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木偶”申报国家文化遗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3:05 东南早报 | |||||||||
早报讯(记者曹燮林可通讯员林镇汉)昨日,晋江市文化部门将“掌中木偶”上报省文化厅,由文化厅统一上报给国家文化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晋江掌中布袋木偶艺术团洪世健团长介绍,布袋戏在西方被形象地称为“手套式木偶”,是将手伸进木偶的布内套利用五指操纵表演的一个古老剧种,是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
洪世健说,南派布袋戏是指泉州地区的掌中木偶戏,其音乐主要为南曲及“傀儡调”,以泉州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南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地区,其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的《化书》。明中叶至清代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的时期,民间传说和《台湾通志》称,布袋戏兴起于明代嘉靖年间,创始人为后来被誉为“戏状元”的梁炳麟。清中叶,晋江等地的布袋戏演出兴盛,并传至台湾,同时出现了李克茶等著名艺人。清末,泉州所属各县一些著名的布袋戏班社纷纷兴起,如清同治年间的闽南“五虎班”。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晋江东石潘径的李家班,据史料记载:自清代嘉庆三年至今已传承了七代。新中国成立后,南派布袋戏获得了新生。晋江木偶剧团多次晋京演出并获奖,《白龙公主》、《五里长虹》等剧目获文化部嘉奖和第九届文化奖。 有关专家认为,如今这一历史悠久的珍稀剧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果不抓紧加以保护,将面临消亡的危机。因此,晋江市文化局加紧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