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关,红军跳出敌人布袋阵 至8月6日,本报特派记者完成“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河南段采访(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6:1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2005年的8月4日,采访团顶着风雨离开独树镇,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朝伏牛山腹地进发。 ”谁家老百姓杀猪还剥皮?” 踏进伏牛山,生长在大别山、成长于大别山的红军战士如蛟龙入海,尾追的敌骑兵、步兵统统被甩在了身后。 但鄂豫皖省委经过调查很快了解到,伏牛山区地域狭窄,人口稀少,粮食和物资都很缺乏;豫西“内乡王”别廷芳盘踞此地,盗匪出没无常,凭险据守的地主围寨很多,创建根据地比较困难。加之敌“追剿纵队”主力相继追来,省委决定继续西进。 在鲁山县,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红军224团一个连队杀了一头猪,因后面敌人追上来了,来不及烧水煺毛,就把猪皮剥了,把肉挑上走。为这件事,连指导员被撤了职,司务长被关了禁闭。他们的“罪名”是不顾红军的政治影响,替敌人当了宣传员。领导批评说:人家说我们红军是“土匪”,你们这样做能不让老百姓说吗?“谁家老百姓杀猪还剥皮?”“红二十五军就是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铁军。”当地的乡亲们说。 采访车,泥石流中前行 8月5日下午,沿着红军当年的足迹,采访车从鲁山县中汤镇驶往栾川县,记者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红军当年的艰苦。 由于修路,从鲁山县前往嵩县的公路封闭,我们只能选择一条狭窄的山路前往栾川。前几天的连日大雨,使这里遍布泥石流和塌方的痕迹。许多次,记者不得不下车搬开路中的石块,采访车才能勉强从高高的山岩旁挤过。 山路难行,采访车上有人提议绕开山区择道前行。简单商议,采访团很快统一了意见:“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就是要真实再现红军当年的历程,继续前进!”两个小时,公里表上的数字仅仅增加了25。突然间,车停了下来,一条急流横在我们车前。附近的村民说,这是前往栾川的唯一道路。“我来试试水深。”记者辛渐第一个跳下了车,接着,采访车“怒吼”着冲过了溪流。 等采访车驶入栾川时,已经是晚上10时。 卢氏货郎 领着红二十五军入陕南 公元前113年,西汉武帝就在卢氏设县而治。位于豫陕鄂交会处的卢氏,境内山大沟深,退可据险而守,进可直窥中原、三秦和楚地。数千年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4年12月3日,红二十五军进入卢氏县栾川镇(今栾川县),与号称“十大连”的栾川镇匪首李腾蛟部激战后,于12月4日经石庙、陶湾等地,抵达卢氏叫河一带宿营,准备经朱阳关继续西进。2005年8月6日一早,采访车就从栾川向西驶去,目标是革命老区卢氏。 朱阳关,敌兵设下布袋阵 8月6日下午,采访团长途跋涉到达卢氏县县城,我们第一个要寻找的人,就是陈廷贤。 1934年12月4日,踏进卢氏的红军很快发现,敌人又在这里设好了布袋阵:前方,早在11月20日,蒋介石就调集一个师的兵力从开封乘火车赶赴灵宝,12月1日到达朱阳关一带堵截、设伏;身后,敌“追剿纵队”3个支队共5个旅十个团的兵力,已跟踪追到栾川一带。 前堵后追,红军再次陷入险境。显然,凭着武力突围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找到一条安全的入陕之路,立即把部队拉出险境。但红军人生地不熟,常受大股土匪洗劫的卢氏百姓又对“部队”充满戒心,派出的多路侦察员都失望而归。 然而一个人的出现,让历史在这里改变了它似乎已注定的轨迹。他就是陈廷贤,一个普通的卢氏货郎。 山道上,程军长遇上货郎老乡 在卢氏县党史办帮助下,记者见到了陈廷贤的两个女儿,53岁的陈爱荣和45岁的陈爱芳。陈廷贤1984年已经过世,他的4个女儿如今都住在卢氏县城。“我们终于能有一个机会,说出我父亲的故事。”拉着我们的手,陈爱荣激动得热泪盈眶地说,“你们‘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采访团是第一个登门采访者,也是我们陈家人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在陈家姐妹的讲述中,历史重新又停留在1934年那个寒冷的冬天—— 摇着拨浪鼓的陈廷贤,在前往青山市集的路上遇上一支“部队”,那年他23岁。陈廷贤,就是许多红二十五军长征资料中记载的“河北人陈廷献”。1911年10月15日出生在山西晋城,父母双亡的陈廷贤从小就学了一手做糕点的手艺,每日他肩挑着货郎小担,在各个乡镇奔走,叫卖自己的糕点。豫陕交界的大路小道他都了如指掌。 兵荒马乱的时代,遇到部队的陈廷贤唯恐避之不及,但他没想到队伍中一个人和气地向他问路。