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创新“9+2”——第二届泛珠论坛暨洽谈会启示之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4:19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李秋怡王代林实习生 蓝岚 邱祥吉

  “9+2”合作,涵盖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既有不同区域的经济特征,又有“一国两制”的体制特点,是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尝试。西南财大博导郭元晞教授认为,“在一个三元经济并存,还有制度差异的的区域内追求市场一体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破墙

  与首届分开举行的形式不同,第二届泛珠论坛和经贸合作洽谈会同时举行,虚实结合,相互促进。

  “9+2”各方开始拆掉边界上的篱笆。在本次论坛上,铁道部副部长王兆成表示将有6大措施提速泛珠铁路:建设客运专线,建设城际铁路,建设跨区域大通道,实施既有铁路提速扩能改造,加快区域铁路建设,完善铁路枢纽功能。目前,已开工建设武广客运专线,到2008年广深港客运专线也将开通营运。组织建设珠三角地区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成都至绵阳等4条城际铁路,实现区域铁路交通公交化。

  交通篱笆破墙的同时是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进一步合作。贵州和三峡至广东两回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建成投产,“十五”期间西电送广东1000万千瓦目标的“五交三直”八回500千伏输电线路全部建成投产,西电通道输送能力达到1088万千瓦以上。

  去年提出的“无障碍旅游”概念正在迈出实质性步伐。九寨沟和张家界之间有望开通直航,内地各省区与港澳之间的旅游也有望更加方便畅通。

  一个巨大的物畅其流的平台正破茧而出。

  互补

  与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同质性合作大相迥异,“9+2”竞争的新意盎然的一大特性是异质性合作。这就带来很大的互补空间。

  在7月27日的服务贸易推介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曾爱莲向内地推销香港:“内地九省区企业大可充分利用香港的优势,与海外市场接轨。”香港拥有世界级水平的服务业,商业信息自由流通,国际网络完善,并在内地营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正好可以扮演泛珠三角区域服务中心的角色。而内地九省区巨大的工业生产力、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加上香港的商业金融服务业,泛珠三角地区正好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组合。

  正如港澳企业向珠三角转移,越来越多的沿海企业也把目光投向土地和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泛珠三角中西部省区。

  本届论坛上,港城湛江和江城宜宾结为友好城市,双方看中的正是这种互补性:湛江是南方大港,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双方在物流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此外,双方在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加工开发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这样的合作在本届盛会举不胜举。

  拓展

  在2004年首届泛珠论坛暨经贸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后,四川主动接过第二棒。如何结合四川特点,在首届盛会的基础上办出特色,让代表三个不同层次经济带的各方深化实质性合作?

  东道主创造性地把采购会搬上经贸合作洽谈会,拓展合作空间。7月26日,城南新会展中心人声鼎沸,沃尔玛、爱默生、爱立信、诺基亚、攀钢、五粮液等500多家国内外知名采购商、供应商云集一堂,采购、交流供需信息。现场达成8亿元的采购大单。“采购会上认识了很多供货商,渠道也就拓宽了。”四川红旗连锁负责人喜形于色。

  拓展合作空间的另一举措是为与会人士“集体洗脑”,于是利用资本论坛、知识产权合作论坛和物流发展论坛孕育而生。

  区域内的智力合作也是热点之一。在7月26日召开的首届知识产权合作论坛上,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唐善新介绍,考虑到泛珠三角区域内知识产权人才短缺,决定开展区域内知识产权人才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泛珠三角知识产权人才库。知识产权公务人员交流活动将从2006年起先在香港与内地省区之间进行。

  联动

  如果说理念创新是播种,那么制度创新就是收获。7月25日,首届“9+2”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在成都举行,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搭起一个制度平台。

  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不仅审议通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和《务实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近期工作意见》,还决定成立泛珠三角区域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作为推动区域合作的日常工作机构。增加政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这一高层次议事和决策环节,并使之制度化,标志着涵盖三个不同发展层次的区域合作制度体系正式确立,“9+2”区域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各方责任进一步落实,有助于各方进一步形成合力。

  省社科院专家对这一举动有如下评价:本届联席会议秘书处的设立加上首届论坛建立起的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部门衔接落实制度,三个层次的区域合作制度体系正式确立,为泛珠合作向纵深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9+2”的这一制度安排是一大创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