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爱心在这里传承———再探刘家屯麻风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10:04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本报记者易民丽

  博白县凤山镇里多年前曾有一个特殊的村庄——刘家屯麻风村。几年过去了,当记者再次驱车前往探访时发现,多年来曾让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的麻风村受到社会各界诸多关爱,村民们生活有保障,有尊严地平静地生活着。记者记取了几个平常而珍贵的镜头,与读者一同分享。

  镜头一:拆除旧房建新房

  车子在崎岖陡峭的山路十八弯中,经过泥泞路和石头路,颠簸前行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麻风村。走进院子里,几个村民坐在阴凉处乘凉,神情平静,见到有人来,露出了谦和的微笑。院内房屋比较简陋,几处地方在拆除,一些新运来的红砖堆放在一起。

  该村的村长见到我们,很高兴,兴奋地指着正在拆除的房子说,院里准备建新的房子,村民们不久就可以住上新的房子了。在村长和博白县卫生局有关负责人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这个工程是自治区皮研所经多方联系后达成的,由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赞助的,分三期共投资50多万元,建设面积622平方米。目前正开展首期工程,共投资25.8万元。

  据了解,当地政府一直以来对麻风村村民的关怀是实实在在的。目前,该村的村民生活纳入博白民政局的低保,每人每个月享低保160元,小孩享受80元。博白卫生局的工作人员每个月都坚持下来几次,看望村民,有时送药品,帮村民检查身体等等。而几年来,各地的爱心机构也经常光顾这个偏远的小村。据村长介绍,国际自查机构汉达康福协会等福利机构,经常定期送假肢、送药品到村里,并帮助村民做溃疡护理等等。几年来社会各界的这些爱心活动,让村民们深感政府的关怀,深感社会的温暖。

  镜头二:村里的英俊志愿者

  在麻风村里,我们还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剪了个清爽的平头,穿白色的T恤,下着一条淡褐色的军裤,脸上戴一副斯文的眼镜,看起来就是一个新新人类,一个可爱的大男孩。但他却又那么自然地扶着有点残疾的村民,那么自然地与他们交谈,甚至当村民说话不那么流畅时,他还做上了翻译。

  他叫庞辛欣,目前就读于广西医科大学,是麻风村里的一名志愿者。庞辛欣在读大学后,就经常到一些地方进行宣传,告诉人们麻风病是可防可治的,一点都不可怕。他希望通过这些宣传,让人们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恐惧与歧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对麻风病人的爱心活动中来。今年暑假,为了进一步了解麻风病,庞辛欣自愿来到麻风村生活,顺便也进行实地调查。博白县卫生局一位领导告诉记者,几年来经常有一些志愿者主动找上门,希望能到麻风村服务,献爱心。前几天还有两位女大学生也不辞辛苦来到了麻风村。

  庞辛欣虽然才来几天,但很快融入了麻风村村民的生活中。闲谈过后,他扶着一个腿有点溃疡的村民出去散步了,他们一老一少相互搀扶着走在树影叠叠下,沐浴着丝丝阳光,显得很和谐。

  镜头三:治愈病人的幸福家庭

  刘家屯麻风村从1960年开始接受麻风病人,人数最多时一度达到了158人。经过卫生部门的治疗,这些病人的麻风病早在多年前已经治愈。病好的麻风病人是否还能做平常人,是否还能过普通人正常的生活呢?

  现年46岁,家住龙潭镇的沈元(化名)夫妻曾是一对麻风病人。沈元和后来的妻子吕红(化名)在60年代因病住到了麻风村,后来夫妻的麻风病都治好了,就离开了麻风村,回到了龙潭镇过上正常的生活。他们夫妻生有5个小孩,目前两个女儿都在教书,三个儿子一个大学刚毕业,一个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最小的儿子在读初中,家庭十分幸福和睦。

  该村的村长告诉记者,不少治愈的病人有的回家,有的到外地去谋生,过上了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宋建洲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