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冒充银行发短信“套”存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8:53 南方日报

  冒充银行发短信“套”存款

  警方提醒群众要警惕此新骗术:冒充银行名义向你发出银行卡被盗刷短信,让你在情急之下相信“咨询电话”内容,向骗子报出银行卡个人资料,并将存款转移入骗子指定账户

  报料新闻

  本报讯(记者/戎明昌)广州某公司经理陈某差点被骗子假冒银行之名发出的短信“套”走卡内数万元存款。昨天,心有余悸的陈经理向记者讲述了他差点上当受骗的经过,并希望通过本报,让更多的人警惕此种新骗术。记者向公安部门咨询,得知警方也接到同类案例通报,正在调查之中。警方希望群众警惕此类骗术,千万不要相信此类短信,以免上当受骗。

  读者报料:

  接短信称银行卡被盗刷

  打电话报资料差点被骗

  陈经理说,前天下午,他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工商银行通知:贵户的牡丹灵通卡正于新大新百货刷卡消费3800元,授权确认成功,将从你的账户扣除,如有疑问请拨61139076查询。”发送短信的手机号码是13726979178。

  陈经理这两天根本没有到新大新消费,见到短信息觉得非常奇怪,马上拨打61139076查询,接电话的是一个男子,他给了陈经理另一种电话,说是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电话,可以查询,陈经理又拨打该电话,一接通对方马上说:“这里是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陈经理简要叙述了收到短信的内容,并称自己并没有消费。接电话的男子马上说,可以帮他上网查询一下,看是不是搞错了,他问了陈经理的姓名,并要求陈经理报自己的卡号。为怕自己的信用卡被人盗刷,陈经理不知有诈,马上报出自己的卡号的前几个号码“9558……”,但对方没有听清,反问陈经理,“是不是9958……”陈经理又念了两次卡号的前几个号码,但对方还是没有听清。陈经理觉得奇怪,对方如果是专业人员的话,对于卡号应该是非常敏感和熟悉的,怎么会连续几次出现错误,于是追问:“你到底是不是工行的工作人员啊?”对方慌忙答:“当然是,当然是。”陈经理又问他的工号,对方支支吾吾答不上来,陈经理觉得有问题,于是挂断了电话。之后,陈经理咨询了一个做手机生意的朋友,该朋友说可能是骗子所为。陈经理又换了一部电话,再次拨打该“查询”号码,发现对方根本不熟悉银行业务,只是一味要求陈经理报卡号和手机号,陈经理这才惊出一身冷汗:“好在骗子始终是骗子,不熟悉‘银行业务’。要不然,自己可能就被骗了!”

  陈经理说,希望媒体一定要曝光这种新的诈骗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骗子的骗术,不再受骗上当。

  记者调查:

  咨询电话其实是小灵通

  骗子教人“安全”转移存款

  记者拨打发出短信的13726979178,发现是一部异地手机,并已经关机。而短信中提到的61139076则是广州小灵通号码。为了证实陈经理的经历,记者特意打通61139076,一名男子用非常含混的声音说“这里是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记者称自己收到了短信,想查询一下怎么回事,该男子说:“你稍等一下,我帮你查一查。”然后问记者:“你叫什么名字?卡号是多少?”记者随意报了个假名和假的卡号,他停顿了一会说:“不好了,按照我们的电脑显示,确实有人用你的卡消费了,如果你的卡没有遗失的话,可能是被人克隆了消费卡。”记者忙问怎么办?对方说:“你如果想减少损失,尽快带上卡,然后到银行取款机上给我们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工作人员会教你如何将存款安全转移。”记者道谢后挂断了电话。

  过了一会,记者又用不同的话机拨打该电话,有一名不同声音的男子接听电话。这一次,记者直接问他,该部电话是不是小灵通,他矢口否认,并说:“我这里是工商银行,你有什么事?”记者问他工商银行在什么地方,他一言不发,直接挂断了电话。

  据了解,上海在前段时间就曾发生过这种假冒银行方面发出的短信骗人的事件,歹徒以帮助当事人制止银行卡被人盗刷为名,让当事人把存款转入“安全账户”,再提走款项。当地警方曾经破获类似案件。

  警方提醒:

  银行职员一般不问密码

  勿轻易透露银行卡资料

  记者从公安机关了解到,曾经有群众拨打110,反映有不法分子发短信,套取当事人银行卡卡号及密码的情况,目前事件正在调查之中。警方希望消费者在收到此类信息时,一定要严加核实,不要轻易将个人银行卡资料告诉陌生人。当接到自称是某银行的电话时,可拨打114询问各银行的电话,核实后再作决定。一旦被骗之后,当事人要尽快报案。

  有关人士分析,其实不法分子的骗术中,还是有许多漏洞的。现在的银行业务办理过程中,很少有工作人员会直接问密码的情况发生;犯罪分子提供给当事人拨打的电话号码,也大多不是固定电话,而是小灵通;此外,骗子要求将当事人卡内的钱转入其他卡,也不合常理。因此,持卡人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资料,不要仅凭一个电话,就将钱转入骗子的“口袋”中。

  新闻链接

  53万元存款被骗走

  温州市新桥镇李女士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内容为“亲爱的用户,您于×月×日在上海市好又多超市消费××××余元,请与工商银行核对,如有错误致电021-51023052”。李女士立即打电话说明自己没有在上海消费过,对方提供了“上海市公安局”和“银联管理局”的两个假电话,告知李女士已被犯罪集团盯上,要她立即将存款转入一安全账户。就这样,李女士将53万元转入了不法分子的账户。同城的项女士也是收到同样短信,随后按“银联管理局”的要求,到自动柜员机上按步骤对其银行卡进行“防盗保护措施”,即按转账功能被转走9647元。自今年7月13日以来,温州市鹿城、龙湾和瑞安市连续发生6起同类短信诈骗案,损失金额共计高达60余万元。

  图:

  骗子盯上各种各样的银行卡。 新华社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