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疆百万牧民结束长期游牧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9:23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8日电(记者王大霖)“传统的逐水草而居和靠天养畜的畜牧业生产状况正逐步得到改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厅长胡拜都拉·哈赛因就牧民定居评价说,“百万牧民已不再逐水草而居,原始的‘长征畜牧业’已走向尽头。”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千百年来,这些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由于新疆冬春季节长达半年之久,风寒雪频,牲畜总是难以摆脱“夏肥、冬瘦
、春死”的怪圈,牧民不得不随季节的变化在夏牧场和冬牧场之间辗转迁徙。

  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定居生活已逐步成为当地游牧民族的生活主流,牧民也改变了过去粗放的牲畜喂养方式,将整草投喂改为短草槽喂,将整粒玉米投喂改为混合饲料或配合饲料投喂,并大力普及农作物秸秆青贮和氨化技术,一改千百年来“保命过冬”的生产模式,出现了羊欢牛叫“增膘过冬”的定居后新局面。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新疆已有78%的牧民实现定居生活。

  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35岁的哈萨克族牧民吉恩斯别克已搬进了县里无偿援建的新砖房,从前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已被当作羊圈使用。他说,住在这里的牧民几乎每家都安装了太阳能或风能发电机,晚上能看3个小时电视,而且摩托车、汽车和马一样,现已成为普遍的代步工具。

  65岁的哈萨克族老牧民塔依帕克·秋哈依甫,从1988年就搬到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塔克什肯镇的牧村居住。一向住毡房的他卖掉了一部分牛羊,盖起了几间宽敞明亮的砖房和暖圈,开垦了一块草料地,并为家里通了水、电,装上了闭路电视。

  “以前真是太辛苦了!我们住的是毡房,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全家只有30多只羊和2头牛,生活很艰苦。因为天冷,我还落下了腰腿疼的毛病。后来看见定居生活过得很舒服,收入又高,再看看自己这些年的辛苦游牧生活,我就下定决心要找一个安定的家,所以就来到了这里。”塔依帕克说。

  定居生活使他家里的负担减轻,塔依帕克的两个儿子胡安和伯拉提就改变了祖辈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村附近的塔克什肯口岸找到了就业机会,一个在口岸装卸货,一个在那里开饭馆。在青河县塔克什肯镇,像塔依帕克这样的牧民家庭还有很多。

  胡拜都拉·哈赛因说,牧民定居使新疆百万牧民从原始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逐渐过上安稳舒服的日子。这些定居牧民,不仅拥有住房、棚圈等设施,而且有规模不同的饲草料基地。为此,新疆牲畜的冬春死亡损失已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8%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以下。不仅如此,政府在定居点建设的学校,也使新疆游牧民族“马背学校”的历史终结。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