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节这天,上校警官张国领给我寄来了他刚刚出版的诗集《铭记》。里面收录了他的几首专门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而作的长诗。据我所知,这是他出版的第7本集子,而且《铭记》刚刚捧回“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我和张国领相识于18年前。那时,我在阜阳军分区当兵,他在武警阜阳地区支队服役。共同的爱好,使我俩成了好朋友。当初我对他的评价是:话语不多,埋头创作;只知苦干,不知享乐。如今,张国领是《中国武警》杂志社的副编审。张国领的话语很少。这个从河南省禹州市伏牛山中走
出来的汉子,有着山石一样的厚重,泥土一样的质朴。每次朋友聚会时,他都是很专注地听着别人在说,而自己很少发言。即使在谈到自己的得意之作时,除了脸上呈现出喜悦的表情外,依然寡言少语。他不爱说话,但爱写东西。每次前去警营找他,无论是在办公室或是在宿舍,都见他沉浸在忘我的创作中,常常是通宵达旦。他的创作速度惊人,每天都会有几首新作诞生。不仅作品多,而且质量也高。当时省内的《安徽青年报》、《诗歌报》,军内的《人民武警报》、《前线文艺》等,几乎每个星期都刊有他的大作,并且好评如潮。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四川省某部有16位女兵,她们精心制作了一个“张国领诗歌剪贴”,专门剪贴张国领的诗歌。有一次她们在参加地方举办的文艺汇演时,上台朗诵的就是张国领的长诗《站在长城上》,并且获了奖。从此,这16位花一样的女孩子,经常给国领同志写信索诗。此举竟成了国领的创作动力,他更加辛勤,激情四射,文如泉涌,颇有些“李白酒后诗百篇”的味道,一首首好诗喷薄而出,在诗坛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张国领的道路,是靠自己“苦干”干出来的。他一当兵就被分到了武警部队的最基层单位———县中队,持枪站岗,立正稍息,既不显山也不露水,如果不是因为诗歌的缘故,他会像大多数战士一样,“当兵三年,回家种田”。但他比别人多了一份辛勤,多了一份汗水,就理所当然地比别人多了一份收获。这个头顶高粱花子的农家娃,发挥自己擅长文艺创作的特长,以警营里的黑板报为阵地,从三句半打油诗开始写起,渐渐展露出了头角。数年下来,国领从中队到支队,从支队到总队,最后被调到了武警总部政治部的《中国武警》杂志社工作。能走上这条铺满鲜花的道路,没有过人的才智和辛勤的劳动,是无法实现的。
如今,张国领已是著作等身了。他先后出版了诗集《绿色的诱惑》、《血色和平》,散文集《失恋的男孩》、《男兵女兵》等,并且有数十篇文章先后获文化部、中央电视台及全军文学创作一、二等奖。虽然已是名播全国,虽然已是上校警官,但他依然像我10多年前评介的那样:“只知苦干,不知享乐。”这次我到北京出差,见他还和过去一样,憨憨地笑着,很专注地在听着别人说话。双休日里,他仍穿着一身军装,捂得出了一身的汗也不知道解开扣子。从武警总部到《中国纪检监察报》社来看我,这么远的路也不知道打的来,一个人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问他在忙些什么,他说还像过去一样,一天到晚忙于爬格子。
作者:马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