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给医德和生命开个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9:47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王小虎/王华友

  本报讯昨日,本报报道了连江县医院里发生的一件事:51岁的车祸伤者郑铿弟,在医院的3小时里,因为少了110元而取不出“救命血”,直至死亡也没得到输血一事(详见昨日本报A5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记者就此事采访省卫生厅医政处时得知,卫生主管部门正在着手调查此事。

  读者质问:

  生命价值几何?

  昨日,记者得到大量的读者反馈,反馈的焦点集中在:输血是不是能治郑铿弟的伤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医院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病人?是以“救死扶伤”为天职,还是以收益或减少“跑单”为第一要义?

  昨日的《海峡都市报》上市三小时,福州市一电台的“说报”强档中,这则消息被播出。在“说报”的十多分钟时间里,许多的哥、私家车主就将车停到路边,拿出手机发短信评论起这件事,这十多分钟里,电台得到的短信评论就有80余条,主持人表示“根本念不完”。

  “110元钱等于一条人命?我不懂现在的价值观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作为一所救死扶伤的医院何以如此冷漠?”一位读者的短信中连续提出一系列问题。

  这位读者的质问几乎在每一句话和短信中重复,有读者设问:如果郑铿弟是个有钱人,或是个有身份的人,医院会不会因为少了这点钱不给他输血?

  然而事实上,郑铿弟一家是农村人,他们住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山村里,他的治疗费是十多个亲属凑出来的。在他死的当晚,到医院来理论的亲属们没有做什么争执和理论就回家准备后事,他的尸体将于今日上午10时火化。至于医院,提出“补偿”亲属一笔费用,但院方强调,这不是因为过错的“赔偿”,而是为尽一些人道而给家属的安抚。

  医院制度:

  金钱凌驾于生命?

  昨日,一位自称“知情者”的读者来电告诉记者,医院有他的难处,因为医院大多数采取电脑划账,也就是说,如果患者的医疗卡上的金额不足,某项医治就无法进行。

  医院的制度真是如此?一位长期在急救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告诉记者医院急救的常规:“郑铿弟这样的患者,腹腔有积水,出血量大,应该属于一级创伤,对于这样的病人,医院的原则是———先抢救、后付钱。这在卫生系统的行风中也明确过———治病救人是第一位的。”

  这位医务工作者还告诉记者,郑铿弟在入院一小时内就疑有腹部内脏破裂,医院首先应该做的事就是为他准备手术,一切检查首先应以手术为中心,至于手术用血,不应有什么理由拖延的。对于院方“救急不救穷”的说法,他认为,这完全是“偷换概念”,因为在急救领域中,强调的只有一件事———及时。

  对于连江县医院方面的“制度”之说,省卫生厅医政处一负责人这样表示:“电脑是死的,人脑是活的。”

  另有一位医务工作者告诉记者,如果退一步说,医院要市场化,要盈利和防止跑单,患者家属拿出抵押物来换取血液,已说明了患者的诚意,医院应该予以支持;因为以抵押物作为担保本身就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医院如此的反应,的确是一种良知和道德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种对社会底层老百姓的轻视和冷漠。

  无偿献血:

  仍需要所有人的支持

  昨日,本报的报道被不少网上论坛转载,由此产生出一个新的话题:我们无偿献血,为什么这些血成了医院的赚钱工具?许多人表示“不献血了”。

  福建省血液中心一位负责人表示,读者们痛恨的是少数医院将人道主义放在一旁,读者们呼唤的是社会上的人道主义和爱心,而无偿献血正体现了这一点,“献一袋血,救一条命”一直是无偿献血者们所追求的。在批评医院的冷漠时,大家更应当善待“救人”的机会,为那些需要紧急抢救、需要手术血液的人们提供生存的机会。

  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医院收取血液费用的依据:每一袋血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处理,才能用于临床,对于临床用血,医院执行的是相关的收费规定,在这一点上,连江县医院没有做错,医院的错,在于如何支配这些血液,以及相关医护人员的医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