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决“看病难”主要靠政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0:49 华夏时报

  卫生部部长高强透露:医改新方案已初定试点城市,政府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要成为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

  本报讯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专题报告中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阐释。

  坦承四大问题

  政府投入比重逐年下降,医院盲目追求高收入损害了群众利益四大问题是:第一,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第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第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其中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已经成为迫切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第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高强指出: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的基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收费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有些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收入,甚至为了追求收入而损害群众利益。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政府投入比重逐年下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投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平均为30%以上,2000年这一比重下降到7.7%。

  200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6598亿元,占GDP的5.6%,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在欧洲发达国家,医疗卫生费用约占GDP的10%。即使是美国那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医疗卫生服务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政府卫生支出也占到整个社会医疗卫生支出的45.6%(2003年)。

  明确改革思路

  维护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坚决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增加政府经费投入,维护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

  另外,要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医疗服务体制,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欧洲发达国家的高福利型,居民医疗服务基本由政府包下来;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居民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企业担保解决,政府对儿童和老人给予适当补助。这两种类型都不适合中国国情。欧洲的高福利型,我国政府背不起;美国的社会保险型,我国居民缴不起。中国的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今后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由政府制订统一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公共卫生服务和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确定保留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负责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其余的公立医院可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改制改造成社会非营利或营利性医疗机构。

  卫生部已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了《关于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初步确定了试点城市,争取早日启动,确保试点成功。改革试点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政府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政策、严格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二是按属地化原则,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分类管理,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