上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处于最低谷,内外交困,出现了“水门事件”、撤军越南等,经济也不景气。而日本经济发展相当快,“日本崛起,美国衰退”的说法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了改革开放,经济开始起飞。多重因素促使中美日三国在改善相互关系的同时,开始相互接近。所以这段时间三个国家的利益契合点相当多,关系不错。

  1989年可以说是巨变的一年,中国国内出现政治风波,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起制裁中国,中美关系迅速恶化。日本一开始追随美国制裁中国,但它还是考虑到自己的利益需要,跟中国发展经济关系,试图成为东亚地区的“领头雁”,所以它在发达国家中带头改善对华关系。不过这时的日本经济开始出现泡沫。到了1995年、1996年,情况又变了,美日因为朝核问题和台湾问题加强了军事合作,《美日安保条约》修订,美日同盟加强,有针对中国的意图。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美又开始接近。在中美迅速接近的背景下,日本人是什么心态?日本人说过去是美国“敲打日本”,现在则是美国“绕过日本”。因为克林顿访问中国时没有顺访日本,日本急了,加紧做美国的工作。但中美“蜜月期”没有持续多久,1999年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中美关系急转直下。中美关系恶化的时候,中日关系也没有好转,只是没有什么大事。这时候的中美日关系看不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互动。

  从“9·11”到现在,美国战略出现了大的调整,中美关系相对稳定。而美日同盟从东亚地区的同盟,慢慢发展到全球同盟。但从“9·11”到现在,中日关系处于一种“漂流”状态,摩擦开始表面化。

  美日为何走向全球同盟而中日关系处于一种“漂流”状态

  美日关系为什么能够从地区同盟向全球同盟发展呢?美国需要中国也需要日本,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更需要日本。比如,日本向海外派兵,帮助美国人打伊拉克,给阿富汗战后重建提供巨额援助。美日之间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同盟,在能源、科技、军事方面的合作也加强了。这些合作基本上都是无声无息完成的,包括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和美军在日本的重新部署等。对于日本来说,美国是最强大的国家,它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不但没有拉近,反而有所扩大。认准了这一条,它就跟着美国走,这一点跟欧洲很不一样。欧洲与美国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还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在起作用,如果中东发生巨大冲突,恐怖事件频繁,那就会威胁到欧洲自身的安全。欧洲觉得,美国老在那边捣乱、单干,这可能给欧洲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日本就没有这些顾虑。中东出乱子,只要有人在那里稳住,石油进口有保障,它的其他方面就能得到保障。美日由此找到共同点,一种战略上的共识。

  中日之间为什么会产生“漂流”问题呢?首先是双方对对方战略地位的判断一向很难说清楚。如果说美国对中国在反恐问题上有一个战略期待,我们在“台独”问题上也想借助一点美国人的力量,牵制“台独”。中日之间则找不到这样一个共同点,彼此的怀疑反而加深了。日本认为,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需要对中国进行某种牵制的话,还是需要美国。日本的当权者跟布什的价值观非常接近。美日之间的这种接近,对中国形成压力。日本对中国采取这样一种态度,有相当的社会基础。日本国内发生了种种变化,对战争持反省态度、或者经历过战争而心怀愧疚的人逐渐离开了政治舞台,甚至离开了人世。右翼保守势力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美国对中日关系有不同看法

  对于中日关系,美国国内有不同看法。总体来说,美国人是想利用矛盾。对日本,美国人说中国是一个可能的威胁,所以美日之间需要加强军事同盟。当然,美国对于中日关系还是有不同的态度的。第一种观点,是从传统的权力制衡观点来看,中美日之间应该形成一个大概的战略平衡,中日至少是同等重要的。一直到现在,包括美国一些传统的保守主义者和一些自由主义者,都这么考虑:中国很重要,日本也很重要,中美日之间应该相对平衡一点。当然,这些人还认为,日美有相同的价值观,经济发展也差不多,要比中美关系更接近一点。

  第二种观点,是日美同盟是不能变的,两个国家一起来跟中国接触。克林顿时期就是这样,主张美日关系优先,美日同盟是不变的。不是说两个国家一起来压制、遏制或者包围中国,而是一起促使中国国内发生变化,加入经济全球化、民主化等。这样,日美可以取得更多的共同利益,也不会引起中国更多的反感。

  第三种是相当赤裸裸的联日制华,认为美日之间应该形成一种战略、政治上的同盟,牵制或者遏制中国。

  这三种观点在今天的美国政界都有其代表人物。对华强硬派,所谓新保守派,当然是倾向于第三种观点。不过政府的主流中,还是以第二种为主,就是倾向美日应该一起来跟中国交往,促使中国进入现存的国际体制。

