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减灾网络日趋成熟 “麦莎”见证上海抗灾力增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8:46 龙虎网

  【龙虎网讯】从8月5日11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到8月7日凌晨4时33分上海解除台风紧急警报,近中心风力达到12级以上的台风“麦莎”,历时41小时,终于渐渐离申城远去。

  一系列数据表明,与1997年第11号台风相比,“麦莎”带给上海的风更大、雨更猛,持续时间更长。这是近十年来对申城影响最大的一次台风过程。

  然而,这次台风对上海造成的损失却明显降低。

  减灾网络:越来越成熟

  [最新数据]台风“麦莎”裹着暴雨向上海扑来。从8月5日夜里开始,上海市区普遍刮起了8-10级大风,市郊风力更是达到9-12级。据统计,上海普降了100-250毫米的暴雨,最高的普陀区雨量达到309毫米。狂风暴雨给上海造成了1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镜头回放]1997年8月18日登陆的第11号台风,曾经也为上海市区带来了8至10级的大风,市郊风力为9-10级,最大的崇明岛风力达到11级。当时,雨量在100毫米左右,上海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6.35亿元。

  台风“麦莎”影响上海的警报发出后短短几个小时内,一张涉及海、陆、空各方,遍及全市各区县的防汛抗台网络就已全面铺开———

  全市8000个工地项目经理在接到短信群发系统后,再次组织巡查工地,固定施工机械,准备好各类抢险设施、应急抢险队伍;2.5万房地系统职工上阵,严密跟踪市民的居住安全,近2000名房屋应急维修人员整装待发;市政、绿化、户外广告设施检查,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着;各级部门和区县领导纷纷靠前指挥……

  这个整合“测、报、防、抗、救、援”6方面减灾系统,覆盖全市的减灾网络在“麦莎”面前,运作日趋成熟,效应也愈发明显。统计显示,尽管全市先后有350条1万伏以上的高压线路受损,但上海的供电目前已基本恢复正常;尽管全市应急联动中心共接报近2000人次,但全市没有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尽管“麦莎”共吹倒了2700棵行道树,但1451棵古树名木基本无恙。

  [点评]市防汛指挥部和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按照各自的防汛防台预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对台风“麦莎”来袭,在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见证了本市各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增强。

  基础设施:越来越牢固

  [最新数据]截止到8月7日上午11时,“麦莎”造成上海市区84条段马路积水20至30厘米,经过排水部门奋力抢修,截至下午15时,中心城区道路积水基本退去。

  [镜头回放]1997年8月19日的9711号台风,也是风、暴、潮“三碰头”,造成全市200多条段马路积水,540间房屋倒塌。

  疾风骤雨下,上海不断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了一道道坚硬的屏障,成为抵御“麦莎”的有力武器。

  构筑四道“防线”,防汛设施不断加固。9711号台风袭击上海后,上海沿海地区多处海塘出现了险情。为此,申城启动了历史上投资强度最大的一次海塘加固工程。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亿多元,修建、加固在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及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沿的海塘,使之全部达到防御百年一遇潮位和11至12级台风的标准。在黄浦江沿线,一道总长达到318公里的“铁壁铜墙”也在2003年汛期前全面建成,整体达到抵御千年一遇的台风、高潮位标准。至此,由沿海大堤—黄浦江防汛墙—内河防汛墙—市区排水体系构成的四道“防线”正式形成,在此次迎战“麦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尴尬,已与越来越多的市民说再见。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上海通过实施“365”危棚简屋改造,使大批市民住进新居,至2000年底,全市基本完成了“365”危棚简屋改造任务,拆除各类房屋2787万平方米,64万上海市民圆了新居梦。2001年起,上海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旧区改造。

  作者:荀志国

  (来源:千龙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