“当时第一个跟我父亲说话的,是一个带有山西口音的人,老乡见老乡,两人聊得很投机。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在听我父亲讲了自己的身世后,程军长万分感伤,黯然泪下。” “老乡”真诚的眼泪让陈廷贤对眼前的部队倍感亲切,他随后看到的一幕又让他做出了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的选择。“我父亲说,当时他遇到红军时,红军正在向路边的一户人家买粮食,给了那个老百姓不少大洋。”当兵的从来都是抢抢杀杀,这支部队竟掏钱买粮食?“我父亲说,他当时并不知道这是红军,但他从心里相信了‘老乡’的话,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部队。” “我给你们带路!”得知红军需要一名向导带领入陕,陈廷贤脱口而出。就这样,陈廷贤这位年轻的货郎,带领红军踏上了入陕的小道。 ”七十二道水峪河 二十五里脚不干” “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五里脚不干”,如今在卢氏县,依然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形容水峪河这道深山峡谷的凶险。 8月6日,采访团来到曲曲折折的水峪河边,路两旁不时可见悬崖陡壁、怪石嶙峋,让人想见当年的险恶。 “二十五里脚不干”,是指水峪河边的河滩堆满碎石,天然形成一条坎坷山路,人可以勉强通行。这是货郎陈廷贤串乡时经常走的一条“密道”。 有了陈廷贤带路,红军立刻挺军入陕。为迷惑敌人,手枪团来到朱阳关以东七公里处的“号房子”,张贴标语;驻扎在朱阳关的敌人果真坚信“红军要由此入陕”,加紧固守关隘。此时,红军主力在陈廷贤带领下已沿水峪河小道,直插卢氏县城附近。 远远地,红军就发现卢氏县城方向灯火通明,人喊马嘶远远传来。经侦察,城里驻扎着从陕州调来的队伍,准备在此堵截红军。军领导当机立断,绕城而过,寻路西进。冒着枪林弹雨,红军绕过了卢氏。 当晚,红军在卢氏横涧河口的望云庵一带露宿,稍事休整。12月6日,在陈廷贤的带领下,前往那条不为人知的入陕小路。 听说水峪河边还留着红军留下的标语“杀上前去!”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跋涉,记者终于在水峪河中部,找到了当年红军写下标语的“堆堆石”。遗憾的是,经历了71年的沧桑,这句标语如今已模糊不清。 陈廷贤,不能不说的故事 陈廷贤领着红军走进了陕南,蒋介石“聚歼红军于卢氏”的计划,被一个普普通通的货郎搅和了。 临别时,红军的军领导们拉着这位货郎兄弟的手依依不舍,并送上了不少大洋。可是陈廷贤却毅然拒绝了这份谢礼,于是,程子华和吴焕先找来纸笔,写上了字,并盖上了大红印章,恭敬地递给了陈廷贤。 “我父亲不识字,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陈爱荣说,由于陈廷贤夫妇均不识字,也不敢示人,字条的内容至今也无人知晓。送别红军后,陈廷贤回到了家。当天,他给红军带路的消息就被民团知道了。 他被押到了城隍庙关了整整3天,受尽折磨。“我父亲知道那张字条极其珍贵,他把字条藏在了租住的土坯房的椽条小洞里。”为躲避国民党的加害,陈廷贤从卢氏逃回了山西老家。抗日战争中,日军攻陷卢氏,这张字条和陈廷贤租住的老屋,一起毁于日军空袭中。 解放后,定居卢氏的陈廷贤成为当地副食品公司的一名职工,在县城西街门市部卖盐。红军将士们也并没有忘记这位“货郎兄弟”,程子华和许多军领导多方派人前往山西、河北找他,却失望而归。“文革”时陈廷贤成了“特务”,遭到批斗并被关了40多天。1996年,卢氏县委、县政府专门为老人家立了碑。 陈廷贤的墓碑,竖立在卢氏县东北方向的一个小山坡上。8月6日,在陈爱荣和卢氏县党史办牛爱民、雷燕的带领下,踏过遍布荆棘的小路,我们找到了这个几乎已经被杂草埋没的墓碑。微风中,站在墓碑前,记者深深地鞠了一躬…… 突破铁锁关 ”三军过后尽开颜” 8月6日,采访团从卢氏县城出发,沿着崇山峻岭间的山路,驱车100多公里来到了位于官坡镇的兰草学校。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静静地矗立在兰草学校校园里。“这里原来是火神庙,红军来时,军领导住在左右厢房,中间的大殿是会议室”,镇领导介绍说。 沿着兰草学校后边的山路继续前行是豫陕交界的铁锁关。它位于名为箭杆岭的豁口处,豫陕两省界碑位就在山岭上,陕西307线从中间通过,这里是0公里处。眼前穿梭的汽车让人很难想像当年的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艰险。“铁锁关原名铁索关,当年红军经过这里时,还有石制的关门和铁索。” 敌人怎么也没有料到,红军会从铁索关入陕。12月8日,红军击溃奉命守关的陕西民团,长驱入关,直入陕南,这标志着红二十五军完成了战略转移的第一段征程。 枪声仿佛仍然回荡在山谷间。完成了长征河南段采访,记者站在铁锁关旧址碑前,仰望青山,振臂高呼…… 此时此刻,记者心中荡起了那句诗:“三军过后尽开颜”! 特派记者李阳辛渐文李康图 责任编辑:李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