  总体来说,多数美国人心里还是偏向日本的。一个美国高级官员在谈到美国对亚洲的政策时就说,现在中日关系出现不愉快,对美国是没有好处的,希望中国做一些事情来改善中日关系。但却不说日本要做一些事情来改善对华关系。美国人心理很复杂。日本是一个常量,中国则是一个变量。中国很重要,说话算数,可以信任,但美国人不一定能够把握得住。日本人难以信任,但美国人能够把握得住,不怕日本人会脱离轨道。

  日本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日本对中美关系的考虑也很微妙。总体来说,它希望中美关系不太好也不太坏。太好的时候,日本总不是滋味。太坏的时候,比如说1989年北京发生政治风波,或者说1999年中美关系非常紧张,日本也觉得,“这样对日本的战略利益没有好处”。它担心,由于美国因素,日本不得不被卷进去。所以日本并不希望中美关系太坏。

  当然,日本国内,也很难找到一些日本人,说要中日联合起来反对美国,或者牵制美国。还有两类日本人,一类是反对美国,但也警惕中国,对中国的态度比对美国还不好;还有一类人既要跟美国搞好关系,也要跟中国搞好关系,是以美国式自由主义来看待历史和国际政治。

  中国对于美日关系采取什么态度

  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人们,希望日本成为亚洲的法国或德国,跟美国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又对地区合作感兴趣,和中国在一起,实现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在稳定地区安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对于中国人、韩国人和东南亚人来说,总觉得日本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亚洲国家,更多地认同亚洲的经济发展模式,认同亚洲的价值观。同时,我们觉得中美之间由于抗日战争有过一段同盟关系,由于日本在对待历史政治方面的态度,美国应该对中国给予更多的同情,而不是站在日本方面。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期待和心态。

  但是,日本到底怎么估计自己?它是一个西方国家,还是一个亚洲国家?有些人说,这个问题的讨论已有定论。日本是一个亚洲国家,也是一个西方发达国家。或者说,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亚洲国家中跟西方价值观最接近的国家。因此,要想深入探讨中美日三边关系,必须了解日本的心态、价值观和社会发展的走向。一位日本政治家提出,“日本在国内最关心的是养老金问题;在国际上最关心朝鲜问题。”许多日本人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在社会发展模式方面,它确实已经是一个西方国家,一个发达国家。

  期待中日关系比美日关系更接近,是不现实的

  我想,中美日之间同时改善关系恐怕是很难的。总体来说,从1949年到现在,只有美日关系是一直比较稳定的。而中美关系不太稳定,中日关系也不太稳定;中美关系比较稳定的时候,中日关系不太稳定。而中日关系比较稳定的时候,中美关系不太稳定。

  从权力结构来看,在三国关系中,中国都是处在最弱的地位,美国一直是最强的,日本次之。一个世纪前如此,战后如此,现在还是如此。中国是在崛起,力量在壮大,但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只有日本的1/3,而科技发展、文化建设的投入、要重点解决的国内问题方面,中日差距都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要同时看到两国对比的恒定和变化的方面。当日本认为美国确确实实是最强大国家时,它要拉近同美国的距离。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它觉得美国不那么强大,所以日美关系出现了问题。后来认准了美国依然强大后,它的战略就不变了。将来会不会变,很难说。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在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调整。以中美苏为例。苏联处于攻势时,美国就要向中国伸出和平之手,要进行和平之旅,共同对付苏联。这是一种很纯粹的权力政治。按照这种思路,美国最强,中日应该联手。为什么中日不联合,而是两个强国对付一个弱国,这么不平衡?这点值得思考。恐怕还是绕不开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基本问题。从现在日本的政界领导人到企业界,到普通老百姓,他们更多的是认同西方的价值观。日本人把自己看成一个西方发达国家,跟美国价值观接近,跟中国有一种距离感。在这种情况下,去期待中日关系比美日关系更接近,是不现实的。也不能期待中美关系会有一种突破性改善。

  从意识形态来看,中美之间的矛盾要比中日之间的矛盾要深刻得多。尽管现在看起来中美关系比较稳定,而中日关系比较“漂”,实际上中美之间的矛盾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谁在西化、分化中国,谁在中国周围布局,利用“颜色革命”,等等。说到底还是美国。既然中美矛盾更深刻,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好像没有严重冲突呢?关键还是中美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大大强于中日之间。我在美国的时候,布鲁津斯学会要我讲一下中日关系。我就说,如果中美之间发生中日之间现在发生的事情,在座的智囊人物,恐怕有一半会跑到中国来,急得不得了,觉得要出事。可是日本人偏偏没有这种感觉。如果日美之间发生严重矛盾,他们的磋商也是非常多,非常迅速的。也就是说,从权力格局来看,日本还没有把中国看成是那么重要的一个国家,它觉得“漂”也无所谓。

  因此,虽然中美之间的矛盾要深于中日矛盾,可是中日之间因为沟通不畅等很多操作层面原因,反而出现更多的问题。因此我觉得,中日之间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相互了解。当然,中美日三方都需要加强相互理解,这种理解需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特别是对美国和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文化背景等的了解。▲ 王缉思 (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01日 第十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