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论“民以食为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9:02 南方日报

  最重要的,是把人活着的趣味从口腹之欲转到精神追求上来

  论“民以食为天”

  世说新语

  银寿

  “民以食为天”,极言吃饭的重要性。就像人们长期以来见面打招呼习惯说“吃饭了吗?”一样,中国人凡谈及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多半会脱口而出。

  古人讲:“食色,性也。”(《孟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吃饭与两性交往,是人的自然本性,也是人的两种基本欲望。这是儒家的观点,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认同的观点。当然,吃饭比两性交往还要重要一些。人只要活着,天天都要吃饭,但未必天天都要与异性交往。所以,吃饭是人的第一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吃饭不仅是第一需要,而且差不多是全部需要。在农村,从事耕作的小农,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正常年景仅得糊口,逢上天灾人祸就要忍饥挨饿。在城镇,小本经营的商户,披星戴月以店为家,不过混个饭钱,碰上敲诈勒索的就只有破产的下场。总体上,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国度。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小农经济,势单力薄;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殊属不易。直到20多年前,人们为了填饱肚子,得动上全部的心思、拼上全部的力气。吃饭真是件天大的事情。

  显然,这是一种落后的生存状态。仅仅活着,人离动物就相去不远了,在社会进化中也处于相当低级的阶段。早在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就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这个定律,吃饭越重要,就表明越落后。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如果食品支出占到全部支出的59%以上就为贫困。上述状况可称得上是极度贫困了。

  因此,“民以食为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意味着吃饭是第一要务。对历朝统治者来说,这也是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内容。历史上农民造反,仅仅是吃不饱饭都不会发生,往往是饥寒交迫、活不下去了才爆发。邓小平1992年指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这也意味着,在“民以食为天”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国人不可能有其他的追求,最高的追求也不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太平天国)而已。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如此贫困的状态下,中国的饮食文化却异样的发达。是什么原因呢?简单的答案是:那是少数人的创造物。大多数人极度贫困,除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外,少数人对多数人的过度剥削也是重要根源。大多数难得温饱的人提供食物原料,少数腆腹而游的人则创造了饮食文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饮食文化,在古代是礼制的重要体现。人的地位高下、人格尊卑、趣味雅俗,以及相互间的亲亲疏疏,在宴飨铺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问题在于,少数人在不愁温饱的情况下,还把吃饭看得那么重要,居然从吃饭中吃出许多“学问”来,吃出“文化”来,那么,真正作为人类发展进步体现与动力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文化”,在他们的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呢?显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除了“饮食文化”之外,一定是那些与吃饭比较贴近的精神文化和政治文化形态。人们用“饭碗”比喻职业,引“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老当益壮的情怀,把庸碌无能之辈说成“酒囊饭袋”,就是例子。文学艺术特别是科学技术处于等而下之的地位,更不要说民主、自由、平等这些现代理念及其相应的制度了。这样,由多数人的贫困所提供的剩余物,没有被少数人用于促进文明进步的创造性活动。有上顿没下顿的谋生压力造成了多数人的麻木,酒足饭饱、脑满肠肥导致了少数人的混沌。历史进步的机制在中国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民以食为天”,既是落后的状态,也是落后的原因。

  只是在最近20多年,中国的大多数人才解决了吃饭问题。这是改革开放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的确,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后、在进入她的第六个千年之际,才解决了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由此使人联想到,近代以来,一些先知先觉者上下求索“革命真理”、“普世价值”,时不时感到“曲高和寡”、“孤掌难鸣”。这是不奇怪的。在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奉“民以食为天”为生活信条的时候,其他的价值观念都不会显得有多么重要。这是中国争取现代化特别是争取民主、自由所面临的最大国情、最大民情。

  现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终于解决了;而且,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失误,是稳定地了解决了。这意味着什么呢?从历史的经验看,有两种发展可能,一种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种是“饱暖思淫欲”。

  应该看到,人类的天性是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之后,就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更进一步追求发展需要的满足。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类在满足吃、住等生理需要之后,就会一步步追求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在各种需要层次论中,物质的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精神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由低到高,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满足,是人类天性使然,也是社会大势所趋。

  但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很快就不再信奉“民以食为天”的信条了呢?不一定。现在的苗头是,刚刚解决吃饭问题的中国社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闸门打开了,满足物质欲望的手段也在不断进步,“饮食文化”开始大行其道,“性文化”也招摇过市,似乎有点人欲横流的味道。这是不是刚刚摆脱贫困之后的暂时现象呢?还不能这么说。中国人以“饮食文化”为代表的追求感官享受的文化形态,应该说早已形成为一种传统。传统是那么好消除的么!改变了“民以食为天”的生存状态,不等于改变了“民以食为天”的传统信条。

  所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艰巨的任务之一,是在吃饭作为关系生存的问题解决之后,把过于注重饮食,过于渲染“饮食文化”的精妙,过于注重感官享受,作为移风易俗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所谓改造国民性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将过多用于吃饭享乐的资源转用于创业发展,用于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追求和创造,包括改变传统的以吃吃喝喝为主的交往方式。最重要的,是把人活着的趣味从口腹之欲转到精神追求上来。

  倘若改变“民以食为天”的信条,那将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与人生追求的根本性变化。到那时,甚至就在改变的过程中,人们追求科学文化的热情会不断上升,对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的向往就会内在地不断生发出来。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特别是实现人的素质现代化和政治制度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保证。

  这样一种涉及数千年历史、十数亿人口的变化,不啻一场革命,甚至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完全可以预料,如果大多数中国人改变“民以食为天”的传统信条和生活方式的话,那么,中国人就不仅会改变自己,而且会改变世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