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鼓励学生超越师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9:15 解放日报

  研究基因功能被称为解读“天书”,不少科学家穷几十年功力才取得一点成就。近日,复旦大学在基因功能研究方法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26岁的丁癉成为领衔论文的第一作者。这个年轻人何以如此年纪取得辉煌成就?一切由细节决定。

  镜头一

  :从实验室回宿舍的路上,满天星斗,丁癉看了一下表:十二点半。从2002年秋至今,丁癉已记不清,有多少次跟老师同学一起在深夜离开实验室。本科毕业时,不少同学出国去寻找更好的成长环境,但他却看中了这个刚成立的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想了解国际上关于转座因子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足不出沪就行,常参与国际研讨的老师们,随时倾囊以授。

  镜头二

  :一切始自“重用”,刚选定导师,许田教授就将自己在耶鲁大学时开始研究的夸蛾因子项目交给他。这种信任的压力,让丁癉加倍珍惜和努力。跟丁癉一样,所里每位同学都有自由选择和独立承担重要课题的机会。

  不过,丁癉碰上的是根“硬骨头”。每天泡在实验室,筛选、培养、检测、失败……一次次无功而返,一次次从头再来,失落与疲惫,总是挥之不去。是热爱,让他坚持。三年来,许田老师的言传身教每时每刻都在心底:追求卓越,成为一个科学家。实验室另一位同学用果蝇研究人类基因功能,四年一无所获,一样没有放弃。日前当重大突破突如其来时,所有师生一片欢腾———无以言表的快乐,正是科研的魅力。

  镜头三

  :不以成败论英雄。许教授告诉笔者,像丁癉这样有理想有追求,有好习惯和严谨作风的学生,即使短时间内出不了成果,将来也肯定会成功。复旦从来不问研究所什么时候出成果,让研究所完全按科研本身的规律发展,他们也鼓励学生从长远着眼,勇于探索。

  结果证实了许老师的预言,丁癉的等待并没有太久,两年换来了成功。2003上半年,丁癉这个课题组在哺乳动物的转座因子研究上取得了突破。由于在试验过程和数据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年仅26岁的他排在了资深教授前面,被托举成为这个里程碑式发现的论文的第一作者。

  “青出于蓝”,许田教授只讲了一个例子:“上届世界杯时,酷爱足球的我只看了两场,后来知道丁癉只看了一场,我佩服他的自制力———我们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一点点超过老师,不久,他们就能战胜老师。而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

  李爱铭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