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60年:入祀数万爱国英灵 踏访南岳忠烈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10:24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南岳八月四日电 题:踏访南岳忠烈祠 作者邓霞 朱正光 郑海青 在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有一座仿南京中山陵形式修建的宏伟陵墓,那就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抗战纪念陵园——南岳忠烈祠。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来临之际,记
“南岳忠烈祠于一九三九年筹建,历时五年修建而成。祠内布局为方体,从下而上由牌坊、“七七”纪念塔、纪念堂、致敬碑、享堂五大主体建筑组成。”刘向阳指着一座拱形三门重檐牌楼介绍说,“牌楼门匾上五个镏金大字‘南岳忠烈祠’,就是当时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所题。” 刘向阳回忆到,一九三八年,蒋介石在南岳主持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当时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时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和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均受邀参加。会上,许多将领在汇报各战场战况时,几乎都提到阵亡官兵多“暴尸战场”,不能掩埋的情况。蒋介石听后异常痛心,指示要尽快设法“掩埋”,对家属从优“抚恤”。这次会议决定由中央下拨巨款,第九战区、第六战区、湖南省政府出资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在南岳名山修建忠烈祠和烈士公墓,纪念阵亡将士英灵,安葬抗日阵亡将士的忠骸。 怀着对抗日战士的崇敬之情,我们默默地走进忠烈祠。沿花岗岩石板大道行百余步,便来到巍然耸立的“七七”纪念塔前。这是一组造型奇特的建筑,主体由一大四小、如五颗直指青天的炮弹组成,碑基上刻有醒目的“七七”大字。据刘向阳介绍,这五颗直指青天的炮弹有当年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团结一心,“武力御辱”之意。 前行至纪念堂,堂中央耸立着一块六米多高的汉百玉石碑,碑上刻有薛岳撰写的《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堂两侧是展览室,里面陈列着南岳四次军事会议、游击干部培训班以及忠烈祠修建的资料和图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香港《大公报》曾在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九日首次报道了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五十二名抗日阵亡将领灵位入祀忠烈祠的消息。 穿过纪念堂向上看去,只见两侧石级之间的山坡,绿草如茵,草地上用大理石镶了“民族忠烈千古”六个大字,在四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庄严典雅,令人肃然起敬。 “这里共有二百七十六级石阶。”拾级而上时,刘向阳向我们介绍入祀将领的情况。“据说是为了纪念第九和第六战区阵亡的二百七十六位中高级军官而专门安排的。”刘向阳说,一九四三年七月七日,薛岳在落成典礼上宣布,“抗战以来,各忠烈将士,即日入祀,岁时奉祀。”他所称的“各忠烈将士”包括了当时所有抗日阵亡将士。 “但是,在忠烈祠四周的山头上仅有十三座烈士陵墓,其中三座为集体墓葬。”刘向阳惋惜地告诉记者,由于收殓及运输等多种原因,当时真正葬在南岳的抗日阵亡将领并不多。“最大一座墓葬里埋葬着原国民党三十七军六十师师长董煜收集的本师在湘北抗日阵亡将士的遗骸,共二千七百二十八具。” 忠烈祠的最高处就是享堂,即忠烈祠正厅,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祠内最大的建筑。享堂正门上方悬挂着蒋介石题写的鎏金匾额“忠烈祠”;正厅的后部耸立着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石碑,碑上竖镌有第九战区、第三战区、第一战区共三大战区的数十大战役阵亡将士的灵位,中间设“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 就在我们追寻英灵足迹的时候,不少游客也往来其间。刘向阳告诉我们,近年来,来忠烈祠观光的游客不断增多,还有不少英烈的后裔特意从台、港、澳等地过来为亲人扫墓、拜祭。 “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拜祭、凭吊这些抗日英雄,把烈士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刘向阳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湖南省今年准备在忠烈祠举行一场大规模的公祭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