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刺儿头”警察和他的维权网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08:11 华商网-华商晨报

  核心提示

  赵明,瓦房店市一个普通的交警,2003年3月20日,创办了“赵明维权网”。

  2004年6月的一天,赵明曾同时接到白岩松主持的《新闻会客厅》以及央视十频道《讲述》栏目的邀请,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上海东方卫视等媒体也开始关注赵明和他的
网站……

  在瓦房店,赵明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状告当地的财政局、公安局,被当地人称为“刺儿头”警察……

  赵明,男,56岁,一级警督。

  这是瓦房店市交警赵明最简单的简历了。可是,就这么一个普通的交警,在瓦房店市甚至在大连地区却接连做出让很多人瞠目结舌的事情,状告当地的财政局、公安局,被当地人称为“刺儿头”警察……老百姓推动维权网逐渐完善

  赵明是很难让人用一个词概括的,在瓦房店,赵明维权网有着很高的知名度。采访中,当瓦房店站前的出租车司机得知记者是来采访赵明的,说什么也不肯收打车费。

  记者(下简称记):为什么办起个人维权网?

  赵明(下简称赵):那是2002年的3月,我在机动车安全检测站工作。新的机动车检验年度开始的时候,地方政府下达文件,坚持在车主和驾驶员中收取教育基金。由于收取教育基金是违反中央有关政策的,一些车主和驾驶员向我们提出质问,一个同事,多次遭到了车主和驾驶员的诘难和围攻。我们也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过,说我们这个收费是不合理的,但是不合理收费依旧在收。

  记:这和你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赵:当时我是总检员,很多出租车司机找到我,但我和上面沟通之后,却给不出让老百姓满意的答复,很多司机就要采取一些极端行为。做警察,就是要维护社会稳定,我跟那些司机说,我去给你们讨个说法。在种种努力无效后,我只好诉诸法律,把瓦房店市政府有关部门告上法庭。

  记:结果呢?

  赵:挺好的,一些不合理的收费取消了。

  记:这个结果应该让你告一段落了,为什么还要办维权网呢?

  赵:出于对我的信任、期望,很多车主和司机常问我一些问题,我知道的也不全,我就和相关部门联系,他们就把国家以及省里的一些相关政策用传真的方式传给我,我再给那些司机讲。

  2003年春节过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建议我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联系,在此之前,从来没用过电子邮箱,我们单位的一位工程师帮我建了一个邮箱。通过邮箱接到新的政策解读后,我就复印一些发给司机,可是仍然感觉不够用。后来那个工程师建议我建个网站,这样就会更方便。

  记:我看过网站之后发现,你的维权网不仅是为司机服务的?

  赵:开始时以车主和司机为服务主体,可是后来登陆的人越来越多,所包含的问题越来越广,服务范围也就越来越广了。

  记:这么说,你的维权网也是在群众的推动下逐渐完善的?

  赵:是的,就是老百姓的支持推动,使网站由单纯的消息发布变成政策解读再到互动指导。工作人员都是义务奉献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明认识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感动于赵明的理想和情怀,无偿地为赵明创办网站,并联系自己的朋友为赵明服务。

  在2005年7月10日登陆赵明维权网的记录中,登陆者有百余名,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截至7月11日,维权网的点击率已经超过470万人次。

  记:在你这样一个非门户网站上,超过470万人次的点击率是惊人的,网站靠什么生存呢?尤其是那些网站的技术人员。

  赵:全都是义务奉献的,网站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有本省、市的,有北京、河北唐山的。我和有的工作人员至今也没见过面。那些工作人员就是凭着理想、信念、责任在奉献。

  记:你建网站应该需要投入吧?

  赵:自己有一点积蓄,买网络空间,买电脑、设备,有时好心人也资助一些。这两年多,我大概花了总有几万元吧。

  记:家人不反对吗?

  赵:我爱人就说过一次“你就折腾吧”,然后就没说过别的。我儿子在美国打工留学快8年了,刚开始他担心我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记:听到过什么嘲讽的话吗?同事对待你有什么不同?

  赵:同事对待我和以前(办网站之前)一样,也有人说我“彪”。但是在真正了解我之后,这样的话就会越来越少。没有因为办网站升官发财

  开办维权网给赵明带来了“负担”,也带来了很多荣誉,包括人民满意的警察、优秀公务员等,2004年他高票当选为“2004,非常感动大连人物”,甚至还同时接到央视两个栏目的邀请,这样的关注度在同行中是绝无仅有的。

  记:出名给你带来哪些好处?比如说薪水行政级别等。

  赵:没有什么改变,我很早之前就是二级警督,最近组织通知我,警衔现已晋升为一级警督,工资也随着调整。不过,这可不是因为办网站升官发财,我从没这样指望过。

  记:你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赵:交警大队驻机动车安全检测站民警,兼任瓦房店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秘书长。

  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

  赵:领导让我做这个工作是在发挥我的作用,那就是联系政府和人民群众,做社会隐患的警报器,社会动荡的减震器,社会和谐的稳定器,社会进步的助力器。

  记:网络是非常复杂的,但你的维权网似乎一直很平稳,这是因为你的聪明还是谨慎?

