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能把汉语教学作为营利的载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1:20 人民政协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加快和国际地位提高,“汉语热”在世界上持续升温,而目前相当多的单位或教师把对外汉语教学 当成能获取利润或奖励的一种手段,对此,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能把汉语 教学作为营利的载体

  今年7月,以“世界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在许嘉璐看来是 “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相当多的单位把对外汉语教学当成能获得报酬或奖励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事业,这怎么可能把教学搞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评价对外汉语教学现状时不无忧虑。

  许嘉璐说:“当前某些对外汉语教学单位关注的常常是招了多少留学生,上交了多少外汇,能发多少奖金,至于这个 学科怎么提高,怎么样投入学科研究,做的很少。”

  2003年,在北京留学的外国学生共有3万多名,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40%左右。留学生教育每年对北京经济的 贡献超过10亿元。面对留学生汉语教育所带来的利润,许多没有资质的学校也纷纷开设汉语课程,把对外汉语教学当作纯产 业。“这种把汉语教学作为赚钱的工具的短视行为与今天汉语的推广需求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许嘉璐说。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加快和国际地位提高,“汉语热”在世界上持续升温。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达 到3000万,共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多所大学开设有汉语课程。

  在许嘉璐看来,汉语走向世界,这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要扩大适应范围,超越地域和民族的界限,就 需要向新的领域推广,而经济和文化则是其能否推广的坚强后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多强大文化就有多强大, 如果一种文化源远流长,在现实中能不断拓广生存空间,那么这种文化的影响就会更大,就很有生命力。

  许嘉璐深信,“随着中国永不停顿的改革和彻底的开放,对汉语教学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外国人一旦接触到汉语, 就会迷上,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人。”

  “世界汉语的需求量增多了,我们就应该满足世界学汉语的需求,可我们自身的问题就出现了,除了把对外汉语教学 当成赢利手段外,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师资力量还不够。”许嘉璐举例说,在他担任院长的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目前已 经聘请了100多位兼职老师,但师资的缺口仍很大。

  据北京市教委透露,北京市将逐渐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争取2008年达到10万人。“北京要建成一个现代化的 国际大都会,要吸引更多的外商、外交机构、交流团队,其中留学生是最大的群体。”许嘉璐幽默地说,“10万留学生不算 多,撒在北京大街小巷找都找不到,但教师从哪里来?难道中学教语文的也去搞对外汉语教学?”许嘉璐不禁为该计划能否成 功实施而发愁。

  在国外,汉语教师也远不能满足华侨及学生的需求。来自国家汉办的消息说,仅印度尼西亚一国,汉语师资缺口达1 0万人。

  让许嘉璐担忧的是,以为会说普通话就会教汉语的误解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在国内,很多不是学语言出 身的老师,照本宣科,不注意发音问题。”许嘉璐告诉记者,他发现很多韩国学生一口的东北音。

  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国至今还没有很好的教材。许嘉璐分析说,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了解学习 者本国的语言、文化情况及学习者的水准。还是按照以前的情况来教,缺乏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语言学规律的研究等,这样 一来,教学的效果就不好。

  多建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对外汉语应用研究固然重要。在许嘉璐看来,抛弃以赢利为中心的观念对对外汉语来说更为 迫切。许嘉璐希望对外汉语教学通过规范化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把好出口关,把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彻底整合。做到既有基本 规范,各尽其力,又能保证质量,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科学、高效、规范的汉语教学体系。

  “人们学语言的期待和学习所能达到的目标,不是相差多少里的问题,而简直是南辕北辙。坦率地说,对汉语教学注 意力和质量的提升并不影响创收,做得越好越出名收入越高啊。不是搞语言的不知道语言是无价之宝啊!”许嘉璐感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是为了让中国走向世界,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很大的一个障碍就是语言问 题。2002年,在国家汉办上海年会的讲话上,许嘉璐开了一个玩笑: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人与人的交流变得迫切起来 ,而上帝犯了一个错误,在六天造人的过程中,让不同地方的人说不同的话,所以沟通成了问题。“这就需要一个桥梁,世界 上最永恒最长的桥梁就是语言,让我们搭起看不见的桥和世界进行沟通。”许嘉璐借此共勉对外汉语教学同仁。

  让许嘉璐欣慰的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打造一流大学的背景下,高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不仅仅是发了多少论 文,做了多少学术研究,这种观念也逐渐渗透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贺春兰王旭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