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地少了,收入反而增加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09:34 华商网-华商报

  编者按:提起陕北,似乎留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漫天的黄土和光秃秃的山头。1999年,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几年来,那里的山、那里的人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月27日起,本报记者跟随省委宣传部及省林业厅组成的采访团,亲身感受了退耕还林给我省陕北及关中部分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

  “退耕以后,地少了,但收入反而增加不少”是退耕户们最大的感受。谈到退耕还林
后的变化,绥德县辛店乡西洼村村民黑宝山老汉感慨不已,“我们甚至能像公务员一样定时领钱了”。

  西洼村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退耕前村子家家户户都以种地为生,黑宝山老汉一家6口人全都被“绑”在地里,虽然辛苦,但收成很差,人均纯收入一年不足千元。1999年退耕还林,黑老汉一次退了30亩山地,养起了12只白绒山羊,一年能收入5000多元,儿女也都去了榆林打工挣钱,“承包的15亩基本农田就够一家人吃饭了,养羊挣的钱、退耕补贴的钱全都落下了,娃娃去年打工还挣了两万多。”

  村长黑增和说,西洼村70户村民退耕总面积达1100亩,“没退前村民全是靠天吃饭,遇见灾害就白干了,退耕后这几年农民生活好多了!”山绿了,草多了,家家户户都养起山羊,“全村现在有500多只羊,一年的纯收入就有十多万!”耕地少了,以前的广种薄收被精耕细作代替,粮食总产量不降反增,而村里上百名剩余劳力则选择了外出打工,“去年劳务输出就挣了30多万”,而绥德县仅去年的劳务输出就创收1.25亿元。退耕后,绥德县以及整个榆林市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向农牧结合、农林(果)牧综合发展过渡,榆林全市的草畜业、林果业发展迅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正如黑老汉所言,“退耕以前能吃玉米馍就不错了,现在肉、白米饭经常吃。”本报记者 宁军

  秀美山川三秦行(一)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