  赵:既不是聪明也不是谨慎,而是坚持正确的办网站方向。坚定地和中央保持一致,坚定地和群众站在一起,用合法手段去维护合法权益,就不会犯错误。

  记:据我了解,你并不是共产党员。

  赵:这并不妨碍我以共产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你可能不是共产党员,但应当是共产党人。外甥受到牵连无奈辞职

  在瓦房店这样一个不大的城市里,赵明的维权行为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赵明是非常健谈的,然而,提到因为他的维权,而使得他的外甥无可奈何辞职的事情时,赵明出现了惟一一次的黯然不语。

  记:你是怎样发挥维权网的作用?

  赵:接到网民的投诉后,我就展开调查,然后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以一个公民的身份直接找到投诉中涉及的部门和责任人。

  记:相关负责人会接待你吗?

  赵:大部分会接待的。

  记:你这样做必定触犯了一些人或者一些部门的利益,遇到过什么危险吗?

  赵:接过恐吓电话,但我还曾收到一个黑客给我的信,信上说,他受某人委托,准备攻击我的网站,可是,他看完网站之后,放弃了攻击网站的想法,还鼓励我把维权网办好。这封信,我一直留在信箱里,当做是一种鼓励。

  记:遇到过说情的吗?

  赵:经常能遇到。一次客运公司的38个司机联名反映一个问题,当时,我的外甥就在那个公司一个部门当经理,他找到我说,他当中间人,让我不要介入,或者圆滑一些,或者退让一步。

  记:你答应了吗?

  赵:我怎么退?我没法退。我退一步就意味着38个车主合法权益不能完整地维护。后来我外甥感到在中间很难做人,就辞职了。

  记:为了别人牺牲亲外甥的利益,你真的这么心安理得?

  赵:……我只是法制大厦的一个修理工

  因为维权而使得外甥下岗,此事传出,很多人不再称赵明的名字,而改称为“官方”,包括丢了工作的外甥也称赵明为“官方”。

  记:大家为什么叫你“官方”?

  赵:希望和鼓励兼而有之吧。因为我还是一名警察,所以,有些人把我看作是政府中的一员,我觉得这样很好。我曾对白岩松说过,我们国家的法制大厦是越来越宏伟,我目前做的工作,只能是为社会的法制大厦做一个修理工的工作。

  记:我看到在你的网站上有一些批评市里领导施政的内容,不担心遭到批评吗?

  赵:刚开始的时候,有个别部门的领导肯定有些不习惯、不理解,但是我相信领导的政治素质和风格。事实上,市里领导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曾经有领导说过,赵明维权网在联系政府和群众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记:到目前为止,你解决了多少问题?

  赵:大大小小100多起吧。我很欣慰,这也给我莫大的鼓励。

  记:很有成就感,多少有些自我膨胀?

  赵:有成就感,但是绝对没有自我膨胀。逐渐让维权网关门大吉

  按赵明的说法,他的种种努力是在群众的推动下而欲罢不能。他说,办维权网最大的梦想是逐渐让维权网关门大吉。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能受到有效保护,就不再需要维权网了。

  记:网站工作中,有什么让你感到力不从心?

  赵:一缺资金二缺人才,随着网站关注范围和问题复杂性的加大,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可以从兜里掏钱为大家服务,但是,我不能要求别人也这么做。另外,网站急需一些在政策水平上、思想觉悟上有理想、有能力的青年人才。

  记:办维权网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赵:逐渐让维权网关门大吉。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能受到有效保护,社会就不再需要维权网了。

  记:在采访结束前,给自己做个评价吧,是警察,还是维权者,还是有些人眼里的“青天大老爷”?

  赵:我就是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本报记者丛治国张一

  “刺儿头”得到了认同

  作为一个维权网站,赵明维权网上提供了各种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委托书等法律文书的样本。开辟的栏目就有20个,除了发布本地维权内容,还在第一时间转载国内最新的新闻。

  “我们市政府也有网站,但没有赵明维权网有吸引力,原因在于赵明的网站真正贴近民众、民生,而我们的网站内容较为空洞,离老百姓太远了。”2004年瓦房店市市长徐长元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政府网站与赵明维权网的区别。

  在市长徐长元的眼里,赵明还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情民意的代表。

  “我们肯定要进一步支持赵明,具体办法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要和群众建立一种长效的沟通、对话机制。政府官员也需要进一步转变作风,不能老坐在办公室里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徐长元说。

  而赵明则对此有着自己的说法,“我认为,除了得到群众拥护之外我还遇上了一个好市长,更重要的是自己在维护百姓权益时也维护了政府的公权。公权私权都维护,这是政府能容忍我存在的重要原因。”据《新京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